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2、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人物对话,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了解萧伯纳的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难点: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精神,感悟人物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揭题,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大作家”是谁?
生:萧伯纳。
师:(板书:萧伯纳 )他是一位怎样的大作家呢?
生1: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过52部戏剧和5部小说。比较著名的作品叫《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芭芭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
生2:萧伯纳在1925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生3:我还知道萧伯纳到各地访问过,他1933年来过中国,与鲁迅、蔡元培等人见过面。
师:了解得真不少。你能用文中的话来介绍介绍吗?
生1: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生2: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
生3: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文豪?
生: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师:让我们一起夸夸他!
生齐读: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了哪些词夸他?
生1:举世闻名
生2:驰名中外
生3:名扬四海
生4:出类拔萃
生5:赫赫有名
生6:声名远扬
生7:妇孺皆知
师:是呀,萧伯纳就是这么一位举世闻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他的文学成就让我们佩服!让我们一起赞赞他!
(课件出示: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
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那这鼎鼎有名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呢?
生:娜塔莎
师:(板书:娜塔莎 )
师:这位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这位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啊!
师:文中是怎么描述的?
生: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师:(课件出示)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生1:朗读
师:你把小姑娘的可爱读出来了!谁再来!
生2:朗读
师:你把小姑娘的大眼睛读得那么有神,真不错!我们读书时就可以抓住特点来读。(出示红字:一对大眼睛很有神)谁还想试试?
生3:朗读。
师:多么可爱的小姑娘,能把你对小姑娘的喜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一起读!
生:一起读。
师: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不仅我们喜欢,萧伯纳也很喜欢,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二、直奔中心,感悟道理。
师:为什么这么小的女孩却成了这么有名的作家的老师呢?谁来告诉我?
生:是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板书: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出示第五小节)是的,萧伯纳就是这么说的,一个人……
生: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古人云:“一字为师”,何况小姑娘让大作家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指板书)
生: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怪不得萧伯纳说——
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这句话是萧伯纳发自内心的,是真诚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三、品读对话,深化理解。
师:萧伯纳在说这段话时是“深有感触”。 (出示 深有感触 ) 你知道什么叫“深有感触”吗?
生: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深受感动。
师:是什么让大作家如此感动,如此有触动呢?这要从萧伯纳和小姑娘的那次道别说起。萧伯纳和小姑娘临别之际,是怎么话别的?自由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指名学生当萧伯纳和小姑娘,其余一起读。
师:我们先来听听萧伯纳说了什么?(出示:萧伯纳的话范读)同学们,你觉得萧伯纳在对小姑娘说这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得意、骄傲、自豪、高兴……)
生1:得意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
过程方法:
4.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5.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6.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
讲讲谦虚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你,他你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还有一次,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孩子说:我叫项橐tuo,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后来孔子绕道而行。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交流)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作家,同学们,请看这个”家”字有几个意思。
出示:
(1)家庭
(2)有某种专长的人
(3)量词
“作家”的”家”属于的是哪个选项?
生:(2)
师:对,从事文学创作有相当成就的人就叫作家。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杰出、有名的作家。
出示:大作家(齐读)——贴板书
大作家一定见多识广,不需要别人指导了,但是这位大作家却拜了一位老师,而且是小老师
出示:小老师(齐读)——贴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出示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补板书。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大作家是谁?
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长得怎么样?
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
(畅所欲言)标上问号
二、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书)。
一读课文,读通读顺,二读生字,读准字音。
三、精读课文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
1、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位大作家是谁呀?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生: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2、出示:萧伯纳(指名读—齐读)——出示板书
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对萧伯纳有哪些了解?(学生介绍)
教师补充:
萧伯纳,英国人,从小就爱好文学和艺术,一生写了51部剧本,5部小说和其他多种著作,成就相当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当代最迷人的作家”。
出示:萧伯纳是的作家
生:著名
有名
伟大
英国
师:我们一起把这位大作家的名气读出来。(齐读)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
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
生:小老师是一个叫娜塔莎的小姑娘。
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出示板书
1、是的,萧伯纳在哪里遇到小姑娘的?
生:莫斯科
出示:莫斯科(同桌读—齐读)——出示板书
莫斯科当时是苏联的首都
出示:苏联(小组齐读—齐读)——出示板书
2、朗读回答
谁在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了一个叫娜塔莎的小姑娘。
萧伯纳在哪里访问时,遇到了一个叫娜塔莎的小姑娘。
萧伯纳在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了谁?
3、请读读课文,找找描写这个小姑娘外貌特点的句子。
找到了吗?你来读.
出示: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4、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生:漂亮
师:哪里看出?
学生交流
师:读出来
评价:真是个漂亮的孩子。
5、你觉得呢?
