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写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疑。
1、我现在提一个最难的问题,看谁敢举手。——今天我们要学那一课?
2、(在课题后画上一条横线,加上一个问号)谁能补充?
3、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三至五自然段)读过这几个自然段吗?能说说这几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呀?
4、看来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与脚有关,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部分。同学们真会读书,知道怎么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来学习!
5、其实,课文有一个地方也告诉我们了,这三个自然段与爬山虎的脚有关系。大家读一读。
(投影)“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可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6、找到这两句没有?在哪里?用()画出来。谁能说说,你能不能从这两句话看出来后面的内容与脚有关系?(承上启下,过渡)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吗?
7、没关系,我们读了课文以后,会有更多地感受的。
二、初读,明确目标。
1、引。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关于爬山虎的脚的问题,请快速的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谁能根据这几段的内容,提出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来。
2、生读课文后回答。(师板书——长哪儿、什么样、怎样爬)
3、小结明标。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几个主要的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能知道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来学习,还能学着抓住课文的主要问题来学习。
三、细读,了解脚的位置及样子
1、渡。我们现在还是一个一个来这几个问题。前两个问题较简单,我们一起先解决。好不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词句。
3、生读相关的句子后回答。
a、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1、指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师板书:茎上-叶柄-反面)
能再完整地说一说吗?
2、图片解说。投影出示爬山虎的茎、叶。指一指哪里是茎,那里是叶柄,反面又是哪里。
b、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1、读一读相关的语句后回答。(师板书:枝状、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嫩红)
2、小结:形状、颜色。
3、爬山虎的样子就是这样了?不对吧?照你们这样的说法,如果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变化的话,我看见你们现在的都是你们刚出生时的样子。我在跟一群婴儿上课呢!
4、生再读课文后面部分后完善。(板书:触着墙的——弯曲(像蛟龙的爪子)-逐渐灰色;没触着墙的——萎了,痕迹也没有了)
5、连起来说一说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6、哦!原来爬山虎还有这样的脚——齐读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说自己现在有什么感受。(惊喜、惊奇)
四、研讨,了解怎样爬。
1、我们现在来研讨最后一个问题——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2、默读,用【】画出相关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