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2023-11-08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1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大沥中心小学 邝笑华 执教者:邝笑华 时间:99年1月5日

  一、教材内容:(第一课时)

  选自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具体内容如下: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二、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是南海市大沥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②学生已掌握了汉字的折分规则和大部分的部件代码,能较熟练地给生字编码、输入。

  ③学生已学会运用音序查字法的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基本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确定

  课题名称 美丽的小兴安岭

  知 识 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1 本课的生字、新词 √ √ √

  2 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

  3 小兴安岭的树海 √ √

  4 朗读课文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识记 读准本课生字的读音 读准

  理解 理解生词的意思 理解

  应用 运用认知码给生字编码、输入 编码输入

  2 识记 知道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知道

  3 理解 理解描写树海特点的词句 理解

  分析

  综合 概括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的原因 概括

  4 应用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朗读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①正确掌握生字、生词。

  ②指导理解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个绿色的海洋。

  ③进行朗读训练。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识点 学习

  水平 媒体

  类型 媒体内

  容要点 使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媒体在

  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使

  用方式

  1 识记 录音

  本课录音

  3` 购置

  提供示范

  播放—听辨

  生字卡 本课生字 购置 提供示范 认读—讲解

  应用 计算机 生词 购置 练习、巩固 看、打

  2 识记 计算机 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2` 自制 展示事实 边看边讲

  3 理解 黑板 数目多 种类多 范围大 自编 加深理解 看、讲解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数目多 种类多 范围大

  树 像绿色的海洋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

  导入、揭题

  淡话激趣 网络 查找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听录音范读课文 计算机 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查字典,协作理解词义

  听准字音 读准字音、编码、输入

  检查自学情况

  开小火车认读生字 指名给形难字编码 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想想每个自然段说什么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个绿色的海洋 小组讨论、理解重点词句

  指导朗读

  小 结

  课内练习

  布置作业

  结束

  六、形成性练习题设计。

  知识点 学习

  水平 题 目 内 容

  1理解 1、查字典理解本课词语。

  2、给多音字组词:

  shě( ) sǎn( ) chéng( ) mò( )

  舍 散 盛 没

  shè( ) sàn( ) shèng( ) méi( )

  应用 把本课生词输入2次。

  3 理解 用~~~划下描写树海特点的词句。

  分析综合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小兴安岭比作绿色的海洋。

  4 应用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小兴安岭就是其中著名的山脉之一,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这美丽的地方去。

  2、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提问: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请同学们点击鼠标查找一下。

  4、小结: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跟大兴安岭凑成一个八字。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是个美丽的地方。

  二、小组自学生字、新词。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准生字读音。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编码输入。

  3、找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协作理解。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小火车认读生字,纠正读音。

  2、指名说出形难字“嫩、鹿、酸、膝”的拆分规则及编码。

  3、学生质疑。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想想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五、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个绿色的海洋?

  3、小组讨论:

  ①为什么是树海?把表示树海的词一一划出来?

  ②“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数目多)

  ③省略号表示什么?(种类多)

  ④“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范围大)

  1、指导朗读:

  ①我们平时是怎样形容海的?

  ②闭上眼睛想想,如果我们坐车经过这个树海的时候,我们会听见什么?

  ③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声音?

  ④以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

  2、 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总写了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六、课内练习。

  1、上机完成练习一(给多音字组词)

  2、利用网络广播、评议。

  六、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大沥中心小学 邝笑华 执教者:邝笑华 时间:99年1月5日

  一、教材内容:(第二课时)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二、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已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读懂了第一自然段。

  ②学生仍以形象性、直观性思维为主,难以直接通过文字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

  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及地域限制,难以理解文中描写的景 物。

  ④学生对色彩鲜明,具体形象的动画感兴趣,并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独立阅读、查找资料、思考练习等,具有借助计算机软件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课题名称 美丽的小兴安岭

  知 识 点 学习水平

  理解 应用 分析综合

  1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 √ √ √

  2 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 √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写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 理解每段话写了哪些景物 理解

  应用 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理解

  分析综合 比较各个季节的景色,掌握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 比较

  2 理解 抓住各季节所描写的景物,概括每个季节的特点 抓住概括

  分析应用 复述树木四季的不同特点 复述

  3 应用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朗读体会

  3、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

  类型 媒体内

  容要点 使用时间(分) 资料来源 媒体在

  教学中

  的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1 理解 计算机 春天的景色 8` 自制 创设情境

  提供示范 设疑—播放—讲评

  理解 计算机 夏天的景色 10` 自制 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 边播放,

  边讲解

  应用 计算机 秋、冬的景色 10` 自制 创设情境

  设疑思辨 阅读—查找—练习

  2 理解 图片 春、夏、秋、冬景色图 2` 自制 提供示范 复习巩固

  理解 黑板 生机勃勃 花木繁茂 果实累累 银装素裹 2` 自制 提供示范

  加深理解 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1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秋 冬

  春景图 夏景图 秋景图 冬景图

  美丽、富饶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1、 画出流程图

  开 始

  复习导入

  学习春天段

  录像 春天景物

  朗读 找出描写的景物 理解重点的词语

  小 结

  欣赏佳句

  总结学法

  同法导学夏天段

  重申学法,分组自学

  网络 一、二组学秋天段 网络 三、四组学冬天段

  网络 检查效果 网络 检查效果

  总结课文

  结 束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图

  六、形成性练习题的设计

  知识点 学习水平 题 目 内 容

  1 理解 填空:<1>千万缕( )像利箭一样。

  <2>盛开着各种野花的( )像美丽的大花坛。

  理解分析 输入:这个自然段描写了秋天/冬天的哪些景物

  2 分析应用 输入你喜欢的佳句

  应用 说说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

  3 应用 指名读课文并评价

  指导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目标。

  1、上一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吗?

  2、小兴安岭一处四季景色各异,十分迷人,你们想来细细地欣赏吗?这节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2—5自然段,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导学达标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板春景图)让我们先看看春天的景色吧!(点击“视频”图标,播放动画。)

  2、你们觉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谁愿意把课文读一遍?(指名朗读,并作评价。)

  3、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请你们标上序号。

  4、指导读懂每句话。

  (1)指名读句①,这一句讲了什么?“抽出”是什么意思?能另换一个词吗?“抽出”和“长出”哪个好?为什么?

