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也会放风筝 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儿童诗,作者用孩子的语气,描述了在美丽的春夏之季,孩子们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通过孩子、风筝、花、蝴蝶、蜻蜓,描画了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一幅表现大自然和谐统一,人和其他小生灵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美丽图画。这首诗告诉我们,大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一起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万物、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并掌握三个生字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风筝图片:看,这是什么?对,漂亮的风筝。咱们班同学谁放过风筝?给大家说说(时间,开心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风筝有关。一起读读课题。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你是怎么想的?
3、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看来你提前预习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 初读课文
1、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
2、这首诗歌共有四个小节,老师想请四位同学合作读一读,哪些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评价
4、出示本课生字词。
绿盈盈 草坪 蝴蝶 蜻蜓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些词,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他读对了,请其他同学大声跟他读一遍。
(3)红颜色的字便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需要大家共同研究。
盈 蜓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4)交流。(5)抢答
三、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春天放风筝图):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绘这幅画面的呢?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小朋友 放飞风筝
(1)理解“绿盈盈”,体会大地一派万物复苏,大地一派生机。
(2)出示句子“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的——风筝。”
“渴求”什么?渴求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3、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小节,把此时此刻小朋友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起读一读。
(二)过渡
1、小朋友们跳着,嚷着,他们会嚷些什么?
2、远处的花儿也一样高兴,听,它们在嚷些什么?
点击课件,出现花动和声音。
3、花儿怎么会放风筝呢?板书:花儿
4、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
(三)三、四小节
1、指名读一读课文。
2、到底是怎么回事?(果然像咱们同学说的,花儿放的风筝是——学生接)板书:飞出
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节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花儿放风筝的句子。(指名读一读)
出示“花丛中果然飞出许多小风筝——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1)谁能用自己的动作学一学花儿放的风筝?
(2)“飞高飞低”这是——蝴蝶(点击课件)
“盘旋滑行”理解盘旋、滑行,这是——蜻蜓(点击课件)
多么可爱的小风筝啊!
(3)再读读这句话。
4、除了蝴蝶和蜻蜓,花儿还会放什么?点击出现蜜蜂、小鸟……
花丛中果然飞出许多小风筝,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半空中盘旋飞行……谁能接着往下编儿歌?有的——(学生接)
5、看着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点击课件)
6、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加以总结提升。
是呀,春天像一位伟大的画家,她给大自然画上了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棉絮般的白云,画上了可爱的花朵,活泼的蜜蜂,顽皮的小鸟,让整个世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小朋友和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在这无尽的春光中,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大自然也因为有了他们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板书:和谐)
7、让我们带着自己最最真切的感受再来读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再选两个小组进行展示)配音乐
四、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1、老师引着学生背课文。 2、学生自己练习、展示。(配音乐)
板书: 花儿也会放风筝
小朋友放飞
风筝 (和谐)
花儿飞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出示本课要求学认和学写的生字,请学生认读。
绿盈盈草坪尾巴 瞧 盘旋 滑行 蝴蝶 蜻蜓
二、 学写本课的生字。
“盈”应当指导学生写好上半部分,特别是里面“又”字的位置。
“瞧”提醒学生是左右结构,四点底写在右边。
“旋”字的右下部分引导学生做书空练习,防止学生与“定”字发生混淆。
“滑”字的右上部分指导学生书写,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其结构。
“蜓”与“挺”比较,特别提醒学生右半部分的笔顺和结构。
以上生字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进行范写,其他生字完全可以放手给孩子自学。
三、总结。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写字作业本。说说交流后的想法和看法。
花儿也会放风筝 教案 篇2
花儿也会放风筝
预习提示
认识本课“盈”等10个生字,尝试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渴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盈”等10个生字,掌握“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等词语。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猜谜语:象鸟飞不高,就怕雨来浇,天上飞不了,地上线拴牢。春天到了,和暖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样的天气里同学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板书:放风筝)听说过花儿也会放风筝吗?(板书:花儿也会)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学生会说到:花儿如何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
学生自由读文,同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分组朗读,或者接读课文)。
用不同方式读课文,引导评价
指导学生对读的同学做评价。老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分小组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并讨论:花儿也会放风筝,花儿放的风筝是什么?
播放春天景色图片 。让学声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各小组比赛读文看那组读的好。
第 二 课 时
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美丽的春天里,你放过风筝吗?说说你的感受。的确,放风筝是一件赏心乐事,花儿姑娘看见小朋友放飞了风筝,羡慕极了,也放起了风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有趣的小诗。板书:花儿也会放风筝
检查预习,导入目标
花儿姑娘想检查大家课前预习的怎么样?预习中谁都得到了家长的一面小红旗?看来大家预习的很认真。(出示预习检测)
读了这首小诗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师:只要我们用心读这首小诗,这几个目标我们定能轻松完成。
师生分段品读小诗 。
第一小节
请大家边看图边读第一小节,呆会儿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表演 "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是怎么样的?
“绿盈盈”可以换成什么词?
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理解"渴求" 的意思?
