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绝招》教案设计

2023-08-31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1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孙悟空他有七十二变的本领)我喜欢(葫芦娃他们有千里眼、顺风耳、喷火、喷水、力大无穷)我喜欢(阿凡提聪明、无人能比)……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绝招》。

  3、师板书课题:《绝招》,生齐读两遍。   

  4、师提问:什么叫绝招?生:(绝活、本领、别人比不上的只有自己会的一种本领……)

  师引导: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5、师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同学领读书中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

  生:(几个孩子在树下比绝招的事)(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师板书:(三胖、二福、小柱子)

  2、分小组讨论交流,结合你回家的预习情况,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通过读文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体会?找一找三人练的都是什么绝招,能练出这些绝招的原因是什么?(在书中用笔画一画)(小组派代表板书,其他同学在预习本上板书)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小组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提出自己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生: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②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师板书:绝、绝、更绝)

  师: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小柱子绝招的“绝”?

  生:(脱口而出、完全正确)

  师:不就是口算吗?你们会吗?我来考考大家2乘以3?(等于6)真厉害!难一点的吧。恩,18乘以21?算不出来了吧?99乘以76就更难了,可小柱子却能脱口而出,而且准确无误,这就是小柱子的绝招。

  ③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引导学生读出小柱子的自信性格)

  生:夜深人静,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时,小柱子(还在练乘法)。

  生:每当别的小朋友在玩耍嬉戏时,小柱子(也在练乘法)。

  生:小柱子还想起在大树下的尴尬,他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就(能练出自己的绝招)。

  生:当他练绝招,遇到困难时,小柱子(从不退缩)

  师:同学们想象的很合理,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令人羡慕的绝招,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

  生:(自尊,好强,不服输。),

  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4、师:①不懂的问题大家和老师一起解决了, 

  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5、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五、小结本课

  同学们,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一扫第一次的尴尬,练成了人人羡慕的绝招。虽然绝招有的是先天就有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坚持,相信每个人都能练成自己的绝招。

  六、比绝招

  师生共同比绝招

  七、拓展练习

  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板书:                                  16 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                    (绝)

  二福   武术      练出来的  坚持不懈      (绝)

  小柱子  乘法       勤学苦练               (更绝)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2

  一、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先来欣赏图片。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

  2、拿什么是绝招呢?

  (绝招是自己最拿手的本领,如,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

  3、在北方的山村中,有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3、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根据阅读提示,细读感悟

  1、他们都比试了哪些绝招,是怎么比试绝招的呢?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⑴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笔勾划出有关的词句。

  ⑵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⑴我读懂了三胖的绝招是憋气。出示句子:

  三胖挺着大肚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三胖表演的句子,齐读

  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因为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所以他靠的是先天的禀赋,也就是生来就俱备的能力。)

  ⑵我读懂了二福的绝招是空翻,他的绝招是怎么来的?

  (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二福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才练成的。)

  ⑶我读懂了奶奶的绝招是做饺子。

  ⑷我读懂了小柱子的绝招是做乘法口算,板书:口算,出示句子:轮到小柱子了,他蹲在炕上……齐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个绝招很绝?抽读,读出对小柱子的赞叹。

  ⑸小柱子开始不是表演了个倒立了吗?他为什么还要练乘法口算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分角色朗读小柱子与奶奶之间的对话)

  出示句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么练的,在练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请教、持之以恒的。

  3、看了三个伙伴表演的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小结:

  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板书:刻苦练习,坚持不懈。

  五、拓展

  1、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的绝招,请大家把自己的绝招也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展示吧,让我们来个绝招大比拼,看看谁的绝招最绝。

  2、抽生上台表演展示。师采访:你这个绝招是怎么来的?

  3、孩子们表演的绝招可真棒啊,希望大家在今后能刻苦训练,坚持不懈,让我们的绝招更上一层楼吧!最后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3

  一、隐身妙招

  1.讲故事《隐身妙招》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3.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动物的防身妙招。

  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这些动物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

  4.结合图片观察与比较:草丛里有谁?青蛙(原来绿绿的青蛙躲到了绿绿的草丛里)

  二、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现在我们去听听小动物的介绍。

  变色龙——我身体的颜色能变,敌人来了我不怕。

  狐狸 ——要是我遇到敌人,我会马上往地上一躺,装死,谁也不会吃掉死了的狐狸。

  壁虎——断尾。

  黄鼠狼——臭气味。

  三、自我保护

  1.出示动物图片,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2.动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好方法,那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课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绝招》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①什么是绝招(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②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②课文讲了谁的绝招

