渔夫的故事教案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借助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在不断吸收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在理解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魔鬼的丑恶和渔夫智慧和勇敢,以及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在听说读写中领会文中人物的性格,感悟渔夫的智慧和自信、果断,学会对民间故事的语言赏析能力。  
【过程预设】  
一、大致了解《一千零一夜》  
1、“同学们,你们看过《一千零一夜》吗? 里面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现在的哪些国家?(阿拉伯)  
2、猜一猜  
“芝麻芝麻,开门吧!”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恶魔岛、巨蟒”  
(幻灯出示以上句子请学生猜一猜这些句子分别出自哪一个故事:一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二是《阿拉丁神灯》,三是《辛巴达航海历险记》)  
二、导入新课  
1、那我们今天学的是:渔夫的故事(板书)  
2、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是吗?那我们来读读以下词语   
撒网 打捞  拉拢  撬去    
笑逐颜开  自言自语  
堡垒  铁*  桅杆  山洞  喇叭    
无恶不作  恩将仇报  下流无耻   
你们发现了什么?(一二排形容渔夫、 三四排形容魔鬼)  
板书:渔夫  魔鬼 (此处“魔鬼”二字写得比较大)  
3、快速地自由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渔夫救了魔鬼,魔鬼恩将仇报  
板书:  渔夫           魔鬼  
      救了魔鬼  →  恩将仇报   
      (捞上胆瓶)  (要杀渔夫
二、深入课文,赏析人物  
1、同学们,你们肯定都发现了,刚才老师写渔夫和魔鬼的时候,把渔夫写得小小的,魔鬼写得大大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以卵击石——渔夫是鸡蛋,魔鬼是石头,用鸡蛋去碰石头,那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突出魔鬼是不可战胜的。  
2、通过一大一小的对比,引出文中描写魔鬼不可战胜的文字  
   幻灯出示: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齐读,思考: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魔鬼?(如庞然大物、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等)  
3、深入体会魔鬼的丑恶嘴脸  
  “魔鬼的外表就已经是如此的可怕,那他的内心是不是也同样的可怕呢?  
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上面两句魔鬼说的话,去感受一下魔鬼的内心。  
(幻灯出示:“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a.你相信魔鬼的话吗?  
   “无恶不作的凶神”就是指魔鬼净干坏事,哪里会懂得报答别人呢!  
魔鬼就跟《狼和小羊》中的那头狼一样,做坏事还要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b.找出魔鬼被关回胆瓶的话:“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低三下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