生:可爱
师:哪里看出的?读出来
评价:真可爱呀?
出示图片:你看,的确很可爱,就像你一样可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齐读。
你能看着图片,来介绍介绍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吗?
指名说。
6、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找到了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句子,这种写法,叫做正面描写,我们还可以找出描写别人的句子来感受小女孩的特点吗?
生:萧伯纳非常喜欢她,同她玩了很久。
出示: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7、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呀?
生:小女孩的确非常可爱,不然萧伯纳不会和她玩这么久。
8、你来读读这句侧面描写娜塔莎可爱的话。
指名读,齐读。
9、情感是相互的,从这些描写小姑娘的话语中,你也感受到了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愿意和一个小姑娘玩耍,很有童心
生:很平易近人。
生:童心未泯
10、是啊,我们读书要学会体会字面背后的意思,学会正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11、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3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质疑激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
2.课题中的“家”有三种解释:(1)家庭:(2)有某种专长的人:(3)量词:你觉得选哪种解释最合适?“大作家”是有哪种专长人呢?
3.课文中有写作专长的大作家叫萧伯纳。(出示萧伯纳的简介)生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板书:萧伯纳)
4.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怎么会有一位小老师呢?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听课文朗读。(播放课文录音)
二、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初步感知小姑娘和大作家的特点
(1)听了课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娜塔莎)
(2)那娜塔莎是怎样的一个女孩?生动手在文中找出句子画出来交流回报,师出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生齐读。
(3)从这句话中,你觉得她是怎样的姑娘?
(4)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找到了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句子,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老师还从描写别人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这个特点,比如说: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出示句子)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生齐读这句话。
(5)情感是相互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觉得萧伯纳是这样的人?
(6)是啊,我们读书要学会体会字面背后的意思,学习正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7)过渡:一位伟大的作家为什么称这个小姑娘为老师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寻找原因。
2.交流理解大作家与小姑娘的对话
(1)大作家临别时对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生汇报。(出示句子)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夸)
(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世界有名大作家)生学着大作家的样子表演。
(3)那么此时萧伯纳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说话。萧伯纳心想:小姑娘一定会,说:“。”
(4)萧伯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小姑娘的反应和萧伯纳的预想一样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小姑娘的反应不在萧伯纳的意料之内呢?(出乎意料)
(5)不在意料之内就叫——出乎意料,那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种意思?(竟)
(6)小女孩到底说了什么让萧伯纳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呢?(出示句子)
(7)读读娜塔莎的话,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板书率真可爱)
(8)她为什么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
(9)这真是个聪明、可爱、大胆的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小姑娘的话语。
(10)让我们再现小姑娘和大作家的对话情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深入感悟萧伯纳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
(1)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是一种什么表现?(为之一震)他为什么所震动?“马上”有说明了什么?
(2)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萧伯纳的自夸,虽然萧伯纳本意不是炫耀自己,想给小女孩惊喜,竟无意中让别人感受到了自己的自夸。通过小女孩的话,大作家觉察到了什么?哪个词是觉察、发现的意思?(意识)
(3)大作家萧伯纳“意识”到了什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配乐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
(5)是啊,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板书不能骄傲永远谦虚平等相待)
(6)萧伯纳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称小女孩为老师,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谦虚自律)
三、拓展升华发展语言
1.请你想象一下,萧伯纳以后到别国访问时,遇到别人,他会怎么介绍自己呢?
2.师生互动,演一演见面时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巩固内容
1.收集一些关于平等相待或谦虚的名人名言,我们来比比谁找得多。
2.把《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
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小老师”呢?请动手写一写你的“小老师”。
五、总结课文
世界上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人,也要尊重其他各种生物,它们都有生存在阳光下的尊严与权利。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读通课文,通过找出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人物对话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品读对话,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纯洁,像一面镜子,让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谦虚自律、胸怀宽广的大作家萧伯纳从小姑娘那里受到了教育,从而诚心诚意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通过找出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人物对话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难点:通过品读对话,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纯洁,像一面镜子,让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谦虚自律、胸怀宽广的大作家萧伯纳从小姑娘那里受到了教育,从而诚心诚意的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萧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做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读题质疑
课件出示: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采纳 学科 告诉 自豪(毫米) 预料 联想 意识 感触 谦虚
萧条 口吻 娜塔莎 请教(多音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的,来提醒一下大家好不好?
