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

2023-08-20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神奇的科技世界”而选编的。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讲教法: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

  三、讲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谈话激趣。

  1、 游戏:IQ无限。老师提示四个词语,请大家猜猜它是什么?

  提示一:信息 提示二:纱窗 提示三:捕鱼 提示四:蜘蛛。

  2、 说起“网”,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亲身实践或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网络的了解?(生各自交流)

  3、 出示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生字词。

  2、按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评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听说“我”家的电脑可以上网了,小作者的心情怎么样?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2)“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做些批注。

  (3)读不懂的地方请你做上标记。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与“我”的活动有关的语句。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4、学习用“有…… ,有…… ,有…… ,还有…… ”说句子。

  5、分角色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同学们感悟得多好,今天,我们读懂了课文,感悟了网络的神奇,马上咱们就要跟着小作者下“信息高速路”了,你心情如何?请你从课文第六自然段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恋恋不舍)

  2、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带领学生跨上信息高速路。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电视屏幕显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上网,带学生到网上转一圈,让他们了解互联网的作用。

  2.看后谈感受。

  (七)结课。

  同学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去探知科学更神奇的领域,去发现世界的神奇奥秘。但也要注意要健康上网哦!

  (八)作业超市。

  1、把你知道的网络的用途一条条地写下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你写的发到老师的邮箱里。

  2、写一篇《上网安全须知》或设想未来的网络生活的文章。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神奇的科技世界”而选编的。课文以“我”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网络的用处,反映了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讲教法: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

  三、讲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谈话激趣。

  1、游戏:iq无限。老师提示四个词语,请大家猜猜它是什么?

  提示一:信息提示二:纱窗提示三:捕鱼提示四:蜘蛛。(答案:网)

  2、说起“网”,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能不能结合你自己的亲身实践或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网络的了解?(生各自交流)

  3、出示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生字词。

  2、按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评议。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听说“我”家的电脑可以上网了,小作者的心情怎么样?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2)“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做些批注。

  (3)读不懂的地方请你做上标记。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与“我”的活动有关的语句。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我做了什么

  看到什么

  心情

  感受

  浏览页面

  访问网站

  发送电子邮件

  3、全班交流。

  4、学习用“有……,有……,有……,还有……”说句子。

  5、分角色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同学们感悟得多好,今天,我们读懂了课文,感悟了网络的神奇,马上咱们就要跟着小作者下“信息高速路”了,你心情如何?请你从课文第六自然段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恋恋不舍)

  2、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带领学生跨上信息高速路。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过电视屏幕显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上网,带学生到网上转一圈,让他们了解互联网的作用。

  2.看后谈感受。

  (七)结课。

  同学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去探知科学更神奇的领域,去发现世界的神奇奥秘。但也要注意要健康上网哦!

  (八)作业超市。

  1、把你知道的网络的用途一条条地写下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把你写的发到老师的邮箱里。

  2、写一篇《上网安全须知》或设想未来的网络生活的文章。

  五、说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阅信息,了解周围世界

  跨上信息高速路==进入电脑网络进行交流,建立联系神奇

  网上购物、拍卖等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第23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课。

  这是篇略读课文,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短文。 课文以“我”家电脑上网(跨上“信息高速路”),妈妈教我上网的经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脑网络及其作用,反映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

  3、通过学习,感受网络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 运用。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为:感受网络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独立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达成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本文内容浅显,但意义深远。在教学中,我力求在品读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感悟到网络的神奇,让学生在感悟网络神奇中习得语言,提高人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重视体验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齐)喜欢!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我首先想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出示课件1:有脑不长发,记忆人人夸,你把问题提,回答全不差。)

  生:电脑!

  【用谜语导入,把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力都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是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那你们对电脑了解多少呢?

  生:电脑可以用来打文件。  生:电脑可以用来打游戏。

  生:电脑可以用来聊天。

  生:电脑可以用来听歌、看电影。

  生:……

  师:看来呀,你们对电脑的了解还真不少呢!电脑可以做这么多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电脑世界吧!

  生:齐读课题。

  二、读题质疑,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生:“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什么意思?

  生: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什么作用?

  生:……

  【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既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出示课件2:1、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2、“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什么意思?3、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什么作用?)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疑问呢?

  生:用读的方式来解决。

  生: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生:……

  师:老师建议现在我们就用读书的方法来解决。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解决疑问,了解网络

  师:通过读书,同学们解决了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吗?

