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023-01-09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6页小数的意义和产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掌握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投影片1)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3.735+4.075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 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教师提问:整数减法式题个位是几减几?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7.81-3.735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7)反馈练习:7.81-4.075 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小数的加、减法”)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 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  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六第1题.(在书上做,订正时说出做题的依据)

  2.填空:

  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再按照( )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 )点上小数点.

  3.计算:(投影片3)

  4.改错:(投影片4)

  5.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下边一栏3个小题.

  75.8+26.28  6.07-4.896  2.983+0.52

  6.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16页“做一做”第二小题)

  0.384+0.36+2.64 1.29+3.7+0.71+6.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和)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  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4千米800米—3千米50米

  10千克—4千克800克 6千米—2千米860米

  2.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88+2.3+0.7 5.26+3.43+0.74

  0.9+1.08+0.92+0.1 18.76—3.47—0.53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英跳过了1.1米,肖红比张英跳的低0.05米,李强比肖红跳的高0.25米.李强跳过多少米?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 )克 7.81千克=( )克

  4.075千克=( )克 3.4千克=( )克

  3.口算.

  0.4+0.3 2.5-1.4 1.28+1.21 4.6-3.2

  8.75-3.74 4.5+5.5 456+344 125-25

  问:最后两道口算题是整数加、减法,谁能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引入.

  我们今天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

  板书:3.935+4.075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3.735千克是3735克,4.075千克是4075克.

  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板书:

  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在学生明确7.810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后,再告诉学生以后计算遇到小数末尾得0“时”要去掉.

  反馈:完成120页“做一做”.

  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

  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

  2.学习例2.

  少先队采集中药.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

  学生算出:

  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

  教师结合整数的计算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计算时把那位看作“0”.

  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末位减起.

  反馈:完成122页“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

  订正时要说明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填空.(投影)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 )(也就是 ),再按照( )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

  阅读课本法则.

  (三)巩固反馈(投影)

  1 8.35+4.65 21.37-8.37

  (突出得数末尾有0,怎么处理.)

  2 16.74+5.238 3.4-0.56

  (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 6.42-4.2 8.3+10.17

  (位数不同,数字特殊,易按整数凑整法计算而忽略了法则,要及时纠正.)

  4.10-4.8 25-4.37

  (突出难点,从整数里减去一个小数.)

  5.指出错误并改正过来.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计算数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以及正确处理得数中小数末尾的0的问题.

  本节课的新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解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从整数加法的意义引出小数加法的意义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引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也是如此,就是小数点对齐.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在与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末位加起,以防止混淆.

  第二部分是学习小数减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启发学生自己推导出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在与整数比较中,明确被减数小数部分哪一位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最后通过填空形式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本课除了及时反馈练习外,还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的难点及重点,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灵活解题,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

  板书设计 

  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答: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改错:

  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 填空。

  3.375千克=( )克 7.81千克=( )克

  4.075千克=( )克 3.4千克=( )克

  3.口算。

  0.4+0.3 2.5-1.4 1.28+1.21 4.6-3.2

  8.75-3.74 4.5+5.5 456+344 125-25

  问:最后两道口算题是整数加、减法,谁能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引入。

  我们今天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

  板书:3.935+4.075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3.735千克是3735克,4.075千克是4075克。

  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板书:

  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在学生明确7.810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后,再告诉学生以后计算遇到小数末尾得0“时”要去掉。

  反馈:完成 “做一做”。

  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

  2. 学习例2。

  少先队采集中药。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

  学生算出:

  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

  教师结合整数的计算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计算时把那位看作“0”。

  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末位减起。

  反馈:完成 “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

  订正时要说明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填空。(投影)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 )(也就是 ),再按照( )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

  阅读课本法则。

  (三)巩固反馈(投影)

  1 8.35+4.65 21.37-8.37

  (突出得数末尾有0,怎么处理。)

  2 16.74+5.238 3.4-0.56

  (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 6.42-4.2 8.3+10.17

  (位数不同,数字特殊,易按整数凑整法计算而忽略了法则,要及时纠正。)

  4 10.-4.8 25-4.37

  (突出难点,从整数里减去一个小数。)

  5 指出错误并改正过来。

  (四)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实验小学 黄秋梅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XX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5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体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和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学生练习。

  73+157    350-8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整数加法是怎样的运算?

