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2023-09-08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讲的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诚实守信。

  二、说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根据教材安排和我班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聪、活”等17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思想渗透:

  懂得不能失信的做人道理。

  4、重点:知识目标

  5、难点:能力目标

  6、关键:思想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 :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愉快式教学法,首先我精心制作了14张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我授课的语言尽量向儿童靠拢。语言儿童化是我在低、中年级教学中的一个奋斗目标,我大胆去尝试。再次故事表演化。我让自己进入到表演这个角色,用自己的言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我的言行中感知、理解。

  除了愉快式教学法之外我还应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即在讲授课文时所有的问题设计都具有启发性。比如:庆龄为什么要等小珍等,本节课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朗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

  四、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扩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篇2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让学生感受宋庆龄的诚实守信”作为情感目标;把“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作为知识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把“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确定为教学策略。

  在读的方式上采取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层层递近的方式读。如同烧砖,多读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温,温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变成了砖头,砖和土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书读到一定程度,课文语言和精神营养就会转化为学生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成为学生语感结构和精神系统中有活力的细胞了。

  具体做法是: 一读,统揽全篇,弄清课文写的人物是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二读,抓词理句,找出能说明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三读,进入情境,突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四读,划分角色,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总之,略读课文一定要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篇3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本组共有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赞颂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简介宋庆龄生平

  (1)你们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简介宋庆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宋庆龄的生平,然后揭示课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二)初读感知

  1、你们知道这篇是什么课文吗?(略读课文)

  2、学生自渎“阅读提示”,找出“阅读提示”里所提的问题。

  3、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并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问大家或有那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4、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

  5、朗读课文(齐读、小组分自然段读)。

  6、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三)感悟课文内容

  1、精读品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说明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词、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讨论怎样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组指名汇报: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宋庆龄诚实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扩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读了本文有什么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