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
程碧静
教材简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一,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二,设计特色: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三,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设计流程:
课前铺垫:出示作者刘章的简介,自读,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深情地引入:
这个小山村就是刘章的家乡,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作者难忘的还是家乡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家乡人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黑板上的简笔画,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初步感知——寻找美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发现,欣赏它的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
精心摆放搭石 老人调整石块 一行人走搭石
同时过溪,招手礼让 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品读体味——欣赏美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一)第一自然段——乡村秋景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并结合课文插图,看看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乡村秋景图.在书上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3,指导朗读.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第2自然段——摆搭石的老人;
第3自然段——行人走搭石;
第4自然段——理所当然的事(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选择地读一读.
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
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
随机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
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精读部分围绕"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展开讨论,在交流中体会情味,在畅所欲言中品味自然的美,品味村民们和谐的人性美.这种设计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能让学生充分与文本的对话,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对文本的多维解读中,达到相互学习,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