  整数减法是怎样的运算?

  检查计算结果,提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指出:在整数加、减法里,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减。

  这是加减计算的基本原理。(板书: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3.口答:

  (1)2元3角加4元5角是几元几角?

  (2)2角5分减1角2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口答,提问是怎样算的。强调在加减法里,要把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

  追问:2元加3角等于多少?如果等于5元对吗?为什么?

  4元减3角等于1元对吗?为什么?

  指出:从这里可以进一步看出,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整数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同时也已经知道,在加减法计算里,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今天我们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和题,读题。

  提问:这道题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板书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指出: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就是要把圆珠笔的钱数和笔记本的钱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2)教学小数加法计算。

  2.58加3.15要怎样算呢,我们可以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的整数来算。

  想一想,2.58元是多少分?(板书:258)3.15元呢?

  (板书:315)在列竖式计算时,要分对分、角对角、元对元相加。(板书:元  角  分,并板书加号和横线)

  接下来要怎样算?(完成竖式计算)结果一共用去多少分?是多少元?

  提问:按照加减计算的基本原理,根据刚才相加时“元、角、分”对齐的方法,直接用小数相加,竖式要怎样列?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里的什么对齐?

  指出:因为做加法时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两个小数相加时,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板书小数加法竖式)

  按照刚才改写成整数计算的过程,要怎样算?(完成竖式计算)按刚才计算,结果应该多少元?要怎样点小数点?

  指出: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后,再把两个数相加,然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就可以算出小数相加的结果。

  横式的结果是多少元?(板书得数和答案)

  追问:谁能根据例1的计算说一说,小数加法要怎样算?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加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3.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学例2。

  (1)出示例2,读题。

  提问:这道题与例1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是已知怎样的数,求哪一个数? 与例1相比,例2是已知圆珠笔和笔记本钱数的和,以及笔记本的钱数,求圆珠笔的钱数,也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

  算式5.73减3.15表示已知怎样的数,要求什么数?

  与例1相比,例2是已知圆珠笔和笔记本钱数的和,以及笔记本的钱数,求圆珠笔的钱数,也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

  算式5.13减3.15表示已知怎样的数,要求什么数?

  (2)教学小数减法计算。

  想一想,你能把小数5.73元减3.15元改写成“分”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吗?怎样列竖式?(板书:略)

  请大家一起算出得数。(完成竖式计算)

  提问: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分?是多少元?

  这里的计算说明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直接用小数相减的竖式要怎样列?(板书竖式)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算出得数。(板书完成竖式计算)

  提问:结果应该多少元?小数点要怎样点?

  在横式上写得数并板书答案。

  追问:谁能根据例2说——说,小数减法要怎样算?你觉得小数减法的关键也是什么?

  (3)提问: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果的小数点要怎样点?

  小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减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J、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5.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要怎样算。

  6.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看“试一试”两道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与前面计算的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得数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怎样处理?为什么?

  说明:在小数计算的得数里,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时,一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去掉,将小数化简。

  7.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提问第一、三小题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第1、2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得数。

  2.口算下面各题。

  追问:你认为小数加、减口算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5题。

  家庭作业 :练习二第4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6

  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处理得数里的0。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的连加,并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三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每道题的得数。

  提问: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2.笔算。

  13.2—6.95    17.06+2.943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计算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按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进一步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让学生看例4,说一说题意。

  提问:解答这道题要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这道题是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被减数是整数,你们能计算这道题吗?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减的,你认为得数的整数部分应该怎样写,为什么?

  结合订正说明:当整数减小数时,也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整数看成小数,小数点就在个位后面。在小数部分相减时,可以从个位上退l再减。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这个0要写出来,并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让板演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得数与例4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强调指出:得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都是0时,这两个0都要写出来,并注意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3.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

  4.教学例5。

  出示例5。

  提问:按照小数加法的法则,竖式要怎样列?

  (老师板书竖式)

  接下来会计算吗?请大家算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注意指导学生十分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时用简便算法。

  提问:谁能说——说,小数的连加可以怎样算?

