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

2023-09-07

《小稻秧脱险记》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险,后来又如何脱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乡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大家“稻秧”是什么意思?“脱险”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读准字音,会读生字表中的字。

  (2)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争吵       杂草        搬到       拼命       除草剂

  喷雾器    欺负       倒霉       喘气       纷纷  激烈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用“纷纷”“激烈”造句

  (4)出示词语,理解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倒霉    喘气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点评。

  5齐读课文,说说小稻秧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又是如何脱险的?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吵 杂 拥  拼  欺  负  喘  纷

  2、指导

  注意字的结构,以及部件之间的比例。

  3、学生练习,教师适当指导。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么,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喷雾器又是如何救小稻秧的?这堂课,我们就来细细读这个故事,看看你又明白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理

  (一)“遇险”部分

  1、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默读1-2自然段,在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杂草形象。

  a、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到:“快把营养交出来!”

  b、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抓住“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品味朗读,感受杂草凶恶、蛮横的特点。

  3、描述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脸色蜡黄  病倒)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脱险"部分

  1、杂草看到这些毛毛雨,他有什么反映啊?找一找句子,读一读。

  抓住"警觉"指导朗读,读出奇怪语气。

  2、这是雨吗?他是哪来的呀?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喷雾器大夫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看看你又明白了什么。

  3、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喷雾器形象。

  a、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抓住“洪亮”、“收拾”指导朗读。

  b、“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该轮到你们倒霉了。”

  指导朗读,感受喷雾器的正义形象。

  4、分角色朗读。

  5、除草剂还在不停地喷,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现在怎样了呢?

  抓住“有气无力”、“纷纷”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并相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6、请大家说一说,现在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

  7、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再次感受小稻秧的快乐。

  三、总结课文。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用“纷纷”“激烈”造句

  板书

  救     喷雾器     洒

  小稻秧         抢          杂草

《小稻秧脱险记》 篇2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险,后来又如何脱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乡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大家“稻秧”是什么意思?“脱险”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学生自读要求

  先读生字,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检查效果

  (1)出示词语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2)自己读,找找这几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规律

  (3)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学生自读

  3、出示难读的句子

  (1)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2)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4、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

  5、分自然段朗读

  6、点评

  7、出示词语

  蛮不讲理 气势汹汹 倒霉 不由分说 喘气

  8、相机点拨:

  蛮不讲理:粗野,凶恶,不讲道理。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气:呼吸急促。

  9、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这课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结构的字?(吵、拥、拼、喘、纷)

  你们觉得在写时应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小稻秧脱险记》 篇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遇险 脱险)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 嚷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 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黄的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 ,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 洒 →)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30

  遇险 → 脱险

  抢 洒 

《小稻秧脱险记》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把课文读通顺。

  2、精读课文第1、2两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小稻秧遇险过程。

  教学步骤:

  一、解题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指导“稻”的书写。

  2、知道“小稻秧”是什么?(生:……师:我们这里种植水稻一般都是这样的:先将水稻种子在水里浸泡,然后将发芽的稻种子撒到秧田里,经过一段时间发芽的稻种子就变成了小秧苗、小稻秧,最后农民伯伯将小稻秧通过手工或插秧机种到大块的水稻田里。)

  “脱险”是什么意思?(生:……师:对,就是脱离危险。)“记”是什么意思啊?(生:……师:……)

  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生……师:……)

  告诉大家,这篇课文和《三袋麦子》一样,是一个童话故事,是一个科普性的童话故事。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

  3、质疑:当你读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的头脑中冒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么脱险的?……)

  教师板书:遇到什么危险怎样脱险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来得更为重要。

  二、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黑板上和自己头脑中的问题来听老师读这篇课文,注意边听边思考。

  2、教师范读课文。(清点找到答案的人数)师:看来课前预习很充分,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还没有发现答案的同学也别急,下面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再边读边思考。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好生字新词,读通顺课文;

  ⑵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么脱险的?

  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交流。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

  杂草激烈争吵拼命需要纷纷(拼、份均是前鼻音)

  欺负警觉收拾除草剂喷雾器微风(欺负:负念轻声)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有气无力

  ⑵出示一类生字,指导书写。

  这是这篇课文需要我们会书写的生字,有的生字很好记,有的生字容易写错。你能来提醒一下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某个字的?

