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闻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在建筑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不倒;另一个原因是在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实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读后交流:
(1)出示第一组词:着地 当作、胆大妄为 不容更改的确、违背
发现了什么?(多音字)
(2)出示第二组词语:辨辩辫    (     )论家     不寻常    解答
你觉得应该填哪个?怎么区别这三个字?(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根丝线扎成辫)
用这三个词,说说读书时期的伽利略。
(3)出示第三组词语:伽利略、疑问、试验、比萨斜塔
用上这四个词来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聚焦“胆大妄为”
1、当伽利略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时,人们有什么反应?
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2、自由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出了人们对伽利略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看出?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吗?
4、过渡:当时的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是“胆大妄为”、“固执”,请你再细细地品读全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伽利略真是“胆大妄为”,极其固执,用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四、感悟人物形象
(一)研读“胆大”,感受“怀疑”之勇敢
1.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2.研读。通过图解、数学算式理解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的两个不同结论。            
3.深思。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大胆地怀疑,会遇到什么麻烦?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来回答。
(1)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责备”等词语感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已经到了盲目迷信、盲目崇拜的地步。
(2)补充资料: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还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百科全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