  (2)同法学习②③④⑤句。

  (3)齐读句⑥,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原木”是什么东西?(木随着溪水流,浩浩荡荡,像舰队一样壮观)

  5、小兴安岭的春天给你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板 生机勃勃)

  6、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作者正是抓住了特点,仔细地观察,所以把景物写得生动、美丽。)

  7、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春天生机勃勃的美。

  8、总结学习方法。

  ①看图 ②读文 ③数句 ④想义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小兴安岭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夏天又是另一番景象。

  (板 夏景图)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广播动画)

  2、学生轻声读课文,数一数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讲了什么景物?用“△”找出来。

  3、指名回答每句话的意思:

  句①树木长得很茂盛。

  句②雾很浓。

  句③太阳光很强烈。

  句④草地上的野花很美。

  4、作者用了四句句就把小兴安岭的美景写出来了,你能说说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指导理解:①叠词: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②动词:封、挡、遮、浸

  5、这段课文中运用了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请用“~~~~”找出来。

  6、请你们认真想想句子的意思,在计算机上完成达标检测的练习。

  ① 为什么阳光会像利箭?

  ② 草地怎么会像花坛?

  (总结板书 花木繁茂)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借助课件,小组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广播学法)我们刚才也是按照看图、读文、数句、想义的方法学习的,现在请你们按这样的方法,借助课件自学第四、五自然段的内容,我们来一个小比赛,1、2组的同学自学第四自然段,3、4组的同学自学第五自然段,遇到不懂的,你们可以小组讨论,并且完成达标检测,5分钟后,请代表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效果最好!

  2、检查自学情况。

  (1)巡视

  (2)提问汇报

  ① 秋天令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板书 果实累累)

  ② 冬天的小兴安岭,天上飘着白雪,地上也铺满了白雪,整个森林就好像穿上银装,裹上了白纱,美极了。(板书 银装素裹)

  3、质疑。

  (四)总结课文

  1、小兴安岭是一座辽阔无垠的森林,一年四季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板 美丽、富饶)

  你们喜欢吗?让我们赞美的感情把2—5自然段再读一遍吧!

  2、这四个自然段都描写小兴安岭的树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不同的季节,树木各有什么特点吗?通过学习,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3、小结:看来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收获都很丰富,小兴安岭的美景实在令人迷醉,请你们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一节,把它背下来,我们下一节一起交流。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大沥中心小学 邝笑华 执教者:邝笑华 时间:99年1月5日

  一、教材内容:(第三课时)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巨大的宝库。

  二、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已学懂了课文的1—5自然段,初步感受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②学生具有初步的概括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确定

  课题名称 美丽的小兴安岭

  知 识 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为什么称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 √

  2 课后训练2、3题 √ √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

  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 讨论、理解为什么称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花园和巨大宝库 讨论理解

  分析综合 概括说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概括

  2 理解 描述、输入小兴安岭各个季节的景物 描述输入

  分析综合 替换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替换体会

  1、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①指导理解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②通过替换词语练习,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知识点 学习

  水平 媒体

  类型 媒体内

  容要点 使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媒体在教学

  中的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1 理解 黑板 美丽的花园

  巨大的宝库 自编 提供示范

  加深理解 示范、讲解

  分析综合 投影 四季的美景 3` 购置 创设情境

  加深理解 边投影,边讲解

  2 理解 计算机 课后练习2 5` 自制 复习巩固

  加深理解 输入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花园

  巨大的宝库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

  前提测评

  听打词语 指名选节背诵 集体评议

  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启发:你觉得小兴 指名朗读 投影 小组讨论理解 朗读

  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 结

  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计算机 输入四季描写的景物 替换带点词语 计算机 输入自己喜爱的文段

  指导书写生字

  布置作业

  结束

  六、形成性练习题设计。

  知识点 学习

  水平 题 目 内 容

  1 理解 1、小组讨论:

  ①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②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③为什么说“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输入描写自己最喜爱季节的段落。

  2 理解 1、课后练习2 (填表)

  2、课后练习3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打词语

  2、指名选节背诵

  3、集体评议

  二、指导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1、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2、课文是怎样总结的,指名朗读最后一段。

  3、小组讨论:

  ①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投影出示插图,回顾一----五自然段的内容)

  ②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③ 为什么说“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齐读全段。

  5、小结: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写了小兴安岭的富饶,所以课文最后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吧!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完成课后练习。

  1、说说课文描写的景物。(上机完成后,广播评议)

  2、替换带点的词语,并说说原来的词语好在哪里。

  3、输入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后第4题的词语三遍。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2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2.学会本课生字15个,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3.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二)解决办法

  自学,分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点.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

  六,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13.《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下面谁把搜集到的情况汇报一下

  2.好,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二)初步感知,自由读课文.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4.把你读不懂的问题画出来,打上" "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的形式.

  2.理解有关词语: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飞舞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四)质疑.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们提出来

  1.学生提出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生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下,当堂完成.

  2.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归纳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五)作业.

  根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自学,教师为学困生出示提示卡:

  你觉得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怎样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这篇课文.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要求同学们边读边圈边想)

  2.集体交流.

  (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

  3.指导朗读

  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读出它的美丽.①试读②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 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重点指导:投影出示:树木抽出(长出)新的枝条(投影出示)

  问:"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

  3.指导朗读.

  投影片或电脑软件出示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教师描述:同学们,这就是小兴安岭的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迅速地长出嫩绿的枝叶,清清的小溪水淙淙地流着,溪边, 又可见几只小鹿美丽的身影,小溪里有如舰队的原木在前进,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确非常美丽,而且美得有价值,有意义,你看到小兴安岭的美景后,心里会怎样 (高兴)好,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形式:试读,指名读.

  4.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1)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作者所描写的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兴安岭的夏天怎样 我们按照学习春天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学习描写夏天的第三自然段,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怎样

  (2)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 谈谈你的理解

  2.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逐项解决自学提示中的题目,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以下方面理解: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板书:晨雾 太阳 草地 野花)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通过交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小兴安岭的夏天林密花美的特点.

  学生在汇报第二题时,教师重点指导.投影出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问: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哪个词用的准确 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回答出:"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引导学生说出"密密层层"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再把它与"严严实实"联系起来,认识事物的因果关系,"封"原来指什么 这里为何用"封"从而体会作者行文的严密,用词的准确.

  3.指名感情朗读,投影片或电脑软件出示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其它同学,边听边领略夏天的美丽景色.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同学根据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针对描写秋天的第四自然段提出自学提示如下:

  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么样 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你是怎么理解的

  2.教师要求学生按以上的自学提示分小组讨论学习第四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对难题作必要指导.

  3.集体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概括归纳出: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板书: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教师适时指导.

  投影出示;落叶在林间飞舞.

  问:"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引导学生概括出"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指名感情朗读.