  (险:检、剑、俭、脸吵:炒、抄、沙、纱杂:注意下面的“木”

  拥和拼都是手部谁的单人旁中的竖要下点欺:期)

  学生描红。

  ⑶交流问题: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生:一群杂草来抢小稻秧的营养。师:小稻秧没有了营养,轻则会生病,重则会死。)请问课文哪两个自然段写到小稻秧遇到危险?(生:第1、2自然段。)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小稻秧遇到了危险。谁能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件事?(遇险)

  小稻秧又是如何脱险的呢?(生:小稻秧是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脱离危险的。)课文第3、4自然段就写小稻秧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脱离危险一事,我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件事:脱险。

  ⑷说说内容:这篇童话故事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讲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再写小稻秧脱离了危险。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师:……)

  四、再读课文

  1、这篇童话故事写了三个人物?(生: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主要是抓住三个人物的什么来写的?(生:人物的语言)下面就请你把人物所说的话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2、交流朗读。下面谁来选择一句人物所说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师评价。

  五、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指名读句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水稻田里发生了一件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件事读出来。(指名读)谁和谁在争吵?(生:一群杂草和小稻秧)

  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这件事的事态,或者说是争吵的程度,谁能在朗读中把它读出来。(指名读)你理解这边的激烈是什么意思了吗?(争吵时声音很大,争吵到快要打架了。)

  “激烈”除了和争吵联系在一起,有时它还会和“战斗”相结合。瞧,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出示:经过一场的战斗,我军终于。)谁还能用“激烈”一词来说一句话。

  2、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不久,动口就变成动手了。请你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小稻秧遇险这件事中,你觉得这群杂草怎么样?小稻秧又怎么样?(学生自读)

  3、交流汇报。

  你觉得这群杂草怎么样?(生:蛮不讲理、气势汹汹)

  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指名读句子)通过“一群”、“团团围住”体会杂草很多,长势很旺;通过“气势汹汹”、“嚷”、“快把营养交出来、“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来体会杂草的蛮不讲理。

  面对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先是做的?(生:小稻秧望着……交给你们呢?)师:你们把小稻秧说的这句话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吗?(生: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不可以交给你们。)原来小稻秧在跟杂草说道理:因为小稻秧移栽到大田之后,有一个复苏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正需要大量营养,交出了营养自己就要饿死了。

  可是面对这么多蛮不讲理的杂草来抢营养,小稻秧却无能为力。结果是(引读:小稻秧气得……病倒了。)小稻秧真是可怜啊。

  4、角色朗读。下面让们有感情地来读好这两个自然段。男同学读杂草说的话,女同学读小稻秧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六、小结:一幕精彩的小稻秧脱险记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如果把小稻秧遇险的事搬上舞台,想想:怎么来进行表扬呢?下节语文课开始,我们来请同学们表扬,大家做好准备啊

  七、作业:

  1、比较组词。

  险吵欺纷

  俭抄期份

  2、照样子写词。

  气势汹汹(abcc)

  3、造句。

  激烈……

  附板书

  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脱险

《小稻秧脱险记》 篇5

  一、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三、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四、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明友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注意起笔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一课的一、二类生字加起来一共有18个。

  出示小黑板:

  险  吵  杂  拥  拼  跟  谁  欺  负  纷

  汹  蛮  需  抢  警  剂  雾  微

  2、小朋友注意看,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生字?

  3、学生交流认识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的?

  4、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5、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6、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7、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好,同学们可真棒!那咱们一起读读这些生字吧!

  三、学习词语

  过渡:同学们不仅会读生字,而且课文读得也很好,那文中的词语我相信同学们也能读好,请看小黑板。

  1、出示小黑板

  杂草  一拥而上  拼命  一棵

  化学除草剂  喷雾器  欺负

  喘气  纷纷  争吵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搬到  倒霉

  2、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还有问题吗?

