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同步试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1.赖(     )  懒(     )
  2.幼 (      )   幻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世纪    (      )的发现
    (      )的神仙    (      )的生活
  三、连一连。
      改善     错误
      改正    方法
      改进    沙漠
      改造    生活
  四、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发生
  1.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免(    )危险。
  2.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    )生活中的美。
  3.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    ),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
  2.课文第3、4自然段运用对比的说明方法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    )
  3.“呼风唤雨’’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随心所欲。    (     )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色。   (      )
  六、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 “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 ( 寄托、托付 ) 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 成果、成就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把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划去。
  2.“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3.“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    )
    a.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b.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