  投影出示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其它同学边听边看,体会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和富饶.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要求同学们按照学习春,夏,秋三段的方法自学描写小兴安岭的冬天的第五自然段.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巡视,作必要指导.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看,体会小兴安岭冬季的美丽和富饶.

  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出示小兴安岭冬季的景色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学生对照板书回忆前面所讲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八)总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我们还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非常成功.

  (九)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注意体会小兴安岭的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

  第三课时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美丽的小兴安岭》,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节课我们将处理课后习题,学习生字字形.

  (二)完成思考练习2.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时,分别抓住了哪些景物,填在表内(投影出示)

  2.指名说,集体订正.

  (三)完成思考,练习5.

  1.要求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3.同学们自己用不同的方法背诵.

  4.检查并交流背诵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记忆的

  5.指名背.

  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教师指出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所描写的顺序进行背诵,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背诵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四)识记生字字形.

  教师要求同学们用"比较一补充式"的小组讨论方式来识记字形,突出下列字形的

  书写指导:

  嫩: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束",右边是"夂"

  酸:"酉"旁里的一短横不能丢.右边的"夋"一笔一画要写清楚.

  鹿:" "中的" "笔顺为

  献:左半边是"南"里边是两个短横.

  膝:右边的"桼"中间是撇,捺,下边的笔画笔顺是

  掌:是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口",下边是"手"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我们完成了思考,练习2题,5题并识记了生字字形.

  七,布置作业

  预习14课《大海的歌》

  预习提纲

  (一)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二)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三)"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都看到了什么

  八,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原文共列举十二条现象,本文选录第二条):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摘自《教学月刊》,原文标题为《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十二种现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3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2.学会本课生字15个,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3.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二)解决办法

  自学,分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点。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

  六、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词(开火车读词)

  出示词:栎树  抽出  嫩绿  融化  汇成 淙淙    涨满    俯下  挡住  遮住  浸在  利剑  树梢  鲜嫩    宿舍 照射  苍翠  酸甜  榛子  蘑菇 膝盖  刮过  紫貂  美餐  舔着 收藏  诱人  来临  脚掌  千万缕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你是从课那一个自然段中发现的?

  师出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生齐读)

  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这篇课文。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2.集体交流。

  (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也非常美丽,然后抓住"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来理解,突出小兴安岭森林广阔无垠,一片绿色,非常美丽的特点。……说明了什么?(观看幻灯片)你想对我说什么?

  3.指导朗读

  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读出它的美丽。①试读②指名读3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①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怎么样?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恰当?把它画下来。

  2.集体交流。

  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来写,学生抓住"抽出""像一支舰队"等词语来理解,突出春天刚刚到来时,小兴安岭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重点指导:投影出示:树木抽出(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投影出示)

  问:"抽出"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比较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抽出"还可以换成"长出","抽出"准确,"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板书: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背诵第一部分。

  3.指导朗读。

  投影片或电脑软件出示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教师描述:同学们,这就是小兴安岭的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迅速地长出嫩绿的枝叶,清清的小溪水淙淙地流着,溪边,又可见几只小鹿美丽的身影,小溪里有如舰队的原木在前进,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确非常美丽,而且美得有价值,有意义,你看到小兴安岭的美景后,心里会怎样?(高兴)好,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形式:试读,指名读。背诵第一部分。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兴安岭的夏天怎么样?

  (1)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的?

  2.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逐项解决自学提示中的题目,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以下方面理解:

  (1)小兴安岭的夏天很美丽,作者抓住树木,晨雾,太阳,草地,野花这些景物来写的。(板书:晨雾  太阳  草地  野花)

  春天的树与夏天的树比有什么不同?

  (2)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等重点词语理解小兴安岭夏天树木葱茏,枝叶茂密,抓住了"浸、穿"来理解晨雾、阳光、野花的美丽,通过交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小兴安岭的夏天林密花美的特点。

  学生在汇报第二题时,教师重点指导。投影出示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问:带点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哪个词用的准确?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回答出:"密密层层"可换成"密密麻麻","封"可换成"盖"。引导学生说出"密密层层"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再把它与"严严实实"联系起来,认识事物的因果关系,"封"原来指什么?这里为何用"封"从而体会作者行文的严密,用词的准确。

  3.指名感情朗读,投影片或电脑软件出示小兴安岭夏天的景色,其它同学,边听边领略夏天的美丽景色。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在我的家乡,夏天很快就过去了。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一起走进五彩缤纷的秋天,看一看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你觉得怎么样?(找一个好朋友和你一起来读)

  (1)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景物来写。

  板书: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

  (2)抓住:"飞舞""献"等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教师适时指导。

  投影出示;落叶在林间飞舞。

  问:"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引导学生概括出"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3)指名感情朗读。

  投影出示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其它同学边听边看,体会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和富饶。

  (六)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秋天一过,冬天马上就来临了。我们一齐走进冰天雪地的小兴安岭。看一看那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喜欢冬天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其它同学思考: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1)小兴安岭的冬天美丽,富饶,作者抓住了树木、积雪、西北风、紫貂、松鼠等来写。

  (2)学生们抓住"飞舞"、"刮"、"只好"、"散步"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兴安岭冬天的美丽和富饶。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其它同学边听边看,体会小兴安岭冬季的美丽和富饶。

  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出示小兴安岭冬季的景色

  (七)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想一想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学生对照板书回忆前面所讲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观看录像,看一看小兴安岭的四季。(你想对我说什么吗?)把你这种感情化作朗读。

  (八)朗读比赛:请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读,比一比看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得美。

  (九)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感情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二)新 授

  1、板书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

  换词练习   美丽的(      )

  (     )的小兴安岭

  2、提示学习目标。

  3、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听录音,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2)找出课文的自然段,并说出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3)学生交流,师给予肯定。

  4、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1)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景色诱人)

  (3)读完了,你有什么发现?

  (我觉得这段话写的很美。

  这段话概括了全文。

  这段话里有很多比喻句。

  ……         )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5、学生通读全文,去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

  (1)读完全文,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

  (2)如果你是作者的,你会这么写吗?说说原因。

  生交流:我会的,因为这样写醒目,读者明白。

  我也会这么写的。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容易些。

  (3)你们的想法新颖,都说的有理有据,老师建议课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改写小兴安岭一文来展示给大家好吗?看谁的想法别具一格。

  6、感悟品味。

  (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2)借助刚才的学法,小组讨论并感情读夏、秋、冬的段落。

  (3)运用学习春天段落的方法来自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读   ……

  (5)交流你对这三个季节小兴安岭的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写在摘抄本上。

  2、当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兴、侧、欣、浸”等13个生字,会“脑、袋、严”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去美丽的西沙群岛周游了一番,你们觉得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美丽、富饶)其实,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还有更多令人向往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欣赏呢。这节课我们再去东北的小兴安岭看看,如何?