  小结:小数的连加,可以按小数点对齐的方法,把几个小数列成一个竖式,然后相加。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道题哪一位上可以用简便算法,并要求说明理由。

  (2)做练习三第3题前三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三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5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种物品?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整数减小数和小数的连加。整数减小数仍然按照小数减法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得数里高位有0的写法:小数连加时,可以列成一个竖式来计算,关键是小数点要对齐,计算时按整数连加的方法算。在每一位上计算时,要注意用简便方法来算。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2题,第3题后一、二道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7

  教学目标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按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新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43+365    700-426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700—426的笔算过程,结合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检验的。

  说明: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可以用差加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差。

  2.口算练习二第6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

  提问:你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什么?在相加或相减时按什么数加、减的方法计算的?

  3.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的关键是小数点对齐,加、减的计算是按整数加、减的方法进行的。这节课,就按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让学生看题说题意。

  提问:这道题怎样列式计算?(板书算式)

  这道是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被减数只有一位小数,减数有两位小数,谁能计算这道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结合说明: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不能把末位对齐,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然后再从低位算起。这道题在计算时,可以把被减数百分位上看做是0来进行计算。

  2.完成“试一试”。

  出示:4.59+8.7=

  提问:这道题大家会算吗?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重点提问:百分位上是怎么计算的?

  指出: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的加法法则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重点提问:百分位上是怎么计算的?

  指出: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的加法法则算。

  当8.7的百分位上没有数时,可以看做是0来算,最后在得数里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归纳加减计算法则。

  谁能根据我们已经做过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说

  3.归纳加减计算法则。

  谁能根据我们已经做过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出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齐读一遍。

  4.教学验算。

  说明: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相同。

  说明: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相同。

  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按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来验算例3和“试一试”两道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问学生每题还可以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1)做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检查被减数小数部分少的一位上是怎样处理的。

  (2)做后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第7题第一行。

  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每组校对得数。

  3.做练习二第7题第二行。

  指名三人板演,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4.口算。

  3.8+1.2    0.06+0.8    0.4+1.6    4.7+0.9

  3.2—0.4    0.5—0.2    0.6—0.05  4.4—3.6

  指出: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的加法法则算。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法和减法,进一步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先把各数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最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㈩得数里的小数点。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是一样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8、9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8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总结出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2. 能够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整数减法的意义是怎样的?

  二、新授

  1.导入  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也知道在加减法的计算只有单位相同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也就是要把相同的数位的数相加减。今天,我们就以此为基础,学习小敷加法和减法。

  2.教学例1.

  (1)出示例1,讲解小数加法的意义。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讲解小数加法计算.

  把2.58元和3.15元分别化成“分”为单位计算.

  师讲解:因为做加法时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两个小数相加时,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再把两个数相加,然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就可以算出小数相加的结果。

  再说一说小数加法要怎样算?

  (3)做课本第9页“试一试”(左边)

  (4)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由师生小结得出。

  3.教学例2。

  (1)出示例2,教学小数减法的意义。

  这道题与例1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是已知怎样的数,求哪一个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也是巳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讲解小数减法计算。

  把5.73元和3.15元分别化成“分”为单位计算。

  这里的计算说明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直接用小数相减的算式要怎样列?小数减法是怎样算的?你觉得小数减法的关键是什么?

  (3)做课本第9页的“试一试”(右边一题)。

  (4)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9页“练一练”。

  2,做课本第11页练习二第l、2、4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学习新课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    0.4    2    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    )克    7.81千克=(    )克

  4.075千克=(    )克    3.4千克=(    )克   

  3.口算。

  0.4+0.3    2.5-1.4    l.28+1.21    4.6-3.2

  8.75-3.74    4.5+5.5    456+344    125-25

  问:最后两道口算题是整数加、减法,谁能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引入。

  我们今天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

  板书:3.935+4.075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3.735千克是3735克,4.075千克是4075克。

  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3735  

  +4075

  7810

  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值上的数对齐。

  板书:    3.735

  +4.075

  7.810

  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在学生明确7.810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后,再告诉学生以后计算遇到小数末尾得“0”时要去掉。

  反馈:完成120页“做一做”。

  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7

  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

  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

  2.学习例2。 

  少先队采集中药。两个小队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

  学生算出:

  7810

  —3735

  4075

  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

  7.81←千分位看作0

  —3.735

  4.075

  教师结合整数的计算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计算时把那位看作“0”。

  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从末位减起。

  反馈:完成122页“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

  订正时要说明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3.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填空。(投影)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    )也就是(       ),再按照(    )法则进行计算,

  最后(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

  阅读课本法则。

  (三)巩固反馈(投影)

