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课文中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大体了解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篇破题、读题质疑
1、课件引入(欣赏金鱼图片)
2、揭示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3、读题质疑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课文,先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老师提两个要求:一是读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音,争取一次就把课文读通顺。第二呢,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谁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2、交流读书收获。
总结:真不错,看来同学们读课文很用心,读了一遍已经有所收获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年青人,走进年青人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为什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一)、研读“看鱼”
(文字课件二)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年青人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划一划描写表现的有关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想。
出示重点语段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2、指导朗读
(1)、你体会出什么?(忘我、如痴如醉,板书:观鱼若醉)
(2)、从哪些词体会出的?(老是、呆呆、静静)
(3)、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他那忘我的、如痴如醉的境界读出来?
a、抽生读,随机评价:a、老师听出来了,他的眼里有金鱼;b、老师听出来了,他的眼里满是金鱼,红的、黄的、黑的,摇尾的、嬉戏的;c、老师听出来了,他已经如痴如醉了,忘记了时间,忘让了自己。d、真是如痴如醉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让我们带着这一份痴迷与爱恋一起读这段话。
b、感情朗读
2、接着交流: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青年看鱼的呢?“为了画也鱼……忘了回家。”(坚持不懈)
过渡:如此爱鱼的年青人,他画鱼的技术如何?课文中哪一段写出了他画鱼的情景。
(二)、研读“画鱼”
自由读,鼓励读流利。
(出示文字课件)出示句子:“我挤进去一看……鱼好像在纸上游动。
2、从这段话里,你读明白了鱼真的是自己游到了纸上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读明白的?(仿佛)“仿佛在纸上游动”,原来青年人是把鱼画得很逼真,把鱼画活了。
4、青年人是怎么把鱼画活的呢?让我们锁定青年人画鱼的这一幕,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5、指名读。谁能说自己读得最好的请读一读。
6、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师相机评价)
7、理解“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词义
同学们知道“工笔细描”什么意思吗?这个问题有点难,老师这样问好像在考美术专业的学生,那你能不能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能不能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词句谈谈对“工笔细描”的理解。
(1)交流:要画得细致,要一丝不苟
(2)从哪体会出?(一丝不苟、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