  2.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名生朗读课题,展开想象并说说那里都是如何“美丽”的。教师适时播放小兴安岭画面,引导生观看并再次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生交流对小兴安岭的了解,教师补充(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长约450千米。小兴安岭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树木,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借助上节课内容充分唤醒生对祖国美丽风情的情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继续欣赏美景的浓厚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引导生自由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2.检查自字词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生自读、指名认读,教师适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他们生字“脑”字的声母是鼻音“n”,“影”是后鼻音,要注意发音到位,同时“舍”是个多音字,在“宿舍”一词中读第四声“shè”。

  (2)生再读词语,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太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其他同交流自己的理解,同时将部分词语留待品读课文时再进行随文理解。

  (3)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引导生观察字形并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形近字比较的形式记住“线(钱)、刮(乱)”等,同时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记住“脑、袋、挡、梢、侧”等汉字。

  (4)指导写字:引导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提醒他人注意,教师适时抓住生认为比较难写的生字“袋、线、库”三个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中“袋”上下两部分要注意写紧凑,上面“代”的斜钩略长,下面“衣”的点画落在“代”中间,撇、捺相对要舒展;“线”左边的“纟”要注意写得略紧凑,右边部分的斜钩要舒展;“库”外面的“广”注意不要完全将里面的“车”给包住了同时,“库”的第六笔横画略长。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巡视指导,同时针对书写问题及时给予强调指导。

  3.指名说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哪些长句子朗读得不够好,教师适时指导读好几个长句子。

  (1)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进行朗读评价,注意从声音是否洪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师根据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是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同时归纳板书(春夏秋冬)。

  (2)引导生从文章中找出各季节所在段落,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6.质疑交流:读了课文,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小兴安岭很美丽!

  生:除了美丽之外,我还觉得小兴安岭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呢。

  师:如果老师将你们俩说的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了。孩子们,再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能够准确概括小兴安岭的特点呢?

  生:课文最后一句话。

  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段,引导生读句子,同时明确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主要采取了自主阅读法,充分发挥生习的主体性,并在自主习的基础上再对难读的字词进行检查与指导,有效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进一步研读品悟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到底都是怎样美丽的呢?它那里又有哪些物产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深入探究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习

  1.课件再次播放小兴安岭森林图片,引导生观图并说说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树木很多,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教师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生借助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都让自己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

  2.生交流,课件聚焦“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几个短语以及省略号,引导生体会小兴安岭的树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指导生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过渡引入:孩子们,小兴安岭除了树木多之外,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去那里近距离地看看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情境法,让生由对画面的感知引入到对小兴安岭的整体感知,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激发了深入了解其四季特点的积极性。

  二、精读课文,感悟美景

  (一)指导精读小兴安岭的春、夏之美。

  1.引导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都抓住了春天小兴安岭的哪些自然景物进行描写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它们在春天时的特点。

  (1)生交流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写了树木、溪水),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描写树木和溪水的句子,看看它们各自在春天到来时都是怎样的(树木抽出新枝、溪水涨满了……)。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抽新枝、春水涨。

  (2)课件播放春天树木生长、溪水流动的动态画面,引导生理解“淙淙”(水流动的声音),同时引导生比较句子,看看这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哪一个用得好,为什么?

  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B.春天,树木生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3)引导生比较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的“抽出”更恰当生动,把春天到来时,枝条迫不及待抽枝长叶的勃勃生机写活了。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

  (4)再读课文中描写小鹿的句子,想象小鹿生活在这样春意盎然的树林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散步、喝水、欣赏”等词语体会小鹿舒适、安逸、快乐的生活情形,体会小鹿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鹿欢畅)。

  (5)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树林的画面美。

  2.认真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分别又写了哪些自然景物,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将喜欢的原因简单地写在旁边。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生交流对景物的感知,根据生的交流情况,课件适时聚焦“树木、雾、金光、草地、野花”。

  (2)引导生说说在这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中,自己最喜欢哪句话,原因是什么。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这句话说明了枝叶长得非常茂密。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中体会到了枝叶长得很茂密呢?

  生:“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两个词语都说明了枝叶非常多,而且很有生机(板书:枝叶密)。

  师(课件出示枝叶茂盛的图片):你理解得非常准确,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话、齐读,注意强调几个叠词,突出枝叶繁茂的特点。

  生:我比较喜欢山谷中清晨的浓雾,走进去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一般。

  师:我注意到了你说的是“浓”雾,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雾特别浓的。

  生:我从“整个森林浸在”体会到的,“浸”字表明雾很多,把森林都包住了。

  师:这句话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觉得就像是水一样,把东西都淹没了。

  师:老师赞同你的理解,“浸”字原本指液体浸泡的意思,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雾多得就像是一片雾的海洋。

  师:对,更进一步说明了雾很浓,看,都成了乳白色的海洋了(板书:雾气浓)。

  课件播放浓雾的图片,引导生再次体会雾多、浓的样子。

  生:我还特别喜欢阳光照在草地上的景象,阳光照得那些盛开的花儿格外美好。

  课件出示画面,引导生图文对照,感受阳光、草地、鲜花的美好样子,也从真像个“大花坛”体会草地上花很多(板书:野花多)。

  (3)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用略微轻缓的语速读出这种感受。

  (二)自主探究,感受小兴安岭的秋、冬之美。

  1.过渡:孩子们,结合刚才对春、夏两个季节的习,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景物美(读句子……)。

  教师适时归纳:对,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在读中想象体会,这无疑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式。接下来,让我们自主习小兴安岭秋、冬两个季节的描写。

  2.生自主朗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找出主要的景物描写,看看秋、冬两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分别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1)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第4自然段感受秋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归纳板书: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播放秋天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生从中体会小兴安岭不仅景色优美,同时还有丰富、珍贵的物产。

  (2)继续交流对冬天小兴安岭的感悟,课件适时播放冬天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引导他们体会白雪皑皑的情景,同时抓住动物们不同的表现来体会它们此时的感受(躲起来,盼着春天快点到来……),教师归纳板书: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3)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两个季节不同的画面。

  (三)拓展延伸:如果你有机会到小兴安岭游玩,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交流的时候注意抓住文中小兴安岭的四季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主要采取了“扶放结合法”,通过指导生精读春、夏两个季节的景物描写,并让他们归纳法,然后再按照习得的方法自主探究习,提升了他们阅读语言、品悟文字的能力。

  三、感悟文情,课堂小结

  1.想象体验:引导生根据对小兴安岭四季的景物描写,说说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小兴安岭。教师适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归纳板书:花园、宝库,同时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两个短语。

  2.教师小结:这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最后,老师想带你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播放歌曲,生聆听并结束习)

  板书设计:

  春:抽新枝、春水涨、鹿欢畅

  20.美丽的小兴安岭夏:枝叶密、雾气浓、野花开花园

  秋:叶飞舞、果子熟、药材丰宝库

  冬:树积雪、动物躲、盼春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6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2 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掌握景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去哪游览了吗?