  三胖 → 憋气

  二福 → 空翻

  小柱子 →

  谁的绝招最绝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③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大家想知道他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从启发谈话入手,诱导学生理解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 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① 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

  (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② 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

  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2 小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自尊、好强、不服输的孩子。)

  3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3通过对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着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

  六、扩展延伸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练习生活谈谈对“绝招”的认识,升华了小学生的情感。引导小学生采访周围人物的绝招,这就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了。

  七、课堂练习作业

  对一些重点词语的复习,可以通过再提问的方式;对文章精彩部分的内容回顾,同时考察学生的复述能力。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绝招》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有着与文中孩子们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一定很感兴趣。再加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本节课读懂课文不是难点。关键要引导学生理解绝招是练出来的,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同时,有感情地朗读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训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比绝招的趣事。这篇课文富有童趣,文中描写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很真实、生动,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文章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有感情朗读。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方案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自主朗读,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并进一步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肯努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自由读课文,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了解小柱子两次比绝招前后不同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讨论、自学批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2、在学习中明白课文中的“绝招”真正指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朗读课文,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师:多媒体课件(动画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一)师: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而且还知道你们喜欢谁!(师说几个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

  (二)你们为什么喜欢他呀?他有什么本领?

  (三)生自由发言

  (四)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也和绝招有关(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五)理解课题。(生各抒己见后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看动画,了解故事内容。

  (一)播放动画课件,学生边看边想: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都有谁,他们几次比绝招,比了什么。

  (二)生自由回答,师归纳板书:

  第一次 第二次

  三胖 憋气 没有

  二福 空翻 单臂倒立

  小柱子 没有 快速口算乘法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刚才的故事就发生在咱们的课文中。赶快打开课本去看看吧!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出示下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攥得快 尴尬 撇到

  下巴颏 咧开 羡慕 握拳

  1、生自读。

  2、指名读。

  3、齐读。

  四、再读课文,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一)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并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指导读出小伙伴们的自信)。

  (二)大家的绝招都是怎么来的呢?

  1、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板书:天赋

  练出来的

  2、小柱子是怎么练绝招的?

  提示;当小伙伴们都在玩耍时,小柱子在( );

  当练习遇到困难时,小柱子( );

  为了学得更好,小柱子还经常去请教( );

  … …

  (1)生自由发言。

  (2)师总结:正是有了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让大家羡慕的绝招,谁来夸夸小柱子?

  3、小柱子为什么说要练有用的绝招呢?

  生讨论后师总结:只有有用的绝招才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提示:课文中有许多写得很精彩的地方,尤其是描写动作和语言的部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生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共同评价。

  六、小结本课。

  小柱子因为自己的努力,练成了人人羡慕的绝招。虽然绝招有的是先天就有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所以,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练绝招是这样,做其它事情也需要有恒心、肯努力才能成功。

  七、拓展练习。

  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感兴趣的可以写一写。如果有条件的 话,你也可以学一学。

  板书:

  第一次 第二次

  三胖 憋气 没有 天赋

  二福 空翻 单臂倒立

  }练出来的 小柱子 没有 快速口算乘法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 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领会到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绝招》

  ①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绝招?你有什么绝招吗?或者,你见过哪些绝招)

  请学生回答,理解什么是“绝招”,如果学生无法准确回答,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或结合生活实际启发。(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

  课件整理:绝招是指超群的技艺,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手段、计策、办法。

  ②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阅读,了解本课应学到什么,学会什么。

  二、学:我学习,我快乐

  1、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2、检查预习效果,请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生词。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哪些生词容易读错、写错,以及怎样更好的记住它们,避免记错。

  3、请学生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几个小伙伴之间比试绝招的事。(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三、研:我研究,我快乐

  请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师生共同评价,思考并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他们比试了几次,涉及了哪几种绝招?(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来,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

  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四、展:我展示,我快乐

  1、他们的绝招是怎么会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相应的句子。

  ……

  2、小柱子呢?为什么他第一次的绝招和第二次的绝招完全不同?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第二个绝招?

  ……

  3、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

  五、练:我练习,我快乐

  1、想象一下,小柱子的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教师规范其语言)

  请同学们把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教师随机抽取几份,点评一下。如果时间不够,下节课再说一说点评结果。

  2、你觉得小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特点?