  3、齐读词语。

  四、细读课文

  1、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2、指名学生板演。

  如: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  警觉  收拾   有气无力  纷纷

  3、自由读词语。

  4、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5、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五、再读课文

  1、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好,请你站起来,闵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请你试着读一读。

  2、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有的同学就能读好,真不简单。

  六、练习写生字

  七、布置作业

  1、练习用“警觉”造句。

  2、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

  3、想一想:小稻秧、喷雾器大夫分别会对杂草说什么?文中的作者想对小稻秧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文中的生字和词语,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有不懂的,请听闵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有感情地朗读: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有气无力、纷纷、收拾)

  2、怎么样?

  3、请像老师一样读,读出词语的感情。

  二、感悟“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1、读到这里“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2、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指导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

  3、你们要干什么?(快把营养交出来)

  4、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5、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能交给你们呢?

  6、他们应干什么?(应上前抢营养)

  7、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学生做动作)

  8、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野蛮)讲理不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9、齐读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三、感悟“警觉”

  1、看来“警觉”这个词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2、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3、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名学生读书,一名学生扮演喷雾器大夫,老师扮演杂草。

  4、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5、师问:“你是谁?”(“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6、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

  7、小结:懂了吗?“警觉”就是警惕觉悟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

  请大家读——警觉

  8、谁能用“警觉”一词造句?

  四、感悟“收拾”、“有气无力”

  1、“收拾”这个词读懂了吗?同学们,我们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妈妈说:“把房间收拾一下。”和“一家人吃完饭后,我收拾了一下碗筷。”中的“收拾”是什么意思?(整理)而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整治、消灭)

  2、读书上的最后两小节。

  3、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4、指导学生朗读“有气无力”一词。(声音轻一点)

  五、感悟“纷纷”

  1、“纷纷”读懂了吗?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2、师读:“杂草有气无力说:‘完了,我们都喘不气来了。’”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

  3、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

  (一个接一个)

  4、小结: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六、感悟小稻秧的“遇险”和“脱险”

  1、通过刚才的表演,这些词语都懂了。现在再读,就会读得更好,再找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2、质疑: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杂草和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后来是怎样脱险的?(喷雾器大夫喷洒除草剂,把杂草消灭了,小稻秧这才脱险)

  3、说得好,一个比一个好。书读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4、齐读3-5小节。

  七、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文中主要有几种角色?(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那请大家想一想:小稻秧、喷雾器大夫分别会对杂草说什么?文中的作者想对小稻秧说什么?

  2、完成小练笔:根据上面的三种情形选择一种写下来。

  3、写后交流(如果时间不够,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1、摘抄小稻秧“遇险”和“脱险”的句子。

  2、分角色读课文,再演一演。

  3、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爷爷奶奶听。

  附:板书设计

  18  小稻秧脱险记

  杂草   喷雾器大夫   小稻秧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遇险

  不由分说     收拾 

  警觉              脱险

  有气无力

  纷纷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集体板书   解题透彻

  首先,我让全体同学和我一起板书,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稻”和“秧”这两个比较难写的字。在解题时,我抓住一个“险”字提出了四个小问题

  1谁知道“险”是什么意思?(危险)

  2那“脱险”又是什么意思呢?(脱离危险)

  3是说“谁”脱离危险呀?(小稻秧脱离危险的)

  4那这个“记”又是什么意思(把小稻秧脱离危险的故事记载下来)

  二、设置悬念   自读课文

  接着我让同学看着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非常爱思考,积极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它又是怎么脱险的?”“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这些悬念进入课文的,学生基本可以达完成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

  三、读演结合  自我感悟

  朗读应是体验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读有助于学生用整个心灵去理解和体会。在本文中朗读的语气是不同的,如野蛮的杂草气势汹汹的话、喷雾器大夫洪亮的声音、有气无力的杂草的话语。让同学们边开展指名读、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同学们融入课文境界中。

  教学完本课,我觉得三年级的同学一边需要老师的指引,一边要放手让同学自己感悟。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指导朗读时,作为老师应该作相当的指导,先领读,再让学生读。

《小稻秧脱险记》 篇6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

  看老师写它的名字(板书:小稻秧)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吗?怎么读?你们了解它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板书简笔画,简介小稻秧的生长过程)

  开始,它只是一粒小种子,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它种下地,通过细心的照顾,它脱掉保护壳,发芽了,(就是我们课文中说的小稻秧)这个时候,它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