  2 我们去了小兴安岭的哪了季节?

  3 春天的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 品读第3、4、5自然段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兴安岭,看,小兴安岭又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出示小兴安岭夏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 看了这样的风景,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重点分析:葱葱茏笼、密密层层、封 , 体会夏天枝叶的繁茂;再带着这样的体会来读。

  2 小兴安岭不仅树木郁郁葱葱,而且……看!这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出示各种野花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出示课文的句子: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让学生带着美的感受来读。

  3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小兴安岭夏天的早晨。出示图片和句子: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重点分析:浸、浓,体会雾的大和浓。

  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葱葱茏茏,接着硕果累累的秋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兴安岭的秋天吧,请你找出描写秋天的那个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重点分析:飞舞,体会落叶的动态美。

  2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读句子,体会秋天小兴安岭物产丰富。

  走过了丰收的秋天,冬天接踵而至了。你觉得小兴安岭的冬天是怎样的?先请你闭起眼睛来想象一下。

  1 是啊,冬天有很多的动物朋友,让我们去和他们打声招呼吧!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辨认动物,并和他们打招呼。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吗?请你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朗读句子: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2 为什么松鼠、黑熊和紫貂都要躲进洞里呢?

  出示句子: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重点分析:厚厚的、没,体会雪的厚,天气的冷。

  今天我们的游览结束了,领略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

  三 总结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    ),也是一座巨大的(    )。

  布置作业: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按照四季的顺序,你可以写一个季节,也可以写几个季节,抓住季节中事物的特征,运用准确的词语来描写,下节课请你来向大家介绍这个地方。

  在读中放飞激情

  有人曾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美丽的小兴安岭》词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对祖国的热爱。要让学生体会到,必须创设美的课堂。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生机,充满着生命的气息。

  1、初读。让学生读这一段,说说你喜欢春天的什么?学生浅谈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并接着进行朗读。学生说喜欢小鹿的可爱,喜欢流水的声音,喜欢看万物发芽、鲜花盛开。在这层,让学生初步感受美。

  2、请学生用手里的画笔把眼中的小兴安岭的春天画下来。简单描述。在这层,让学生体会到万物苏醒、生长得很快。到处都有生命的足迹。结合着画,再把你眼中的小兴安岭的美读一读。学生心中的美升华了。

  3、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深入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

  请学生真正走进小兴安岭观赏。放剪辑的录像,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发现,小兴安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漂亮的小鹿喝水、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听觉上的美(雪水融化的声音,流水的淙淙声)动静结合,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配合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再次读这一段。情感升华到极点。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抽出”“欣赏”等词语,并会写“欣赏”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关键词句,学习作者怎样准确地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2、体会夏天森林景色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对小兴安岭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好吗?(课件)仔细观看,谈感受。让我们走入《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一起来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好吗?(板书课题)

  2、你对小兴安岭还有那些了解?跟大家说说。(学生汇报资料)(课件)

  二、整体读文理清思路

  1、其实文章中把小兴安岭写得就更美了!哪位同学能把这优美的文章读给大家听。(指6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刚才我们又一次走进课文,你感受怎么样?

  2、一年四季的景色都这么美丽,那么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学生回答)那好,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选择的那个季节的那部分,多读几遍,把好的句子、词语画下来,一会儿把你选择这个季节的原因说给大家听,好吗?(学生自由读文)

  三、品读课文感情朗读

  (一)、品读第二段

  (我们先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吧!春天来了,小兴安岭一片春色,假如这时我们来到小兴安岭,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1、学生自由说。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多漂亮呀,你能把这句话中的“抽”换个字吗?(学生讨论)哪个好,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对,这个“抽”字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的长出的样子写出来了,显示出了树木旺盛的生命力,很准确。)一起来读读这句好吗?

  3、(学生读到小鹿部分)树木变绿了,小鹿也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了,他们都来干什么?(学生读)(教师适时在田字格里指导书写“欣赏”两个字)小鹿知道什么是“散步”?它懂得“欣赏”吗?(不懂)“散步”“欣赏”都是我们人们所特有的活动,课文怎么会这么写?(是把小鹿当作人来写,使文章更生动、更活泼、更有趣。

  4、谁来做小鹿,把自己美丽的身影展现给大家?(读小鹿有关的句子)

  5、读得真不错,描写春天这一段,我也很喜欢,我也想读读行吗?(师读,请同学们轻轻的闭上双眼认真听,看你的脑子里会出现什么?)

  6、学生说。

  7、小兴安岭的春天太美了!我们一起读读吧!(齐读)

  (二)品读第三段

  (那好吧,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1、小兴安岭的夏天里,主要有哪些景物?(树林、浓雾、阳光、野花)

  2、学生说。

  3、指导相关句子。

  ①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盖

  用“封”好在哪?(“封”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长得很茂盛。)

  ②关于“雾”的一句。

  其实小兴安岭夏天早上的景象更神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

  伴音:雾从山谷里升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浸泡在雾中。你有过在雾中行走的经历吗?如果你要置身其中,你感觉会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指读、范读、齐读)

  ③关于“野花”一句。

  (三)略读第三段

  1、学生读第三段。

  2、听你这一读,把老师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你们有什么感觉?

  3、小结语: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这多么让人惊喜呀!

  (四)略读第四段

  1、学生读第四段。

  (冬天,小兴安岭大雪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的无穷的乐趣。)

  3、哪一句最有趣?

  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只好:就只能那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出来觅食,只能添自己脚掌上分泌的养分过冬了。)

  四、总结全文: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却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到最后一自然段)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真不愧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和一个巨大的宝库。

  五、拓展延伸

  1、其实,你们的家乡就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吸引来了很多的游客。我有几个朋友也想到你的家乡来,不知道哪个季节来好?你们能帮我提提建议吗?(学生分季节介绍自己的家乡)

  2、课后,你们也可以把你美丽的家乡写一写,也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把你喜欢的季节写得详细些,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不错。

  板书设计: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夏秋冬

  花园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8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多娇。南方有风景如诗的小镇,北方有风景如画的森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读题

  2:(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第1段作者形容小兴安岭像一片绿色的海洋。2345段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最后,面对如此壮丽的河山,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ppt 读 !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为什么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4、师:看来你读书真仔细,不仅读了课文,还思考了后面的练习题。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春天

  1、提问: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赞美春天的四字词语?