  ……

  3、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

  育人——温馨寄语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六、作业:

  1、生词写两遍,明天听写。

  2、做完本课《配套练习册》《课外作业》。

  3* 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想一想,写下来。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听故事、读故事过程中学习字词,学会提问,并学习自已解决问题。

  在学故事中懂得绝招来自于立志,依靠刻苦的磨练。

  【教学过程】

  一、趣谈“绝招”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什么是“绝招”吗?

  (绝招就是你有别人不容易学会的本领,绝招又可叫绝技、绝活)

  2、老师再考考大家几个生字词,看能不能读正确:

  (撒了气、腮帮子、蔫蔫、攥饺子、露馅、调换、尴尬、下巴颏)

  3、那么文中三个孩子的绝招各有什么绝招,你最佩服谁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想听故事吗?那好,不过,老师在读时你们要边听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停下来时,你就可以问。

  4、好了,爱听故事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故事是这样的:

  二、趣读“绝招”

  1、读1~5节后:

  ⑴ 听着心痒痒吧,你想读哪儿!指名读

  ⑵ 好,现在请大家说说有什么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

  引导关注“鼻尖为什么出汗”?

  ⑶ 能用一句话说说刚才我们读的内容讲的什么吗?

  小结:这是他们第一次比绝招,小柱子输了。请大家继续边听边想。

  2、谁愿来接着讲下去──(师生共读6~12节,指导将读不好的自然段读好)

  ⑴ 故事讲到这儿又暂停一下,请大家想想刚才读的这些自然段在讲什么?

  ⑵ 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① 奶奶包饺子这一招弄明白了吗?指名说,说不清再读读,想想后再说,注意“专管”一词,引导学生用动作体会。

  ② “日子一天天过去……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Ⅰ 如果问到“尴尬”,则肯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的好习惯。什么是尴尬?联系前文理解并找近义词“难堪”,然后读读这两个词。

  Ⅱ 抓住有新鲜感的句子不放,你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吗?学生可能问大树下的尴尬是什么尴尬?为什么不能忘记?为什么暗暗的练?(重点肯定后两问,并引导我们也要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和同学、伙伴比本领,但不能是争着比吃穿玩)

  Ⅲ 小结学法:你们看,读书的时候,遇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想想问问,问问想想,收获多大呀!

  3、小柱子的绝招练起来了吗?指名接着读──读(13~17节)

  ⑴ 随读指导

  ① 读到“保准不错”时,指导读出小柱子说话时的自信。(你看小柱子说这话,显得怎样?)

  ② (读到“把嘴撇到下巴颏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注意到这句话了吗?喜欢吗?说说看,(生说理由,引导做动作,指导:你看作者写活了人物的表情,也就写出了人物的心理,这就叫以表情写——)要是读书的时候不停下来想一想,多可惜呀!

  ③ 指导读好“随口说到”、“脱口而出”后面的语言

  ⑵ 这故事的后半部分又写的是什么呢?

  ⑶ 还想读读吗?想读哪儿就练习哪儿。

  三、趣议“绝招”

  1、故事,我们就热热闹闹的先读到这儿。接下来大家应该回过头去把课文默读默读,勾画出自己欣赏喜欢的语言,并想想读了整个故事自己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很想知道。

  ⑴ 你勾画了哪些喜欢的词句,简单说说理由。

  ⑵ 一个故事读完后,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谁来说说。

  ⑶ 读完全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接下来我们看看对这三个小朋友的绝招的人气支持率,佩服( )绝招的请举手,看来最多只能加( )颗星。

  3、下面,看看书,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从三胖开始:

  (说完佩服三胖和二福的理由后,引导:奶奶的话,道理也是落在这上面的。我们读读)

  4、我想:

  大家对有个问题一定很感兴趣,是什么问题呢?──小柱子的绝招是怎么练成的呢?小组讨论讨论。

  ⑴ 组内讨论。

  ⑵ 集体交流:

  ① 围绕 “想了哪些办法?牺牲了哪些时间?吃了哪些苦?你想用怎样的词,怎样的话夸夸他?”议。

  (注意引读:日子一天天过去,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日子一天天过去,休息玩耍的时间一少再少……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柱子费劲心思办法,废寝忘食挤时间,他……)

  ② 小结:

  难怪大家最佩服小柱子。真是个有志气、能吃苦的孩子!