  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农民伯伯把收割下的稻穗放入打谷机中,于是无数颗小谷子就脱颖而出了。再把这些小谷子放入碾米机里,去了壳,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大米了。

  2、板书课题,什么叫“脱险”?(脱离危险)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遇到了什么危险?最后脱险了吗?怎么脱险的?……)

  二、初读课文

  1、认真听课文录音,仔细看书。

  2、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问尝试解决。实在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三、检查情况

  1、逐段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如“吵、喘”的翘舌音;“拼、纷、蛮”的前鼻音;“警、拥”是后鼻音。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并书写在黑板上

  3、尝试简单地回答提出的疑问,将“遇到什么危险?”和“怎样脱险?”放到下一课解决。

  四、指导书写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剂”为左宽右窄,“欺”为左右等宽外,其余均为“左窄右宽”

  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负”的底部写得稳,“杂”上下不写得扁。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教学反思

  18、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通过找词语、画词语、读词语、演词语、讲词语理解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生长过程,春天的时候小稻秧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

  2、大家看,这是谁(画:一群杂草)这个呢?(喷雾器大夫)

  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简单的说说?

  二、精读课文,理解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你们的记性真好,打开书,齐读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1、 用~~~~线画出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1)谁来说说(师板书: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2)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你能通过朗读让我感觉到你读懂了吗?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境里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一块来读读。

  (5)还有那些词不理解。不理解的看我们的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师:“你们要干什么?”

  “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这就叫“不由分说”。

  (6)结合学生的表演适时点出“激烈”

  (5)天哪,你们简直就是表演天才。我相信表演后再读,一定会更投入。(指导朗读)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过渡:就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小稻居然脱险了!由朗读3、4自然段,看看是谁救了它们!

  (1)谁来说?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

  (2)分角色朗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3)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 “有气无力”、“纷纷倒下”)

  (4)什么叫“有气无力”?谁愿意为我们读杂草说的话?

  (5)杂草此刻是怎样想的呢?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的场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6)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 小稻秧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联系上文,想想小稻秧此刻有怎样的想法?

  2、 我们模仿小稻秧快乐的样子读读第五自然段。

  五、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根据板书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六、表演实践,深入体会

  1、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接下来请同学们组成六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习。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喷雾器大夫,其他的人做杂草,要注意,旁白尽量少一点。

  3、  指名小组表演。

  七、布置作业

  1、  用“纷纷”、“激烈”两个词语造句。

  2、  小组成员合作表演课本剧。

  八、板书: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喷洒除草剂    脱险

  (杂草抢营养)       (杂草纷纷倒下) 

  教学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学生自读要求

  先读生字,再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检查效果

  (1)出示词语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2)自己读,    

  (3)指名读,齐读

  4)、相机点拨:

  蛮不讲理:粗野,凶恶,不讲道理。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气:呼吸急促。

  3、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学生自读

  4、分自然段朗读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

  3大家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4重点要写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3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一、复习。

  二、精读课文

  (一)、细读遇险部分

  1、  指名读一、二段,引导说说杂草怎样欺负小稻秧?感觉杂草怎样?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指导分角色读这一段。

  过渡:正当万分紧急的时刻,小稻秧的救星,(谁?)来了,他是如何解救小稻秧的呢?

  (二)、细读脱险部分

  1、  指名读第二部分,说说怎样脱险的。

  2、  读、说、演中真切感悟文本内涵

  (1)       课文怎样写喷雾器大夫出现的?

  通过表演理解“警觉”

  (2)       指导读好喷雾器和杂草的对话。相机理解“收拾”

  (3)       引读: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

  生全部练习演杂草,让一组表演,评议中理解“有气无力、纷纷”

  集体演

  齐读这一段。

  这喷雾器大夫怎样?

  3、  连读脱险部分

  真是大快人心呀,这叫做恶有?——恶报,我们一齐来读这一部分,再来感受感受喷雾器大夫的厉害。

  (三)、细读最后一段

  引读后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稻秧会对喷雾器大夫说什么?