  2、过渡:可是似乎所有的词语都不能完全表达春的美。所以,我们只有用敏锐的心,去感受语言的美,去想象文字背后的美。

  ppt自读提示:

  1:这段讲了哪些景物?

  2:用~~勾画出美的句子,用圆圈圈出美的词语或者字。

  3:一边想象美丽的画面,一边美美地读读。

  具体汇报过程:

  1:汇报景物(引导:这段一共有几句话?读每句话,思考这句主要讲的是哪个景物?)

  2:赏析:读佳句——抓字词——谈体会——再美读——指名再读,其他人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汇报想象的画面——再美读——齐读,边读边想象那幅画面……

  赏析时的重点字词:

  抽 (做动作,或者对比换成“长”有什么不同?     枝叶长得那么快,它们的心情怎样啊?——急迫       枝叶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是怎样的春天啊?——生机勃勃,板书)

  嫩绿(想象嫩绿是什么颜色?   绿油油 油嫩嫩的一片)

  汇(教师写字,从字形上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从会意字体会文字的奇妙与古人的智慧,从字形上理解词语意思 )

  淙淙(它的声音怎么样?声音如此动听仿佛在干什么?想象唱什么歌?)

  小鹿:(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在喝水,有的在照镜子,想象一下还有的在干什么呀?

  ppt先说,再写!)

  3:此时,文字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我们仿佛听到了小溪在唱歌,仿佛看到了小鹿在欣赏自己。你们想看看小兴安岭的风景吗?     那就让眼睛带我们去旅行吧!   

  ppt  教师读2段

  4:ppt  这是怎样的小兴安岭啊?    那就让我们变成一个魔术师,把美丽的风景变成美妙的声音,请孩子们先自己美美地练读一下      ——ppt 配乐朗读

  5:小结:生长在这里的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小兴安岭的宝贝,也正是有了它们,小兴安岭变得更美丽了。  ppt难怪作者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也是一座?

  三:总结学习的方法,自己赏析美文。

  1过度:刚才我们都还沉浸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  ppt 不知不觉之中,夏天,秋天,冬天也逐渐向我们走来了。

  2:提问:在这三个季节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师:看来孩子们喜欢的都不一样,我们就选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欣赏吧。不过在欣赏之前,我们总要想清楚方法是吧?

  3:提问:谁来归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春天那段的,应该先找出什么?然后?最后?

  学生:先找出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勾画优美的词句——最后边想象画面边美美地读读

  4:好,那让我们带着自己归纳的法宝,默读夏天,秋天,冬天中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吧!

  ppt自学提示

  具体汇报:(学生先说哪个季节就汇报到哪儿)

  (1)你喜欢哪个季节?

  (2)这个季节讲了哪些景物?

  (3)说说你觉得美的句子或者词语,谈谈你的体会。

  (4)请你边想象美丽的画面边美美地读读

  (5)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季节,想来补充的?       汇报完后再美读

  (6)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季节吗?(板书)

  (7)小结:点出花园和宝库,引读最后一段。

  还有谁喜欢其他季节的?……

  夏天要点:(第一句重点讲)

  aabb:葱葱茏茏=青葱翠绿(近义词)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封 挡 遮 (做动作体会意思           你感受到了什么?茂盛)

  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换近意词,做动作。

  秋天要点:

  随文识词“苍翠”:松柏一年四季都是什么颜色?也就是说松柏显得更?

  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冬天要点:

  飞舞 (这是怎样的景色呀,雪花在漫天飞舞,好象是……?)

  四:总结板书,学习总分总结构。(板书:总 分 总)

  1、小结:听了孩子们的描述,我觉得小兴安岭四季都很美,并且各有各的美法,有生机勃勃的美,有葱葱茏茏的美,有果实累累的美,还有大雪纷飞的美。让我们再来赞赞它吧!   ppt齐读!

  2、ppt   像这种概括全文的段落,我们也称之为中心段。而课文这种先总写,又分写,再总写的结构我们称为总分总结构。

  五:知识拓展,激发保护森林的环保意识。

  师:课文学完了,作者仅仅想告诉我们小兴安岭美吗?ppt  教师解读

  六: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    1、绿色的海洋

  2、春:生机勃勃

  分    3、夏:葱葱茏茏 

  4、秋:果实累累   

  5、冬:大雪纷飞

  总    6、花园    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9

  一、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已经三年级了,虽已接触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用词准确”这一方面还处于学习和积累阶段,而且他们的观察及表达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材简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不同特点,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由于它文质兼美,教学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学法指导,还要通过剖析景色美、文字美、结构美、情感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三、目标预定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全文 学习生字词 学习第一、六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攀登过黄山的天都峰,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将一起去东北的(板书:小兴安岭),领略它的美丽与富饶。课前你们已去收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现在谁能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你所知道的小兴安岭。(生发言)

  (随生的介绍相机学习第一小节)师:是啊,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第一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谈感受→指导朗读)

  师:啊,好一片绿色的海洋!这海洋里头又蕴藏着怎能样富饶的物产与独到的景致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眼睛走进大兴安岭,去寻找、发现她的美吧!(补充课题:美丽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美美地读文,感兴趣的句段可多读几次,难读和句段可请学习伙伴一起读。

  2、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

  3、小组开火车轮读全文(学生互提建议)。

  4、你能说说作者眼中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吗?(美丽的花园、巨大的宝库、绿色的海洋)

  (相机学习第六段→抓住“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谈感悟→指导朗读)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小兴安岭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小兴安岭那迷人的.春、夏、秋、冬。

  三、书写(重点指导“赏、线、献、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请“小播音员”简介小兴安岭:(课件出示文字辅助: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 、 、 ……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 。)

  二、精读重点

  1、随着同学们的简介,我看大家都已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们想去那儿游一游吗?如果想,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嘘,先别急着回答,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去走一走,看一看,好好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

  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随机教学“春、夏、秋、冬”四版块):

  春天:

  a 、请一“小导游”介绍美丽的春之景(读“春天”段),其它游客准备好相机拍下你最感兴趣的景物。

  ①、生读

  ②、交流感兴趣的景物(学习相应的句子)

  如: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通过换词、讨论,体会“抽出”用词之妙)

  师引:哗,祖国的语言文字可真奇妙,仅“抽出”一词就让我们读懂了这么多,看来你们跟作者可真是心有灵犀!知道吗,像这样的好词,这段文字中还有很多,如果你的“放大镜”(手指眼睛)够厉害,你肯定已有所发现——运用理解、表演、朗读等形式交流体会“嫩绿、汇成、散步、欣赏”等词。

  b、啊,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像,真叫人喜欢!现在谁愿意将你们刚才的种种感受用声音来传叙呢?