  生:我知道“信息高速路”就是电脑网络。

  师:(板书:电脑网络)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

  生: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都连接到一起了。

  师:你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生:从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师: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我想请你再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这是个什么句子。

  生:再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齐)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齐)把电脑网络比作巨大蜘蛛网。

  师:为什么把电脑网络比作成蜘蛛网呢?让我们一起通过画面感受一下吧。(出示课件3:网络图。)

  生:(观看)

  师:其实它就是用网线把世界各地的电脑连起来,像蜘蛛网一样。

  师:“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什么意思?

  生:跨上了电脑网络。

  生:上了网络。

  师:再简单一点。

  生:(齐)上网!

  师:对,就是上网。我想这个词语对同学们来应该很熟悉吧!

  师:那整个题目“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连起来就是—

  生:(齐)我家上网了!

  师:我家为什么要上网?也就是跨上信息高速路有什么作用呢?

  生: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络的作用吧!(出示课件 4:网络的作用。板书:查阅信息、建立联系、拍卖购物)

  生:齐读。

  【此环节的设计,就是要学生不断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师:刚才我们了解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告诉“我”的。网络真的这么神奇吗?小作者在上网的过程中看到些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再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与“我”的活动有关的句子。

  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勾画句子)

  师:检查一下刚才你们自己学习得怎样。(出示课件5 )(表格)

  师:小作者进入网络的时候看到些什么?

  生:看到了米老鼠、唐老鸭、孙悟空、花木兰……

  师:有什么感受?

  生:真神了!

  师:学得真不错!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卡通画,感受一下这种神奇吗?

  生:(齐)想!

  师:(出示课件6:进入网络看到的卡通动画)

  生:一边看,一边跟着音乐唱歌。(脸上露出了高兴,惊奇的表情)

  师:我想现在你们也会和小作者一样不由地赞叹道—

  生:(齐读)真神了!

  师:(板书:神)是呀,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已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要是能从你们表情中也能感受到这种神奇就更好了。再读一次。

  生:再读“真神了!”

  师:读得真棒!

  师:进入网络,接下来我们要去访问网站了。小作者在访问网站的时候,又看到些什么呢?

  生:时事新闻、卡通漫画、科学知识、课程辅导……

  师:这么多内容,真是应有尽有。看到这些,小作者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师:孩子们,对于这里,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知识也有大门吗?

  生:“我”为什么会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生:地球为什么变小,知识大门为什么会敞开?

  师:老师也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别着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访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年文化网”,我想我们一定会有所感悟的。(出示课件 7: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年文化网)

  师:这里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年文化网,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网上读书、趣味游戏、影视欣赏。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

  生:(上台)我对历史最感兴趣,我想去文史大观看看。(老师带着操作,台下同学跟着一起了解历史。)

  生:(上台)老师,我对网上读书很感兴趣。(台下同学跟着读书)

  生:……

  【小学语文,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此环节的设计,我努力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学会交际。】

  师:这只是网络里的一个网站,其实网站里远远不只这些内容呢!通过刚才台上同学的亲自操作,台下同学的认真观看,我相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能回答了吧!

  生:因为在网站可以了解到很多的知识,所以说知识的大门敞开了。

  生:在网站里什么地方的信息都能能了解到,所以说地球变小了。

  生:……

  师:!现在就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把“一下子”三个字读得很重。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把“一下子”三个字读得很重,能不能告诉我这“一下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

  生:很快。

  生:时间很短。

  师:这就是网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快!

  师:最后小作者在妈妈的教导下,还发了电子邮件。她发邮件的时候看到什么?

  生:看到自己制作的贺卡发给了远在国外的表姐。

  师:发这封邮件用了多长时间?

  生:(齐)几秒钟!

  师:那小作者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这一代真是太幸福了!

  生:很快,很方便,仅仅几秒钟就可以向国外发一封电子邮件。

  生:发电子邮件还能节约纸张,保护地球环境呢!

  师:你们真的太棒了,其实书上根本没有直接写作者的感受。刚才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小作者爸爸妈妈的话,你们把小作者爸爸妈妈的感觉变成了小作者自己的感受。

  师:孩子们,你们发过邮件吗?

  生:(少数学生说“发过”,大部分都说“没有”。)

  师:那你们看到过吗?

