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 篇1
一、 周教学内容: 学习第十二单元过年,共有课文三篇,《元日》、《老北京的春节》、《冰灯》,《语文天地》一个,本周学习《冰灯》和语文天地。 二、 周教学重难点: 1. 生字:一类字9个,二类字8个。 2. 积累:▲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篇文章,继续练习划分意义段并概括段意。 ▲背诵并默写古诗《元日》。 ▲句型:一边____,一边____。 3. 作文:一件高兴的事 三、 周学科融合: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反映了我国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 教学时可在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冰灯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课文记述了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文风朴实,整篇文章没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之间的申请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点: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2.细读感悟: ⑴、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 (3)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3.能力训练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拓展延伸: ⑴、说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间的感人事例。 ⑵、查找有关冰灯的资料。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教案 篇2
一、 周教学内容: 学习第十二单元过年,共有课文三篇,《元日》、《老北京的春节》、《冰灯》,《语文天地》一个,本周学习两篇课文。 二、 周教学重难点: 1. 生字:一类字21个,二类字14个,多音字1个:假。 2. 积累:▲有感情地朗读每一篇文章,继续练习划分意义段并概括段意。 ▲背诵并默写古诗《元日》。 ▲句型:一边____,一边____。 3. 作文:一件高兴的事 三、 周学科融合: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反映了我国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 教学时可在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元日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整首诗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学习时除了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时局诗句的内容展开想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初读感知点: 1、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2、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二.细读感悟点: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3、集体反馈。 三.能力训练点: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练习写字。 四.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 课后反思
老北京的春节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篇课文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老北京过年 的每一个习俗都有来历,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会写本课9个生字。
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找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活动,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初读感知点: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读课文。
(1)找出课文的生字词语。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自由读,完成练习:找出描写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段落。
3、交流每个部分的大概意思。
二.细读感悟点:
(一)体会开始时的忙碌、快乐。
1、指导反馈:北京人开始过春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们都干什么呢?
2、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整理。)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又都干什么呢?
(二)体会春节高潮时的热闹。
1、高潮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读,讨论、交流:感受高潮时的热闹
3、说说元宵一到,让老北京热闹起来的主要是什么节目?(灯展)
(三)体会结束后的忙碌。
1、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想像春节过后,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三.能力训练点:学习生字并给多音字组词 。
四.拓展延伸:
1、 说说老北京春节还有哪些特点的活动?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家乡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