  1  8.35+4.65    21.37-8.37

  (突出得数末尾有0,怎么处理。)

  2  16.74+5.238    3.4-0.56

  (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  6.42-4.2    8.3+10.17

  (位数不同,数字特殊,易按整数凑整法计算而忽略了法则,要及时纠正。)

  4.10-4.8    25-4.37

  (突出难点,从整数里减去一个小数。)

  5.指出错误并改正过来。

  10.31     8.432

  -8.5     +1.568

  2.81    10.000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1—3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1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          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保鲜膜           5.38          1        5.38

  立白洗洁精       4.79          1        4.79

  农夫果园饮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   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          总结: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总结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          专项练习。夺★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200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老虎      狮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法则.

  2.运用法则和运算定律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结合上题的订正进行提问)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1(变复习题第2题为例1).

  教师明确:复习题2题是以克为单位的数(板书:克数),现在把每小队来集中草药的克数改为千克数,求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就变成了今天所要学习的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教师提问:怎样列式?

  (4)小组讨论:求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例1与复习题中的2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引导学生比较后说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3.735+4.075(板书

  (6) 教师提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7)列竖式: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计算)

  教师板书

  (8)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左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数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右式是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板书:千克数改写成克数)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9)学生试算3.735+4.0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10)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为什么能去掉?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 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1)反馈练习:列出0.604+0.825 7.58+26.08的竖式和教材第111页“一做”中的题目.(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

  2.教学例2: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多少千克?

  (1)出示例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求什么的?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较有什么变化?

  思考:例2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启发学先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来集中草药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启发学生说明小数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不是相同?

  教师总结: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板书:减)

  列出竖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教师提问: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咱们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

  板书

  教师提问:整数减法式题个位是几减几?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7.81-3.735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7)反馈练习:7.81-4.075 0.4-0.375(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练习(教材第11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计算下面两题,并且验算.

  12.16+5.347 0.4-0.125

  5.教学例3.

  (1)出示例3 6.08+12.3+9.72=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3)同桌互相检验.

  (4)集体订正.

  6.教学例5.

  (1)教师提问: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2)出示例5:计算0.6+7.91+3.4+0.09

  教师让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在本上做.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算法吗?指名板演.

  同桌讨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教师补充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7.练习(教材第116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再按照( )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 )点上小数点.

  2.计算.

  3.改错.

  4.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下边一栏3个小题.

  75.8+26.28 6.07-4.896 2.983+0.52

  5.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116页“做一做”第二小题)

  0.384+0.36+2.64 1.29+3.7+0.71+6.3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和)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

  1.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吨30千克+980千克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4千米800米-3千米50米

  10千克-4千克800克 6千米­-2千米860米

  2.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1.88+2.3+0.7 5.26+3.43+0.74

  0.9+1.08+0.92+0.1 18.76—3.47—0.53

  3.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张英跳过了1.1米,肖红比张英跳的低0.05米,李强比肖红跳的高0.25米.李强跳过多少米?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3

  由旺镇中心学校 孔庆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语文:5.69元 品德与社会:6.18元)

  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1、联系生活,自主编题。

  师:昨天,老师走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这样一些商品信息。

  课件出示:书:33.27元 彩色笔:9.6元

  足球:60.4元 跳绳:7.53元

  师: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道题自己解决吗?把你想到的问题记在心里,把你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先列出横式,在列出竖式。

  2、同桌交流:(1)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是怎样计算的?

  (3)通过这个题的计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全班交流。

  (1)挑选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题。如:33.27—9.6=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小数点对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数点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引导学生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如:9.6–7.53=

  师:当遇到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或位数少的小数减去位数多的小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补“0”,这样计算起来更方便。

  (3)得数是整数。如:9.6+60.4=70.0(元)

  师:我们接着看这位同学编的题,一起读出它的结果?70.00元

  师:怎样写更简洁呢?(直接写出70元)

  师:太棒了,像这种情况,在横式上写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同学编的题,那现在你认为我们的小数加减法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5)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好,那同桌相互检查一下自己编的题,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改正过来。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不错,通过自己编的题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当中吧,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你们敢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第一关:定位停车

  (1)5.73-0.6=5.13

  师:这里有一个小数减法的算式,被减数5.73已经写好了,减数0.6已经在小卡车上准备好了,这辆小卡车开到哪儿停下了合适呢?这样,用你们的声音来控制它,一会儿小卡车开动起来,你觉得该到哪儿停你就喊停。