  指名读→四小组接力读→喜欢这节的同学站起来齐读。

  夏天:

  a、过渡:就在我们还沉浸于小兴安岭春天的勃勃生机之时,夏天已悄悄来临,让我们跟随喜欢这一季节的小组代表们走进这迷人的夏之景吧。

  ①、一生读文,众生思考:手捧五颜六色的蜡笔画一张夏天的画,哪只蜡笔你会用得最多,为什么?

  ②、交流想法,并阐述理由

  绿色的蜡笔——繁茂的树木(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利剑等词中感受)

  各色蜡笔——各种各样的野花(从“美丽的大花坛”等词中感受)

  想象:你要是置身其中,感觉怎样?

  b、引:此情此景,你们愿意将它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个别读→赛读→齐读)

  小结过渡:灿烂的阳光、弥漫的浓雾、葱茏的树木、盛开的野花,构成了小兴安岭迷人的夏之景。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好学的同学们肯定已有所感悟了。好了,欣赏了美丽、诱人的春景与夏景,小兴安岭秋、冬两季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赶紧听听小组代表的介绍。

  秋天:

  a、一生读,众生思考:秋天的小兴安岭哪些景物最吸引你?

  ①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是呀,这一切变化又将小兴安岭装扮得更加迷人,谁愿意美美地向人们传达这一讯息?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②人们的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出示图片→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么多的东西,假如咱们也可去采集一些,你会采集什么?想象当时的快乐情景吧!(想象说话)

  b、这么多的收获真让人目不暇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同学们,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吧!

  c、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就是这样紧密相连的,让我们一起奏响这美的赞歌吧!(齐读)

  冬天:

  a、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①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

  ②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

  (可以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展示出来。)

  三、再读最后一段,联系所学的,有何新的体会(突出“巨大的宝库”)

  生谈体会

  小结:是啊,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美得有价值,美得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研究性作业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大森林中的一员,你最希望自己会是什么?(生畅所欲言)

  小结:同学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可以看出,你们是那么地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机动环节:昨晚老师意外地收到一封邮件,打开一看,是写给我们班的同学们的,要不要看看→为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广告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 听写词语

  二、为风光片配解说(根据提供的音乐背景四人合作配解说)

  三、驻留美景(背诵喜欢的段落)

  四、回顾全文,寻结构之美

  快速扫读全文,寻找发现(预设发现:a、结构“总分总”、b、四季景色按时间顺序介绍、c、抓住“树”这一景物在各个季节中的变化特点来描写小兴安岭四季之美的……)

  五、课外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写法,来描写一下我的家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现将教学反思如下:

  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品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先学后教,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生本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做好充分的先学,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四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合作学习,查找了大量相关的资料,指导他们注意抓住关键词来品读课文。有的小组还制作了相关的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只是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品读课文,解决问题。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适合地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这样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又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和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描绘秋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重点学习秋季一段,掌握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季节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第九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

  什么季节最美?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简单叙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重点学习描写秋季景色的段落做好过渡。)

  二、赏读秋季一段,感受美景,领悟写法。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我们这里的秋天美吗?小兴安岭的秋季是怎样的,你们想亲眼感受一番吗?(播放展示秋天特点的图片,感受小兴安岭秋季的美丽)

  2、说说你看到的小兴安岭的秋天是怎样的?

  3、你觉得作者会描写哪些景物?

  4、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把你最喜欢的词句或你最感兴趣地方做上记号。

  5、讨论交流学习收获,抓住能体现秋季特点的词句进行指点。

  过渡:秋天是迷人的季节,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吸引了你?

  如:①森林中的变化: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中飞舞。

  设问:“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比较用哪个词更准确?

  明确:“飞舞”还可换成“飘落”。用“飞舞”而不用“飘落”,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秋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用词准确。

  指名美美地读出这种感觉。

  在这美景之中人们的收获也不少。

  ②

  森林向人们献出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甜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人参等名贵药材。

  “献”字一词重点词语来理解,突出了小兴安岭的秋天不但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小兴安岭的秋天很美丽,很富饶,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树木、落叶、山葡萄、木耳、人参等能突出秋天特点的景物来写。)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结过渡,指导说话:落叶飘飞,一片金色,果实累累的小兴安岭的秋天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课前老师让你们去观察我们这里的秋季,你看到了哪些景象?你有了哪些有关秋天的感受?谁来说说看?

  四、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们眼中的秋天。

  1、学生写作。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3、出示老师写的描写秋天的片段,让学生点评。

  五、总结全文。

  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共同走过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在领略那里的美好景致同时,还学会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只要大家在平时多观察,多动笔,相信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六、作业平台。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小兴安岭?

  2、选择校园内或你喜爱的一处风景,学习本课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那里的花儿、树儿……写一写。

  七、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夏: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花园

  秋:树木

  落叶

  野果

  药材

  宝库

  冬: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11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初步产生喜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4、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春、夏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难点 】

  理解夏季部分中较难的词句。

  【教具准备】

  1、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分三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初步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读懂课文的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的准确。

  【教学过程 】

  一、指导自学,自读读通

  (一)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2、简介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二)指导自学。

  1、自读读通课文,达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音、不断词破句。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投影出示生字词)

  chōu      nèn        lù       yìng    fēng

  抽 出     嫩 绿    小 鹿     倒 映      封 住      

  yán        nóng        shè    xiàn     suān

  严严实实     浓 雾     宿 舍      献 出     酸甜可口

  guÌ     xī         hū       zhǎng     lín               

  名 贵      膝 盖      呼 呼      脚 掌      来 临

  2、师范读。

  3、指名说出本课有6个自然段,再按自然段为序接读课文。

  4、指数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教师小结

  二、引导读议,深究读懂一、二自然段

  1、提示: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议课文,我们已知道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文章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呢?

  2、读议第一自然段

  (1)、启示:

  ①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什么?

  ②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树很多?

  (2)、让学生说说

  (3)、教师点拔: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并指导第1自然段,体会“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小兴安岭的树最多,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怎样?我们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

  3、放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重点读议课文第2自然段(春季),指导学习方法。

  (1)、投影出示:“春天的小兴安岭插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边观察边自读课文,思考:第二自然段有6句话,分别从几方面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春天的景物。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①读第一句,想想:春天的树木长得什么样?