  齐读这段。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3、你能说出哪些表示高兴的词。

  三、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里有几个角色。

  2画出描写这三个角色说话时的提示语。

  3学生读一读提示语,体会不同角色说话时的语气。

  4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练习分角色表演全文。

  7指名表演全文。

  四、指导造句

  1、  文中那些蛮不讲理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喷洒了除草剂以后,怎样了?这“纷纷”是用在什么情况下的?我们也来用“纷纷”来说一句话。

  下课了,同学们(                                               )。

  电影快开场了,人们(                                           )。

  指名填空,再任意造句。

  2、  故事的开头农田里发生了一场激怎样的争吵?还有什么事也可以说是激烈?

  相机板书:战争  比赛  辩论  竞争  争吵

  填空:前不久,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和别的学校的篮球队举行了(                  )。

  在那场(                    )中,(          ) 获得了冠军。

  先指名填空,再指名任意造句。

  五、总结课文、朗读全文

  通过细读课文,我们经历了小稻秧遇险到脱险的全过程,深深地被精彩的情节吸引住了。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科学知识?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从小认真学习,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吧!引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除      小稻秧

  蛮不讲理      草      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      剂      跳起舞来

《小稻秧脱险记》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我抓住两个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读中感悟,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两次表演中完成教学,学生学习应该说轻松、愉悦,学得也较为扎实,能达到教学要求。

《小稻秧脱险记》 篇9

  课前交流

  师:听说咱班的同学都很聪明,(略停)自认为聪明的同学请举手。那我出个谜语要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猜谜语

  远看一朵花,近瞧满脸麻。围着太阳转,整天笑哈哈。

  ——(打一植物)

  揭示谜底——向日葵(出示图片)

  婴儿睡水床,长大靠水养。告别出生地,还要洗脚掌。

  ——(打一植物)

  揭示谜底——水稻

  师:其实有同学说是稻秧,也不能算错,因为稻秧是水稻的幼苗。

  师:见过水稻吗?在我们这儿很少也很难见到,因为水稻生长在南方。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想不想看看。 (出示课件水稻图片。)这是稻秧,是农民在秧田里培育出来的,当稻秧苗长到约八厘米时拔出来,洗干净,插在水田里,让它重新生长。在农民的辛勤耕耘下,逐渐由绿变黄,成熟的水稻沉甸甸、黄灿灿的。稻子成熟了经过加工去皮后就是我们吃的大米啦。

  可是,听说这水稻田里可不太平,还有人在争吵,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那里发生的故事呢?好,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稻秧脱险记》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稻”和“秧”都是“禾木旁”,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顺。“险”字是本课的生字,它是左右结构,(板书完,指“险”)大家看,书写时要注意耷耳旁不要拉太长,让着右边点,这一“撇”才能舒展。

  3.齐读课题。

  4.解释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吗?课题中“记”是什么意思?把“记”放到最前面,题目改成“记小稻秧脱险”,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生:记录

  师:是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就可以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课题。

  二、检查预习、培养习惯。

  (一)检查预习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老师发给你的预习单完成了吗?拿出来,一起看一看。

  1、第一部分“我会写。”

  a.师:大家来看第一部分“我会写”。请同位之间交换过来,由你作“小老师”,看你同位的字是否做到了写正确这一要求。如果有错误,提醒同位在纠正写错字的订正栏里改过来。

  b.巡视。

  c.展示。

  d.师:你的字能否写规范呢?(展示一学生作业)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写得。重点指导“欺”。(师范写:它是左右结构,两边差不多大,书写时,注意右面撇画的位置,字要写紧凑,这样才好看)

  e.师:看看你自己写的,有不理想的,再写一个。

  f.师:现在,我们能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了,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指名一学生读,纠正错误,然后齐读。

  2.第二部分“我会读”。

  a师: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认为自己能读正确,读流利的同学请举手。

  b检查词语。

  师:那么,我想文中的词语也不会难倒你们的,那我抽取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脱险   争吵    激烈   气势汹汹     不由分说

  拼命   欺负    杂草   蛮不讲理     一拥而上

  指生读,评价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正确。

  指导“欺负”,齐读。齐读这些词语。

  c预习课文时,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生:我理解了“警觉”的意思,是查字典理解的。

  师:是的,查工具书这些“有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的确是个好方法。其实我们可以用身边的“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比方说,当你看到有人在吵架时,双手叉着腰,很凶的样子,你会想起文中的哪个词语?(气势汹汹)