  5、过渡:

  学到这儿,我们已经很清楚文中几个孩子的绝招是什么,并且还明白了谁的绝招最绝。不过,老师还特别佩服文中一个人的绝招,猜猜看。学生猜奶奶的绝招,奶奶的绝招我佩服,但不是我特别佩服的,再猜,学生茫然。

  四、趣探作者语言“绝”

  1、其实,老师特别佩服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因为他的语言太绝了:

  举例:“村东头,大树下”六个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字,就把孩子们比绝招的地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像一般人写成“在村子的东头,大树的下面”那么罗嗦。再有:作者写三胖憋气“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短短十个字,三胖憋气时的样子就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而且这十个字,一点不华丽,就像我们说的话,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还有八自然段的“要过”不说成“拿过”,十五自然段的“腾地”不说成“一下子”,感觉作者用的词又简单又生动得像在放电影。

  2、同学们,你们愿意不出声音的默读默读课文,去寻找发现作者语言上的绝招吗?待会,给我们讲讲你的发现。

  3、学生说作者语言上的绝招,教师引导猜猜作者语言的绝是怎么练起来的。

  4、你们佩服作者的语言吗?请你把想抄下来,品一品的语言勾出来。同学们,会读书的小朋友,不但会边读边想,停一停想一想,而且在读过想过后,还会把自己欣赏的语言勾画出来,在笔记本上品味记录,并随时拿出来读读,记记。

  五、“我”也要比“绝招”

  总结拓展: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知道了故事中谁谁谁,什么绝,同学们尤其佩服小柱子的绝招,因为他的绝招反映了他的志气大,勤学苦练的精神。同学们,比绝招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也练一个绝招和你的伙伴比比?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8

  课题:16*绝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总结导入

  ²       前面我们了解了同学间的争吵,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

  ²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总结已学,导入新课。

  2分

  二、理解“绝招”

  ²       你怎样理解“绝招”?查查字典再看看“绝招”是什么意思?

  ²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查字典读出解释。

  自由发言。

  理解词语,

  审视题目。

  8分

  三、自读课文,自读自悟

  边读边思考:

  ²       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²       再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分析边想象。

  根据提示,

  自读自悟。

  10分

  四、讨论交流

  ²       分组讨论。

  ²       汇报。

  小组讨论、汇报

  发表自己的想法。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15分

  五、交流感悟

  学了这篇课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发表自己的意见。

  感悟课文,

  交流想法。

  5分

  板书:

  16*绝招

  要练有用的绝招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9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围绕“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的主题设计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中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绝招,没能取得好成绩,觉得丢脸,经奶奶的点拔认识到绝招是可以练的,他终于下苦功夫练出了一手绝招:口算乘数。小伙伴对小柱子十分佩服,约定暑假再比绝招。

  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小柱子的形象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学生可以从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课文中还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的一种价值认同,这也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从阅读中理解“绝招”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小柱子两次比绝招前后不同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自学批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2)、在学习中明白课文中的“绝招”真正指什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朗读课文,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三、教学建议:

  1、本课是略读课文,可以安排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进行初读,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可以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安排续写《绝招》的小练笔。

  2、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先读读阅读提示,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

  3、本课是独立阅读课文,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同时,勾画出文中涉及了几个小伙伴,他们比哪些绝招;有哪些问题不理解,然后对学生在自读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讨论解答,弄懂“绝招”的含义。

  4、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比赛,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然后进行续写《绝招》的小练笔,或者是写自己的绝招。

  四、教学设计片断:

  1、根据阅读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分小组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5、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扩展延伸

  小柱子和和同伴约定在暑假中比绝招,而且是练出来了,你能想象出小柱会练出什么绝招呢?你猜到了就先告诉大家,然后再写下来。

  五、资料袋:

  傅永健:1942年出生1963年起在学校工作23年,后调入区委教育部、区政协工作,2002年退休。1982年开始从事小说、童话、故事等门类的业余文艺创作,1984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故事《隐身妙招》。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26页《防身绝招》。

  3、让幼儿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隐身妙招。

  1、师幼围坐一起倾听故事《隐身妙招》。

  2、故事中有些什么动物?

  3、老虎来了以后,小动物们躲在哪里?为什么老虎找不到它们?

  4、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防护本领?(隐身。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隐蔽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二、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

  3、根据幼儿的讨论,请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上相应的内容。如变色龙——变色,狐狸——装死,壁虎——断尾,黄鼠狼——臭气味,等等。

  三、游戏:对错。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展开想象,想象小柱子是如何练绝招的。

  教学重难点:从阅读中理解课文,想象小柱子是如何练绝招,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喜欢看动力画片吗?你喜欢谁,他有什么本领?

