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一.复习巩固,整体再现。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桂林是文明遐迩的旅游胜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读准词句:出示词语和(抽测)读句子。
2.概括内容: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屏幕出示)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为我们描述桂林山水的。
二.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师: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复原辽阔,从茫茫的林海雪原到富饶的西沙群岛,从格具风骨的三山五岳到色彩分明的天山草场,可谓“江山如此多娇”!然而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本篇课文的第一段却这样写道:(出示)生读——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联系?——师:什么是观赏?“观赏”换成“观看”行吗?(观赏有欣赏的意思,因为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观赏)
2.学习第二段 
师:我们跟着作者荡舟漓江观赏一番吧!作者首先观赏到了什么?(板书:水)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段,一边读一边细致地体会,看看漓江的水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板书:静清绿)作者是怎样为我们描述的?
a:学习特点: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师:为什么不用“净”?(宁静)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一样吗?(江水是流动的)
师:漓江的水是什么感觉?(静  舒服)——再读
(2)“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师:(介绍资料:)漓江水最深的地方超过7米,这样深的水相当于两层楼那么高,然而江水却清得……什么感觉?(惊讶)——再读
(3)“漓江的水真绿啊……无瑕的翡翠。”
生: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漓江的水比做……
师:“无瑕的翡翠”指的是什么?(很纯净很绿的玉)
师:漓江的水为什么像无瑕的翡翠呢?(联系上文:水静很清;联系下文:两岸的山像翠绿的屏障)
师:美吗?——再读
b:学习排比
师:(出示排比句)请大家观察中间这一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真…真…真…)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句放在前面行吗?(层层递进)把每个分句中画线的部分去掉行吗?(不能具体体现特点)在朗读这样的句子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要有层次感。(出示图片)——指名读——指导读
c:学习对比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漓江这样的水。”
生:谈感受。——师:什么是“波澜壮阔”?(出示:海)什么是“水平如镜”?(出示:湖)什么感觉?——师:一个“却”字说明了什么?(漓江的水独具特色;作者被漓江的水陶醉了;漓江的水让人感到惊奇。)——师:这一段是写漓江的水的,为什么写大海写西湖?——师或生范读——生再读
d:小结:
师: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先写大海、西湖,再运用排比句式具体描写漓江,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完整齐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