孩子们放飞的风筝会有哪些?(出示风筝图片)
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第二小节
孩子们扯着线跑着,嚷着,他们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朵朵小花,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放飞的一只只漂亮的风筝,你们会说些什么?
你是花儿一定有花儿一样的笑脸,你来读。练习读这一小节。
第三、四小节
花儿是怎样放风筝的呢?让我们到百花丛中去欣赏吧!(播放:春天在哪里)你好象看到了什么?那是花儿在放风筝呢!
默读3、4小节,边读边用“——”画出花儿放风筝的句子。
花儿放的小风筝是什么?相机板书:蜻蜓 蝴蝶
花儿是怎样放小风筝呢?
花丛中果然飞出许多小风筝——
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
有的在半空中盘旋滑行……
“飞高飞低”、“盘旋滑行”做做动作?“飞高飞低”是什么?(蝴蝶)“盘旋滑行”是什么?(蜻蜓)还有的小风筝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花儿放的小风筝,你愿意在空中怎样飞舞?
你觉得这些小风筝怎么样?你的心情怎样?(兴奋)
读出来吧!多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带动作读、教师范读、比赛读。
花儿放的是风筝吗?那作者为什么还说花儿会放风筝?(漂亮、会飞舞是他们的共同点)作者是多么善于想象呀!
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说。
课堂练习
出示习题。
花丛中果然飞出许多小风筝——,
有的在——————————,
有的在—————————……
花儿能让蝴蝶、蜜蜂围着他们飞舞,一定是有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他们,这根无形的线到底 是什么 ?(花香、花美)美丽的大自然吸引着孩子们,也吸引着这些小生灵,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玩耍、嬉戏多么温馨、多么令人陶醉呀!现在让我们带上动作、表情美美地读读这首小诗。(配乐)
引导背诵
这么美的小诗,大家又这么喜欢,我们把它背诵下来吧!(可以默默地背、可以带动作背、互相合作背)展示。
美丽的大自然给孩子们和小生灵们无尽的乐趣!学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板书:保护大自然
全课总结
只有保护自然,才有青山绿水,才有鸟语花香,我们和小生灵们才能快乐和谐地生活。
课堂检测
有表情地背诵全诗。
说说花儿还会放什么风筝?
板书设计
花儿也会放风筝
孩子们 风筝
放飞
花 儿 蝴蝶、蜻蜓
保护大自然
(撰稿人 灵宝是第二小学 荆志敏 审验人 灵宝是第二小学 黄方方)
花儿也会放风筝 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展开想象,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重难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理想的翅膀》这一课,孩子们放飞了风筝,也放飞了 自己的理想。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多次提到放风筝的乐趣。
(朗读学生写的作文片段。)
师:放风筝的确是春天里的赏心乐事,你相信吗,花儿也会放风筝呢。
(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自读课文,要求:把诗歌读流利,读准确。
2、抽生分小节读。
3、生评读。
三、细读体悟,感受情感。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由读,边读边体悟。
2、学生汇报,交流。
学习第一节
(1)、抽读,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齐读,体悟。
(3)、师问:这里已经有了一个“蹦蹦跳跳”,为什么还要写一个“跳跳蹦蹦”?
(4)、抽生回答,表演读,评读。
(5)、牵着一条渴求的线,放飞了长尾巴和不长尾巴——风筝。”
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
归纳:为什么说是牵着一条渴求的线?
提问:“渴求”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是渴求什么呢?
(6)、学生带着感情齐读。
学习第二节
(1)、抽生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感受诗句带给你的感觉。
(2)、点评赏析:儿是在远处对我们说话。我们对着远处的人说话会是怎样的?(老师边说边做了一个朝远方喊话的动作。)
学生再次品读感受。
(3)、如果花儿离我们很近,那又该怎么读?
(4)、西红柿练习,抽读。
师总结:我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才能读得更准确。
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
发散思维: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有的在上空盘旋滑行,还有的会在干什么呢?
(2)、生齐读这一节。
提问:花儿能让蝴蝶、蜻蜓、蜜蜂等等围绕着它们飞高飞低,一定是有一根无形 的线在牵引着它们,这根无形的线是什么呢?
生回答
学习第四节
(1)、指名朗读。
(2)、师问:“突然,一个小朋友嚷起来了”和前面的“我们叫着嚷着”这两个“嚷”字是一样的意思吗?
(3)、学生回答
(4)、生再次感情朗读。
四、拓展发散
1、花儿还会放飞什么?
2、在善于想象的孩子眼中,花儿也会放风筝,在生活中,一些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加上了想象,就立刻变得富有情趣了,我们来看两段文字:
一个孩子无拘无束的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一条条游动的鱼儿。妈妈来了,她用拖把把这些“鱼”一“网”打尽。
在一个钟表柜台前,晴朗摇着拳头念起来:“锤子,剪刀,布”。我们往墙上一看,原来墙上很多钟摆在来回摆动,还真像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呢!
3、你曾经看到过什么,引起了你美好的想象?
学生充分想象。
五、总结背诵。
1、试着练习背诵。
2、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
花儿也会放风筝
蜜蜂
蜻蜓
蝴蝶
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