  生:(少数学生说“看过”,大部分都说“没有”。)

  师:想不想看看?

  生:(齐)想!

  师:(出示课件8:发邮件过程)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

  生:(观看)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幕,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发电子邮件真是太快了

  师:是呀,正是因为网络可以用很快地速度传播信息,接受信息、查阅信息,就像高速路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的速度一样,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网络”是──

  生:“信息高速路!”

  师:把“上网”称作──

  生: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师: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我们生活很幸福!

  生:我觉得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师:是呀,我们之所以发电子邮件,这一切都是什么给我们带来的?

  生:(齐)科学技术!

  师:(板书:科技的发展)孩子们,今天能来到你们班上课,王老师感到很高兴,我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齐)愿意!

  师:那好,在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有什么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事,我都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快的办法就是用发电子邮件的办法和我联系,我的邮箱是,希望咱们常联系,好吗?

  生:(齐)好!

  五、赏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已经感受到你们对电脑的渴望。小作者在下网后,她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看来,她和你们同样恋恋不舍,同样喜欢网络这个新朋友了。

  师:你看,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办这么多事,真让小作者感到高兴,所以当她听说家里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时情不自禁地欢呼──(出示课件9:“太好啦!太好啦!

  生:(齐读)“太好啦!太好啦!”。

  师:刚才我们也随小作者一起到网上去转了一圈,感受了一下网络的神奇,你们高兴吗?

  生:(齐)高兴!

  师:那就把你们的高兴也加上,再欢呼一下吧!

  生:(再读)太好啦!太好啦!”

  师:能再高兴一点吗?

  生:(再读)

  六、拓展延伸,形成能力

  师:(指板书)通过上网前爸爸给我介绍网络的作用,上网过程中我也亲自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可在我下网后,爸爸却说这只是网络功能的一部分。网络还有哪些作用呢?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哪些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影响?(出示课件 10:小组交流:网络还有哪些作用?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哪些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影响?)

  生:(小组交流)

  师:(参与小组交流)

  生:(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上网还可以聊天,打游戏。

  师:你喜欢打游戏吗?

  生;喜欢。我就是因为喜欢上打游戏,成绩都有一点下降了,

  师:现在知道了成绩下降的原因,那以后准备怎么办?

  生:我不会这样迷恋游戏了。

  师:让我们为这样一个诚实,知错能改的孩子鼓鼓掌吧!还有吗?

  生:上网还可以看电影。

  生:上网可以看作文、小说。

  生:……

  师:孩子们,我们已步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快捷工具。现在不仅电脑可以上网,手机也可以上网。我们不但能在家里上网,在街上行走,到野外郊游,都能用最快的速度得到你想知道的信息,它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知识和方便。可是如果我们过分沉迷于网络,就像刚才有的孩子说的,特别是沉迷于一些聊天、游戏、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那就给我们带来麻烦了,是不是?在今天课堂的最后,老师要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介绍给大家。(出示课件 11:《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生:(齐读公约的十条)

  师:我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电脑网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正确地对待这神奇的电脑网络。

  总之,这节课我以疑为线索,以思维为核心,以拓宽精神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最终达到会学会用。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来自第一范文网。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说课稿 篇4

  设计理念:

  这是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结构清晰,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网络,领略网络的神奇,真正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本节课的设计把握语文内涵,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

  我设计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认知目标:

  1、能读、写11个生字,了解组成的新词所表达的含义。

  2、能知道信息高速路就是网络,了解到网络为人类的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都带来了便捷。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到网络的神奇之处。

  2、通过深入地学习课文,以及自己的实践操作,感受到网络是现代人了解信息的有效途径,激发他们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能力目标:

  1、能自己上网浏览,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培养他们搜索信息的能力。

  2、能把找到的资料在班里进行交流,培养他们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捷。

  教学难点:使他们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就运用网络的本领。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称网络为信息高速路?

  2、网络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什么帮助?

  二、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直观演示,激发学生们的对网络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兴趣被你吸引了,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想看,想知,想学的愿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运用“网络能使我…… ”来说说话。我通过这样的手段既使学生们深入地阅读了课文内容,每个人都参与到了读文章,找句子的过程中,还使他们能够运用语言来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从而也解决了这篇课文的主要问题:2、网络能为我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什么帮助?把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培养了他们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见公开课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