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谁鼓掌?给谁?为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
2、同桌合作读:
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
评: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3、齐读字卡:
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4、词语中复现生字:
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全班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调、落,)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
5、句子中复现生字:
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
6、认读要写的字:
哇,你们太棒了。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课件)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
7、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1)画字: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课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
(2)观察:
找得真全面!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课件)仔细观察,这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指名回答)
(3)练写:
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3个字。
(强调势的笔画。)
(4)展评:
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是否美观?
(5)练写共它字: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3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我们的生字学的这样好,肯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疑问?(指名读课文)
2、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掌声写了一件什么事?
评:你真是细心读书的好孩子/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好孩子。
三年级下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事情的前因后果。
4.初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2.弄懂“我”和克莱谛之间争吵事情的经过。
3.认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包容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正确流利。
2.不理解的字、词和有关知识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
3.生字、新词卡片。或者问题小条幅。(有条件的可屏幕出示课件:句段、
问题或者字词等,详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
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时是欢乐的歌,有时却是一丝丝
烦恼。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们,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那么,
你与同学有过争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争吵》。谁来读一读课题?
──《争吵》(板书课题或屏幕出示)。(生读,再教大家一起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和想法?(生可能: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
样争吵,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到
难读的字、句子多读几遍,别忘记了给自然段标序号。
2.感知了课文,读通了字句,接下来,我们把要认的生字放进这些词语里
来认读。请你和同桌互相来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请你给他纠错。然后抽生读:
(板书或屏幕出示词)
嫉妒 服侍 承认 缘故 原谅 防御
戒尺 高尚 胳膊肘 瞟 骂 哼
3、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然后你读读,再大家读。
4、哪些词语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生说要提醒注意的字音。)
5、大家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吧。
三、再读课文,学习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如果按照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顺序,那么写上学部分应该是哪几个自然段呢?(抽生答:第1——8自然段。)那么放学后又是哪几个自然段呢?(抽生答:第9——13自然段。)那最后一段呢?(抽生答:第14自然段,写家里发生的事。)
2、我们分三部分来读课文。第一部分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谁和谁争吵?他俩为什么吵架?(抽生读第1——8自然段。)
A、随机指导读句。(例: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B、课文在写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知道吗?(抽生答)
C、把两个问题答案连起来说。(可用关联词连起来说)(答案可能:因为克莱谛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所以,我和克莱谛发生了争吵。)相机板书或屏幕出示:
弄脏
克莱谛—— “我”的本子
报复、弄脏}争吵
“我”————克莱谛的本子
3、后来这两人又是怎么和好了呢?(抽生继续读第9——13自然段。)然后让生说出答案。(可能说课文原句也好:克莱谛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他的好朋友,我答应了。)相机板书或屏幕出示:
弄脏
克莱谛—— “我”的本子 克莱谛原谅了我
报复、弄脏}争吵——————和好
“我”————克莱谛的本子
过渡:是的,好朋友握手言和,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那回到了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4、谁来说说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抽生说)(可能答案:爸爸批评了我。)相机板书或屏幕出示:
弄脏
克莱谛—— “我”的本子 克莱谛原谅了我 爸爸
报复、弄脏}争吵——————和好————教育我 “我”————克莱谛的本子
5、那谁能把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争吵,是怎么和好的,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在一块儿完整地来说一说呢?
A、自己先准备一下,可参考板书或者屏幕上的事件过程,然后想好了来说。(抽生可能答案:克莱谛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和克莱谛发生了争吵。后来,克莱谛原谅了我,我们又和好了。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B、说得怎么样?评一评。(抽生评)
四、学习生字词
过渡:了解了课文事情的经过,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3页,看看田子格上的生字,再到文中去找一找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把它们用横线画一画,再来读一读。(生文中找字画词。)
1、找到了吗?看看是不是这些词:(板书或屏幕出示:)
石匠 抄写 墨水 肩上 毕竟 既然 戒尺承认 缘故 愤怒 缩回 骂 替 扛
2、齐读词语。
3、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缘”的右上两笔是撇折、横撇。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既”的右边第二笔是竖折。
“戒”,里面是横、撇、竖。
4、把生字词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五、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争吵》一文的前因后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同学之间不应该为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而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爱,相互宽容,做文明有礼的好学生、好朋友。
三年级下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学习提出问题。
3、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和了解,便于他们快速走进文本。
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异地互动形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具有边读边思,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 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世界第一高峰(抽读)
2、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正音)
3、出示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 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抽生填) 年 ,中国登山队决定由 、 、 和 从北路的8500米处营地突击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 成功登上了峰顶。
2、交流完成填空,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验 学习课文的3—5节
1、抽生读3、4、5小节 思考:登山运动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反馈,并板书
3、理解句子: 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 出示第二台阶图片及补充材料:理解:不可逾越 师:面对这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
4、从3---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用“ ”划出。
5、抽生交流
6、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1)他们双手扣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 (出示:攀爬的影像资料; 板书:抠 蹬 ) 抓住动词指导朗读句子;
师:面队此情此景,刘连满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
(2)“快,踩到我的双肩上!” 齐读(板书:蹲) (理解“斩钉截铁”;指导朗读) 说话训练:队员们犹豫了,心想: 。 如果当时你在场,除了这种办法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异地互动讨论)
(3)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接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
板书:踩 攀
(4)此时的刘连满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资料,师朗读)
师:面对这肆虐的寒风、无边的黑暗、极度的疲劳,他们又将如何克服呢?
(5)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顽强地向上爬(板书)
(媒体播放当时的情景) 指导朗读
7、出示最后两句话(齐读) 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8、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他们的登顶靠得是什么?板书:(勇敢、顽强、合作)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总结
2、布置作业 把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