  2.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板题)什么叫绝招呢?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绝招,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己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憋气 唯独 腮帮子 拇指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尴尬

  露馅 咧开 下巴颏 羡慕 禁不住 调换花样 脱口而出

  3.生快速默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哪几个人,比了几次,各表演的是什么绝招。)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第一次比赛?

  思考:①小柱子为什么这么尴尬呢?课文中是怎样写的?该怎样读?

  ②三胖、二福的表演怎样的厉害?该怎样读?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他们俩呢?

  ③此时的小柱子因为觉得丢人,他只好怎样呢?

  2.小柱子蔫蔫地回了家,看到奶奶在干什么?

  奶奶包饺子的技术怎样?小柱子从和奶奶的谈话中明白了什么?

  3.于是,小柱子暗暗练绝招,齐读第12自然段。

  4.小柱子暗暗练绝招,第二次比赛怎样呢?

  小伙伴们为什么羡慕小柱子呢?

  ①你从哪句知道他的绝招的?

  ②这时的小柱子和第一次比赛相比,应该很(自信),怎样读出语气?

  ③考他时他是怎样回答的?

  5.这么难的绝招,小柱子是怎能样练成的呢?

  提示:当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别的孩子还__________,小柱子早已_________;

  当深夜只有星星眨眼时,别的伙伴 ,小柱子却在__ 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时,别的_______________,小柱子________ ____。

  6.正是这份努力与坚持,小柱子才练成了令人羡慕的绝招,让我们来夸夸小柱子。

  7.总结:勤学出绝招。

  四.拓展深化。

  课件出示刘翔图和千手观音图,师深情讲述他们怎样创造奇迹,练成绝招的。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

16课《绝招》教案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能写清楚练绝招的过程中有什么趣事,有什么体会。

  2、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初步学习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口头引导,不做技能训练)。

  4、自觉运用目标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灵感碰撞

  (板书:“绝招”)

  谁知道,什么是绝招。

  (生活中、学习上的与众不同的本领,有天生的,也有练成的)

  昨天马老师告诉我一个秘密:我们班同学练了许多绝招。是不是啊?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陌生的老师,她们来自天河区的另一间学校,和我一样,都是想来见识见识你们的绝招。然后,还想让自己班上的同学和你们比绝招呢。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头脑风暴,打开思路

  1、你有什么绝招?静静地想一想,在作文纸上用符号快速记录下来,看谁想得多:(学生记录)

  2、指名发言:

  指导:你的绝招是什么,取个有意思的名字。

  (绝招:生活中的、学习上的)

  在黑板上随机板书。

  三、对话平台,指导表达

  1、全班交流(1~2个):

  这么多的绝招,你们对哪个最感兴趣?(指名说)还有谁也对这个感兴趣?你们想知道什么?(是怎么样的?怎么练的?练的时候有什么体会?如何发现自己的绝招的?)

  ──板书

  指名说,其余同学认真听,要求:听完后扮记者采访,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组交流。学生轮流讲,互相提问,互相补充。

  四、记录思维轨迹

  说绝招说得很棒,写绝招你们一定更棒。在动笔写作之前,把要写的内容想清楚可重要啦。请你静静地把“练绝招(发现)”的过程在脑海中“放一放电影”,尽可能“放”长一点,“放”出来的画面越清晰越好。一边“放”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画下来(简笔画或符号记录)。

  五、目标定向,完成习作

  教学目标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五

  一、趣谈绝招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什么是绝招吗?

  (绝招就是你有别人不容易学会的本领,绝招又可叫绝技、绝活)

  2、老师再考考大家几个生字词,看能不能读正确:

  (撒了气、腮帮子、蔫蔫、攥饺子、露馅、调换、尴尬、下巴颏)

  3、那么文中三个孩子的绝招各有什么绝招,你最佩服谁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想听故事吗?那好,不过,老师在读时你们要边听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停下来时,你就可以问。

  4、好了,爱听故事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故事是这样的:

  二、趣读绝招

  1、读1~5节后:

  ⑴ 听着心痒痒吧,你想读哪儿!指名读

  ⑵ 好,现在请大家说说有什么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

  引导关注鼻尖为什么出汗?

  ⑶ 能用一句话说说刚才我们读的内容讲的什么吗?

  小结:这是他们第一次比绝招,小柱子输了。请大家继续边听边想。

  2、谁愿来接着讲下去──(师生共读6~12节,指导将读不好的自然段读好)

  ⑴ 故事讲到这儿又暂停一下,请大家想想刚才读的这些自然段在讲什么?