  (2)课件出示12+0.43=

  这一次又该停在哪儿呢?怎么了?(开过了)

  师:卡车司机犯难了,12没有小数点,该怎么对齐呀?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在你们的眼里12也有小数点,12的小数点在12的后面。(课件演示12的小数点)是这样吗?那我们让小卡车退回来,这样就可以做加法了,结果是:12.43。

  2、第二关:摘取智慧星

  下面有三颗智慧星,但要得到智慧星必须正确计算出下面的算式,你有信心闯关并摘取智慧星吗?

  7.2–6.45= 12.53+4.67= 5–0.41=

  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

  5–0.41= 在列竖式的时候,5改写成5.00可以吗?那为什么不改写成5.0呢?

  3、第三关:认识小巨人

  师:你们认识他吗?(姚明)你们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米吗?(2.26米)

  师:这是20xx年,北京奥运会入场的画面,他牵着一个小男孩,你们认识他吗?

  师: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背出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你们知道林浩当年的身高是多少吗?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你一定能算出来。

  拓展:姚明的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还比姚明矮0.53米,林浩的身高是多少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林浩的身高是1.28米,他俩的身高虽然相差了很多,但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课堂小结:(3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加减法,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编的题来研究的,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篇14

  教学目标: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 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复习:

  笔算:少先队员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克,第二小队来集了4075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读题,用竖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学习小数加、减法。

  2.情境设置:同学们交过电话费吧,小兰家一月份的电话费是37.35元,二月份的电话费是40.75元,两个月一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1)学生自主列去式计算,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师提问:得数是78.10末尾的0怎么处理?

  3)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37.35+40.7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4)小组讨论: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提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板书:小数加法的意义)

  练一练:12.03+0.875

  试算,二个人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也板书:

  12.03

  +  0.875

  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么计算小数加法?

  (由整数加法类推学习小数加法,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迁移法对小数减法进行推导)

  出示例一的后一问:二月份经一月份多交多少元电话费?

  1) 同桌讨论(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 得数3.40后现的0怎么处理?

  3)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40.75-37.35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练一练:7.81-4.075

  1)教师提问:这道小数减法式题被减数的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

  大家讨论,发表意见。

  2)学生尝试: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最后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做“0”来计算,以后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

  3)大家发表意见,总结小数减法计算法则及计算技巧。

  4)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观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 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总结。

  2) 引导学生总结: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样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课堂练习

  1.练习课本p97的“做一做”题目

  小数加、减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吗?

  2.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处的奖状吗?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谁能说到点子上?这节课你要嘱咐大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题: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 教学内容:   教材100页 例3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获得新知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三 重难点:

  1.掌握运算顺序.

  2.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主题图

  2.自渎题意 (小组交流)

  3.观图后 提出问题

  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4.集体交流解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5.师生互动:

  师板书: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6.验证:

  叙述各自的检验方法,可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计算题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课堂小结

  小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学生答)

  师强调: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养成做完后检验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答:运动员还要骑345.1千米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未成绩的情况表。

  XX年校春季运动会径四年级组男子4×50未接力赛选手情况:

  班级 各位选手的50未成绩/秒 可能的总成绩

  第1棒 第2棒 第3棒 第4棒 

  四(1)班 8.48 8.54 8.52 8.46 

  四(2)班 8.40 8.56 8.61 8.39 

  四(3)班 8.32 8.68 8.70 8.36 

  四(4)班 8.42 8.67 8.58 8.50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是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几种方法?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在黑板上演算出来。

  方法1:8.48+8.54+8.82+8.46          方法2:8.48+8.54+8.52+8.46

  =17.02+8.52+8.46                     =(8.48+8.52)+(8.54+8.46)

  =25.54+8.46                          =17+17

  =34(秒)                              =34(秒)

  方法3: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集体回答是第二种,选出几个代表都说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班、四(3)、四(4)班总成绩吗?要求每一位学生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33.96秒、34.06秒、34.17秒(过程略)

  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吗?各举3—4例说明。

  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交代课题:

  让学生齐读课题

  反馈练:(课件目标)

  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4.95+3.3=6.7+口+4.95        (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      (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结: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现在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找几名学生回答后,老师作一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