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诗词的春天里——《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田园生活,伴随着诗一般的语言,一幅幅清新的田园风景展现在眼前。翁卷、范成大、张志和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古老的乡村,田园的意趣。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张志和十六岁,举明经,曾献策肃宗令招待翰林,后被贬官,不再复仕,在湖州隐居五年,后来到会稽隐居,十载后再回湖州,写下千古绝唱——《渔歌子》,倾吐了他对悠闲生活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读出词的意韵美。
2、激发想象——体会词的画面美。
3、品味赏析——感受词的内涵美。
4、举一反三——形成丰厚的积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塞、若、笠、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句,并能熟读成诵。
3、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课前十分钟:
1、自我介绍
2、小游戏:比赛说词语(表示颜色的一、二、三、四字词语)
           比赛诵春天的古诗
七、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境,走进《渔歌子》
1、师:同学们,你知道吗?中国古代有许多诗人喜欢以钓鱼为内容写诗,我这儿就有几幅钓鱼的图画,你能读出相应的古诗吗?(指名诵读《小儿垂钓》)(评价:这个钓鱼的小孩儿真投入)这幅图所描绘的又是哪首钓鱼诗中的情景呢?(出示《江雪》画面)(评价:这个钓鱼的人好孤独呀)
2、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和钓鱼有关的词——《渔歌子》。(师板书课题)
3、师:谁来读读?(指名读)这是一首词,“渔歌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词大家一定不陌生了,还记得白居易的《忆江南》吗?来,我们一起诵读(师生齐读)你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一幅色彩多么鲜明的图画呀,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渔歌子》也很美,来,让我们走进这首词。(出示全词)
(二)初读,读顺《渔歌子》
1、师:打开书110面,自由地读读这首词,注意把词中每个字的字音读准,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还可以做做记号,多读几遍,对于词中不懂的词语,你还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你们平时是这样学习诗词的吗?你看这方法多好。(生自由读)
2、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成果吧?
3、师:(课件示词语)哪一组开火车来读读这些词?(师相机指导“塞”、“蓑”等字读音。指导说说对 “白鹭”、你还在哪首诗里见过“白鹭”?“鳜鱼”的认识。)
 4、师: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这首词中,把整首词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
 1、师:同学们,在这首27个字的词中,只有3个字不是写景的,你一定可以发现的,(指名答)“不须归”:这个词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什么意思?是啊,谁不须归呢?他为什么不须归?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