  ②什么是“抽出”读原句,体会用“抽出”比用“长出”好在哪里?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句(过渡:同学们,那其他景物各是什么样?)

  ④师生合作读后几句。

  ⑤看图片想象春天的画面。

  师问:小兴安岭的春天怎样?(美)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欣赏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

  (2)、齐读(带着欣赏欢愉的口气有感情地读)

  6、总结谈话

  1、大家对第1—2自然段都理解得很好,学习热情高,都争着发表意见,值得表扬。

  2、这节课我们随作者游览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春天的美丽景色,下面大家按照刚才学习春天的方法,来找出小兴安岭的夏、秋、冬的美景。

  三、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出示季节和景物的表格,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到对应的景物后填表。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3、教师相机讲解三个季节的景物。

  4、出示按季节顺序填好的景物概括,学生齐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出示选词填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总结全文

  1、回忆小兴安岭的美景,体会理解“美丽的大花园”。

  2、回忆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体会理解“巨大的宝库”。

  3、出示图片和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理解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和开头相呼应。

  五、带着欣赏愉快的语气再次齐读课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篇12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孕育了许多迷人的天地,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峭拔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胜似仙境的日月潭,惊叹过它的妩媚和秀丽;我们曾看见过富饶的西沙群岛,感受过它的美丽与可爱,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呢?(生说各种好词)(板书:美丽的)

  今天让我们越过高山,追过彩霞,一起去咱们东北的小兴安岭,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吧!(板书:小兴安岭)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小兴安岭已经张开她美丽的怀抱,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了。视频欣赏小兴安岭(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小兴安岭美吗?我看见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在这里你都看到了哪些季节的景色呢?

  春 夏 秋 冬(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三、细读课文二至五段,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1、学生自读课文。

  旅游热线也知道我们很喜欢这个地方、特别为我们开通了去小兴安岭的特快列车,你们想去吗?

  师:那好。请大家打开手中的“车票”,(思考:最吸引你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呢?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二到五段。 你可以用你的笔在书上做上记号,也可以把你读后的感受写在旁边。(生自由读文)

  2、通过读文,总结每个季节的特点,并感受每个季节的美?

  师:好,大家都已经通过了检票口,老师发现这里为我们准备了4节旅游专列:春季号、夏季号、秋季号、冬季号,你想在哪一个季节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说出你所选择这个季节的理由!

  学生汇报:春夏秋冬的特点

  (二)教学第二段,渗透学习方法。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同踏上开往春天的列车,一同去感受来自小兴安岭春的气息。

  2、指名读第二段,(读一读)

  3、过渡:是呀,春天的小兴安岭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呀。在这里你看到了哪些让你心动的景象呢?拿出你的笔在书上画一画吧。(画一画)

  (让学生了解描写了哪些景物,这段主要抓住这几个景物来描写的。)

  4、学生汇报填表(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屏幕出示表格)

  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词语的精妙。

  树木: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填空:树木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学生填空。引导学生填出同义词,(你认为可以用哪些词?)并进行比较,感受用词的精妙。

  积雪:放视频

  小溪:声音查字典

  小鹿:做动作,抓住动词

  概括特点:

  体会朗读:

  5、(喜爱)自读、抽读、赛读;

  6、归纳学法:

  (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品一品,)

  (1) 先读课文,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丽,(板书:读一读)

  (2) 画一画作者主要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的。(板书:画一画)

  (2)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词句来描写。(板书:想一想)

  (3)品一品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板书:品一品)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过渡:听着大家的朗读,可以看出,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是吗?是啊!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呢,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学到的读书方法,带着老师一同踏上夏的列车。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1、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着读书方法,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你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画:在你们的“车票“上填一填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向我们展现夏天的美。(读一读,画一画,填表格)

  2、学生小组合作,读 画 填

  3、学生汇报:

  过渡:同学们,我看你们的车票已经记满了夏天的符号,谁来把你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呢?

  1景物,

  走入夏天的小兴安岭,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树木,夏天的树木与春天的树木有什么不同?它有些哪些特点呢?(生读句子,找词语。)

  文中作者有一个字用的非常独道,这一个字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森林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出示句子)还可用什么字,为什么不用盖,遮,表现树木枝叶的茂盛。读这句

  浸:

  过渡:是呀,此时的小兴安岭,就像是绿色的海洋。来到夏天的小兴安岭,你还有哪些收获吗?

  (生读句子,出示句子,浸字加红)看,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用的也是非常的精妙,浸,你能给它组个词吗,什么是浸透,浸泡?(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说明雾很大,很浓,)

  好美的小兴安岭,就像是人间仙境。

  (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四、五段,感受小兴安岭秋冬的美。

  过渡:这一段只用了四句话就把小兴安岭夏天阳光灿烂、浓雾弥漫、树木葱茏、野花盛开的诱人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了,那么,小兴安岭的秋天、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搭上通往秋冬两季的专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我们的学习方法,去欣赏一下那两个季节的美丽风光吧

  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2、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自学。指名读读自己发表的见解。并随时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交流(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落叶飞舞,提问,为什么不用飘落;“献”“刮”“只好”(体会用法)

  四、感情朗读,感悟“美丽”

  (1、)过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洁白,构成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多美的一幅图画啊!一个个有声有色的镜头,已经在我们的头脑的“银幕”上放映出来,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四季的美呢?这样吧,我们来配乐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做一次小小配音师好吗!

  (2)配乐朗诵

  (3)感情诵读最后一段

  引: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当初春,枝新叶绿,雪融溪满,生机勃勃,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时至盛夏,阳光灿烂,枝繁叶茂,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装扮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深秋来临,果实累累,落叶在林间飞舞,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秋去冬来,雪压枝头,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随风而舞,整个小兴安岭变成了童话般的境界。此时,你想说什么?引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过渡:是呀,四季的小兴安岭,不但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还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呀!

  五、环保教育,课外阅读,拓展“美丽”

  引:这美丽的风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铭刻,那么要使小兴安岭美丽的风景永远存在,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

  总结:走进小兴安岭,就好像走进了我们生命的绿色,我们在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有对自然界现状的深深地思索。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小兴安岭,你可以上网搜索关于小兴岭的一些资料,如果你已经深深的喜欢上这座大花园、大宝库,你还可以(出示拓展作业)以“美丽的自然,我的家”为主题,用文章、图画、诗歌等形式,抒发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把这份珍贵的绿意永远在我们心中铭刻。

  六、配乐齐读全文结束

  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符,再次走进小兴安岭,感受他的美丽与富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