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 (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 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 去了几次 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 (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 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