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揭题,一解“勇气”
课前谈话:
师:出示“甬”,这个字和你有什么联系?
师:出示奉化的风光,让学生猜猜老师来自宁波的哪里?
师:给“甬”加个“力”,勇气,齐读
师:看到“勇气”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哪些事?
小结:勇气是内心的一股力量。
二、初读交流,梳理画面。
1.师:这节课学习《花的勇气》,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思考作者先后看到了哪些景象,想到了花有怎样的勇气?
2.交流,引导用文中语言概括:三个画面——没有花的绿地、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花的原野
3.师:看着这样的一个个景象,作者想到了花的勇气。让我们也来细细地读读课文,欣赏这三幅画面,触摸作者的情感,去发现花的勇气。
三、品读欣赏,由景及情。
1.欣赏画面一“没有花的绿地”,感受失望之情。
出示: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自读第一段。读一读,面对这一片没有花的绿地,“我”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引导品味“寂寞”(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开满鲜花的绿地才是——热闹的。花花草草也知道寂寞与热闹吗?是“我”寂寞了,失望了。)点评:同学们很有本领,读到的是草地的景象,读懂的是作者的心情。
重点引导品味“泛滥”。(“绿色到处泛滥”就是说“绿色——”。作家老舍面对广阔的草原用“一碧千里”来形容,同样写绿色多、广,你读一读,你觉得一样吗?引导与一碧千里比较,体会“泛滥”指多得成灾令人讨厌,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小结:一个词语不仅只是一种意思,更是一份感情。“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把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暴露无遗,字字句句都是失望。
指导朗读,读出失望之情。(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2.默读学习,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触摸作者的心情。
师:同学们,词语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就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是有了生命,鲜活无比;有了温度,能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默读第三、第七自然段,哪些词语有感情、有温度,能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请你拿起笔做个记号。
学生默读学习。
3.欣赏画面二“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感受惊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