  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像查阅工具书,上网都可以,当然,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是联系生活实际查无字词典的方法来解决。

  3.第三部分“我会思考”。

  师: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随机板书:小稻秧 杂草 喷雾器)

  这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说)

  师:只要同学们再读课文,你对这些角色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的。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弄清在主要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情节。

  师:(指板书)你们预习课文后,知道了课文主要出现了这三个主要的人物角色,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情节呢?比如小稻秧和杂草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

  生:杂草抢小稻秧的营养。

  生:杂草欺负小稻秧。

  随机板书:杂草 欺负 小稻秧

  师:老师用图示的方法把他们之间的情节表示了出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杂草抢小稻秧的营养,欺负小稻秧。

  4.师:小稻秧被杂草欺负,气得脸色腊黄,当场就病倒了,这可怎么是好呀?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谁出场了?(喷雾器大夫)那么之后,喷雾器和小稻秧,喷雾器和杂草之间有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把能说明故事情节的词画出来。看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用图示的方法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表示出来?

  5.继续读3-5自然段。

  6.交流:

  生:喷雾器灭到了杂草,救了小稻秧。

  随机板书 喷雾器 救了  小稻秧; 喷雾器 灭掉 杂草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杂草欺负小稻秧,喷雾器大夫帮助小稻秧,收拾了杂草。

  7师:(指板书)哪儿是故事的起因,哪儿是经过和结果呢?

  师:看着老师的图示,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杂草欺负小稻秧是故事的起因,喷雾器大夫帮助小稻秧收拾了杂草是故事的经过,结果是小稻秧脱险了。

  让学生互评是否讲完整了,并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补充。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感知角色形象。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这么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吧。课文中除了这三个人物角色的话之外,还有一些语言,那就是旁白。看来,要分角色朗读需要四个人合作完成,就请同学们在四人一小组里,听从小组长的分工,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2学生分组练读。

  3展示。

  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到前面来,读给大家听。

  a. 介绍角色分工。

  b.学生读,其他同学端起课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流利了呢。(及时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

  c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感知文中角色形象

  1.师:又读了这个故事,文中的哪个角色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交流。

  生:喷雾器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帮助了小稻秧.

  生:杂草气势汹汹,很霸气,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结束语: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分角色练读课文,如果能读出感情来,你就会像孙悟空那样“七十二变”,真的变成了课文中的角色啦。

《小稻秧脱险记》 篇10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感知,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 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 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 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 )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 有点害怕/ 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 故作镇定/ 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 )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时,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教师巡视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 教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18 (图) 脱险记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小稻秧脱险记》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演中理解重点词句,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只识不写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和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侵害,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读课文、演故事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喷雾器、除草剂。

  2、准备杂草和喷雾器的头饰。

  3、制作cai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3、4、5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语言描绘,激趣导入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小朋友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听说,植物指挥中心也派来了两名队员来救援,会是谁呢?小稻秧最后怎样了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啊?(想)现在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待会儿看谁表现得最出色。(师放朗读录音,生听、思考)

  学生读后:

  师:植物指挥中心;派来的两名队员是谁呀?(指名回答)(喷雾器和除草剂)你们有见过喷雾器和除草剂吗?(示图片:让学生自己讲解喷雾器和除草剂的作用)

  师:哦,看来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多呢?喷雾器大夫可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啊!(师竖起大拇指)

  师:小稻秧最后怎样了呢?(指名回答)(小稻秧最后脱险了)

  师:你们说说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生自由说)

  2、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3、这是么回事呢?(喷雾器大夫在喷洒除草剂呢)请小朋友们在第3、4自然段中找出喷雾器和杂草说的话,把它画下来多读几次。

  (指导朗读喷雾器说的话)

  师:小朋友们读书读得很认真,喷雾器大夫对杂草说了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一)、cai课件出示句子: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2).一生读后,其他的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你能读一读吗?)