  ⑵ 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① 奶奶包饺子这一招弄明白了吗?指名说,说不清再读读,想想后再说,注意专管一词,引导学生用动作体会。

  ② 日子一天天过去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Ⅰ 如果问到尴尬,则肯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的好习惯。什么是尴尬?联系前文理解并找近义词难堪,然后读读这两个词。

  Ⅱ 抓住有新鲜感的句子不放,你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吗?学生可能问大树下的尴尬是什么尴尬?为什么不能忘记?为什么暗暗的练?(重点肯定后两问,并引导我们也要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和同学、伙伴比本领,但不能是争着比吃穿玩)

  Ⅲ 小结学法:你们看,读书的时候,遇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想想问问,问问想想,收获多大呀!

  3、小柱子的绝招练起来了吗?指名接着读──读(13~17节)

  ⑴ 随读指导

  ① 读到保准不错时,指导读出小柱子说话时的自信。(你看小柱子说这话,显得怎样?)

  ② (读到把嘴撇到下巴颏了)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注意到这句话了吗?喜欢吗?说说看,(生说理由,引导做动作,指导:你看作者写活了人物的表情,也就写出了人物的心理,这就叫以表情写)要是读书的时候不停下来想一想,多可惜呀!

  ③ 指导读好随口说到、脱口而出后面的语言

  ⑵ 这故事的后半部分又写的是什么呢?

  ⑶ 还想读读吗?想读哪儿就练习哪儿。

  三、趣议绝招

  1、故事,我们就热热闹闹的先读到这儿。接下来大家应该回过头去把课文默读默读,勾画出自己欣赏喜欢的语言,并想想读了整个故事自己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很想知道。

  ⑴ 你勾画了哪些喜欢的词句,简单说说理由。

  ⑵ 一个故事读完后,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谁来说说。

  ⑶ 读完全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接下来我们看看对这三个小朋友的绝招的人气支持率,佩服( )绝招的请举手,看来最多只能加( )颗星。

  3、下面,看看书,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从三胖开始:

  (说完佩服三胖和二福的理由后,引导:奶奶的话,道理也是落在这上面的。我们读读)

  4、我想:

  大家对有个问题一定很感兴趣,是什么问题呢?──小柱子的绝招是怎么练成的呢?小组讨论讨论。

  ⑴ 组内讨论。

  ⑵ 集体交流:

  ① 围绕 想了哪些办法?牺牲了哪些时间?吃了哪些苦?你想用怎样的词,怎样的话夸夸他?议。

  (注意引读:日子一天天过去,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日子一天天过去,休息玩耍的时间一少再少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柱子费劲心思办法,废寝忘食挤时间,他)

  ② 小结:

  难怪大家最佩服小柱子。真是个有志气、能吃苦的孩子!

  5、过渡:

  学到这儿,我们已经很清楚文中几个孩子的绝招是什么,并且还明白了谁的绝招最绝。不过,老师还特别佩服文中一个人的绝招,猜猜看。学生猜奶奶的绝招,奶奶的绝招我佩服,但不是我特别佩服的,再猜,学生茫然。

  四、趣探作者语言绝

  1、其实,老师特别佩服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因为他的语言太绝了:

  举例:村东头,大树下六个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字,就把孩子们比绝招的地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像一般人写成在村子的东头,大树的下面那么罗嗦。再有:作者写三胖憋气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短短十个字,三胖憋气时的样子就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而且这十个字,一点不华丽,就像我们说的话,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还有八自然段的要过不说成拿过,十五自然段的腾地不说成一下子,感觉作者用的词又简单又生动得像在放电影。

  2、同学们,你们愿意不出声音的默读默读课文,去寻找发现作者语言上的绝招吗?待会,给我们讲讲你的发现。

  3、学生说作者语言上的绝招,教师引导猜猜作者语言的绝是怎么练起来的。

  4、你们佩服作者的语言吗?请你把想抄下来,品一品的语言勾出来。同学们,会读书的小朋友,不但会边读边想,停一停想一想,而且在读过想过后,还会把自己欣赏的语言勾画出来,在笔记本上品味记录,并随时拿出来读读,记记。

  五、我也要比绝招

  总结拓展: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知道了故事中谁谁谁,什么绝,同学们尤其佩服小柱子的绝招,因为他的绝招反映了他的志气大,勤学苦练的精神。同学们,比绝招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也练一个绝招和你的伙伴比比?下去,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不过借小柱子的话老师提醒大家,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