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感染。
3.初步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理解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前苏联反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你们听说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吗?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吗?他们都是前苏联的骄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再来结识一位前苏联的小英雄 。他就像中国的刘胡兰、王二小一样,在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畏强暴,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爱和平,爱祖国的英雄气概。好,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夜莺的歌声》了解这个小英雄。
2、齐读课题,交流预习中了解的情况。(适时介绍时代背景: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抵抗战争,叫“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卫国战争初期,德军利用暂时有利的因素占领了苏联不少地方,后来苏联军队经过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大会战,歼灭了德军主力,根本扭转了战局,转入反攻。1944年,苏军发起总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1945年5月,历经4年的卫国战争的苏军攻克柏林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而告终。其间,苏联各地涌现出许多爱国将士,爱国民众。本文中的小男孩只是许许多多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人民中的一分子,大家都亲切叫他什么?)
3、围绕课题质疑。(估计会有:夜莺是什么?夜莺的歌声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以“夜莺的歌声”为题?为什么称这个小孩子为夜莺?……鼓励学生将这些问题写到黑板上)
二、学生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读准课文,应用前边学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
2、重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小组研读,完成小组学习合作单。
三、全班交流汇报:(视小组交流顺序而定)
1、找出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明确歌声的作用:
第2自然段:引诱敌人
第20自然段 :迷惑敌人
第26、29、30、31、34自然段:报告敌情(怎么报告的?)
第37自然段:引诱敌人
2、开头写到了什么?结尾写到了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体会首尾照应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首尾照应。这样的写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从而更有力地表达了小男孩发出夜莺的叫声,是为了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的主题。)
3、从这夜莺的歌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以自由说说、评价小夜莺)为什么样称他为小夜莺?
(1)学法指导:(可以找出描写小夜莺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画—画描写夜莺的句子
读——体会到了什么?
想——怎么体会到的?
写——把想到的写下来。
(2)组织讨论,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爱国。在交流中指导感情朗读描写小夜莺的句子。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3)说说人们为什么称他小夜莺?
四、课外延伸:
1、联系自己的阅读,说说还了解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