  (引导学生找出“洪亮”一词,用洪亮的声音来读)

  (3).从喷雾器大夫洪亮的声音里,我们还听出喷雾器大夫很讨厌杂草,这句话除了要读出洪亮还要读出什么样语气?你们自己练一练。(学生自己说自己读)

  (4)在这里“收拾”是什么意思?(把杂草消灭或毒死)

  课件出示句子:“妈妈在收拾房间”中的“收拾”意思一样吗?这里的“收拾”什么意思?(整理)

  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词语一定要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去理解。

  (二)、cai课件出示句子:喷雾器大夫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1)这句话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

  (2)应该怎样读?(指名说、读)

  (3)还可以加上什么动作?(学生做)

  (4)全班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指导朗读杂草说的话)

  喷雾器大夫赶来解救小稻秧啦,田里的杂草有什么反映呢?一切来看看。

  (一)、cai课件出示句子: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1)这句话怎样读呢?(指名)

  (2)评议:读得怎样?为什么?你能读一次吗?

  (抓住重点词“警觉”,并加上动作来读)

  (3)师范读。

  (5)齐读

  (二)、示句子: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

  (指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理解“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

  最后杂草怎样了?(不一会儿,杂草就纷纷倒了下去)

  板书:杂草----纷纷倒下

  (1)“纷纷”是什么意思?(一个接着一个)想象以下画面。

  (2)做“纷纷倒下”的动作。

  师:现在逆境就是杂草,能演一演这个动做吗?(让学生站起来后倒下)

  (3)用“纷纷“说一句话。

  4、演一演

  (1)、同桌之间加上动作练一练。

  (2)、指名演、指名评。

  (3)、分角色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

  3、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4、请你结合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指名说)

  三、合作探究,渗透教育

  1、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2、如果你在旁边你愿意帮助小稻秧吗?(愿意)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谁想出的办法多。

  3、指名说。

  4、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能想出那么多的科学方法来。你们再想一想:杂草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就没地方需要它的吗?(学生畅说)

  四、课堂总结

  1、读到这里,你学到了什么?能和大家说说吗?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拓展延伸

  课后仿照课文写法,练习写一篇童话故事。

  (以上是我的一个初步的草案,教案写得没有什么新意,我想制作课件,可现在我还想不出怎样制作,希望大家多提出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辛苦大家了。我这次比赛的要求是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新理念的教学。)

  课文内容:小稻秧脱险记

  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

  你们呢?”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杂草问:“你是谁?”“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说:“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杂草有起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了舞蹈。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小稻秧脱险记》 篇12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一、扣题导人

  1.板书课题、解题:小稻秧脱险记。领读,教“险”。

  请小朋友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危险)

  “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

  2.看到这一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文章会写什么内容?

  (文章是写小稻秧怎么脱离危险的)

  3.再往下想,从“脱险”我们又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

  (它遇到什么危险,是自己想办法脱险的,还是别人帮忙的)

  4.大家可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小稻秧会碰到什么危险呢?(杂草、病虫害)

  过渡: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碰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二、初读指导

  1.请你们把课文速读一遍回答刚才的问题。

  (小稻秧遇到的危险是杂草抢营养。后来,喷洒了除草剂,消灭了杂草,小稻秧脱险了)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小稻秧遇险——脱险——脱险以后(板书)。大家把课文默读一下,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第一段是第一、二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第二段是第三、四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三段,写小稻秧脱险后)

  3.重点要写什么?重中之重是什么?

  (重点要写遇险和脱险。重中之重是脱险)(板书:遇险脱险)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请大家反复读课文,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以小小组为单位,讨论怎么来演“遇险”。

  (2)指定一个小小组演示。

  (3)结合表演,请学生说说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引导理解:“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①小稻秧刚刚移栽下之后,有一个复苏阶段。这时,需要的养料较多。

  ②“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可以把营养交给杂草,也就是说不能让杂草争夺养分。

  2.学习第二段。‘

  (”轻声地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警觉、洪亮、大声、有气无力)

  (2)自由练习读,同座互听。指名读。

  (3)说说各人读懂了什么。

  (大致有:①“毛毛雨”不是雨,是喷雾器喷洒的除草剂。②提示语可以放在人物说的话的前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在说的话的中间。③“杂草纷纷倒了下去”,说的是喷洒除草剂已经产生效果,杂草被除掉了)

  (板书:喷洒除草剂杂草纷纷倒下)

  (4)教者结合插图讲①喷雾器:一种手动药械,背于肩上,用于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②除草剂:用以消除杂草的药剂,一般在杂草萌芽时使用,适用于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间防除由种子萌发的杂草。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

  (1)朗读体会内容,换一个说法说说它的意思。

  (一阵风吹来,小稻秧自由自在地摆动。这说明,去除了杂草,保证了小稻秧的营养,有利于小稻秧的生长)

  (2)齐读。.

  四、作业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熟课文。

  一、复习

  读了《小稻秧脱险记》,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二、指名逐节朗读课文,结合揭示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除草剂喘不过气拼命纷纷欺负

  喷雾器一拥而上微风哲觉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三、自学生字词-

  1、对照拼音自由认读。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同座可以开展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

  (2)分别说出生字中前、后鼻音的字。

  (3)比较下面各组字,说说各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剂(    )  吵(    )  纷(    )  拥(    )  险(    )

  济(    )  抄(    )  份(    )  涌(    )  脸(  )

  (4)出示词语的意思,说出词语。

  形容非常生气时很凶的样子。(气势汹汹)

  非常粗野,一点不讲道理。(蛮不讲理)

  一下子都拥上来了。(一拥而上)

  (5)出示生字: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①各自想办法记忆字形。

  ②教者归纳重点。

  杂:要把“杂”字写得好,“九”字下面“一”加“小”。

  在比较中识记:

  险(    )    抄(    )    拥(    )    员(    )

  脸(    )    吵(    )    桶(    )    负(    )

  剂(    )    粉(    )    期(    )    喘(    )

  挤(    )    纷(    )    欺(    )    端(    )

  四、写字指导

  1.找出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宇。

  险吵剂喘拼纷欺拥

  (1)               仔细分析这些宇左右两部分的比例关系。左窄右宽的字有:险、喘、拼、吵、拥、纷。左宽右窄的字有:剂。两部分相等的字有:欺。

  (2)避让:写“欺”,左边的“其”字的最后一横露出右边的部分要收缩一点。写“剂”,左边“齐”的捺画要改为“点”。

  (3)写“纷”,右边部分的上面是“八”,要分开。

  2.生字中上下结构的字有:负、杂。“负”上小下大。“杂”两

  部分相等,写“杂”,记住:上面是“九”字,下面是“一”加上“小”,不

  是“木”。

  3.练习写生字。·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

  欺负纷纷喘气除草剂

  3.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语。

  险(    )    抄(    )    拥(    )    员(    )

  脸(    )    吵(    )    桶(    )    负(    )

  期(    )    喘(    )    剂(    )    纷(    )

  欺(    )    端(    )    挤(    )    粉(    )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一、复习检查

  1.比较下面各组字,分别组成词语。

  剂(  )  吵(    )  纷(    )  拥(  )  脸(  )

  济(    )  抄(    )  份(    )  涌(    )  险(    )

  2.听写词语。争吵欺负杂草拼命纷纷喘气

  一拥而上不由分说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里有几个角色。

  (三个角色: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

  2画出描写这三个角色说话时“样子”的有关词语。

  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

  杂草:气势汹汹地嚷道警觉地抬起头说有气无力地说

  喷雾器大夫: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大声地说

  3.朗读全文,体会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4.以小小组为单位,自己选定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

  5.哪些小小组愿意当众朗读的,请勇敢地读给大家听。读后评议。

  三、表演课文内容

  1.刚才我们已经分角色朗读了课文,对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的三个角色有了较多的理解,下面我们把叫、稻秧脱险记》的故事来表演一下。

  (1)第一段的内容,我们在第一堂课上表演过,现在着重表演后面两段。

  (2)这一部分有几个角色?(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3)熟记有关角色说话的内容,注意各自的语气、表情,特别要表演好“警觉、有气无力、洪亮、大声”。

  (4)试演。

  2.分角色表演全文。

  四、指导用“纷纷、激烈”造句

  1.联系分角色表演全文的场景,再次体会“纷纷、激烈”的意思。

  (1)    比如“纷纷”所表现的情况是“接二连三地”,那我们就要想一想哪些情况下会出现“接二连三”的场面。

  (上课举手要求发言、搞捐赠活动时、考试结束后,考生交卷时……)

  (2)各自思考,发言。评议。

  2.仿上面的办法,学习用“激烈”造句。

  五、作业

  1.用“纷纷、激烈”造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