(1)“诉”的书写,不能漏掉一点,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2)自豪(毫米) 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3)请教(多音字)教育,管教;教书
(4)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让学生造句。
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课件出示:按照相遇——临别——事后这样一个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玩了很久。
第二段(2—4):写临别是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小姑娘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萧伯纳为之一震。
第三段(第5节)写萧伯纳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5、分段朗读,适当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节,再齐读。 读出小女孩的“可爱”
(2)读2—4节,男生读萧伯纳说的话,女生读小姑娘说的话,师读旁白。
(3)指名读最后一节(2个学生),再齐读。
三、精读第一小节,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
1、找出课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课件出示: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a、读句子,读加点词语
b、给加点词语换个词
c、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著名作家
课件出示: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从小就爱好文学和艺术,一生写了51部剧本,5部小说和其他多种著作,成就相当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当代最迷人的作家”。他最著名的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师读萧伯纳的基本资料并讲解
萧伯纳的小故事: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的信,信中说:“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做我小狗的名字。不知您同不同意?”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我觉得很有趣,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和你的小狗商量一番哦,看它同不同意啊!”
这是一位怎样的萧伯纳?(幽默、风趣)
不幸的骑士:一天,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街上散步。倜然以为冒失的摩托车骑士驾车闯了过来,猛地把萧伯纳撞倒在地。骑士赶忙下车吧萧伯纳扶了起来,并连忙向萧伯纳道歉。幸好萧伯纳没有受伤。他对着骑士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很遗憾,您太不行幸了,假如您把我撞死了,明天您就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摩托车骑士了。”
师:关于萧伯纳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来阅读阅读。
2、读出名气。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
1、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
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课件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a、指名读
b、她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加着重号)
c、怎样读出她的可爱呢?试一试。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4、萧伯纳和这位小姑娘“玩了很久”,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童心)
师:这样一位著名的大作家为什么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做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看看这个小老师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5
《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2
《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设计
首先介绍一下文中的大作家!
萧伯纳(1856~1950)
shaw,george bernard【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英国剧作家,评论家。1856年7月26日生于都柏林一基督教家庭,1950年11月2日卒于英格兰东部海瑞福德郡一小村镇。其母是优秀女中音歌手。萧伯纳中学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当小职员。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他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并于1891年发表了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
萧伯纳的第一部剧作,是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如何靠经营贫民窟房产重利盘剥的《鳏夫的房产 》 。2 年后写出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则是对资本主义另一条生财之道的鞭挞和剖析。剧中的华伦夫人出身贫苦,靠开妓院发家后,供养女儿受高等教育,指望 女儿 能 凭身分和教养找个“有钱的男人”,从而跻身上流社会。但却对女儿隐瞒了身世,女儿在洞悉原委后尽管谅解了母亲,却不再接受其供养和教训而自去独立谋生。以上两剧是典型的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也是萧伯纳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包括这两出戏在内,萧伯纳 1892~1939年共写了51部戏 ,其中除《圣女贞德》是描写法国青年女爱国者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唯一一部悲剧外,大都是喜剧或带有喜剧意味的笑剧、闹剧、狂剧以及历史剧、哲理剧、政治幻想剧等,题材、手法虽有变化,讽刺、暴露的精神则始终如一。其他作品有《武器与人》、《康蒂妲》、《风云人物》、《魔鬼的门徒》、《凯撒与克莉奥佩特拉》、《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医生的困境》、《安德洛克勒斯与狮子》、《皮格马利翁》、《伤心之家》、《回到玛土撒拉》、《苹果车》等。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3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一
文章出处:老百晓在线【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m.diyifanwen.com】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7
《大作家的小老师》是小学语文国标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讲了著名作家萧伯那和苏联小姑娘的故事,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故事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人物形象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萧伯纳、莫斯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课文中出现的道理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并根据新课标中对于中年级的要求,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宽广胸怀。
其中目标2、3是教学重点目标4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萧伯纳的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
我豫设用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我用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中我直接板书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同时要学生完成这几个任务1、标好自然段,2、划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3、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互相评点正音,使得他们读准确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注意指导他们读准这些字音:“适、触”是翘舌音,吻、谦、联是前鼻音。学生一起采用联系上下文和质疑讨论扫除字词障碍读通顺课文。在读懂每一自然段课文的基础上,解决上课伊始产生的问题。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一下萧伯那的有关资料。了解文中的大作家的大是指著名,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下面我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第二课时我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复习导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教学环节以达到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宽广胸怀。
上课伊始我以词语复习导入,词语主要是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进行复习回顾。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感悟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因此我将以问题“你觉得课文中的肖伯纳和小姑娘分别是怎样的人?”为切入点展开对课文的品读。我将用充足的时间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交流。其中萧和小姑娘的对话最能凸现两人的性格特点是课文的重点。我将进行这样的预设。
第一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阅读这段对话,对文本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引导学生抓住“告诉,世界有名、大作家、大文豪、惊喜万分”等词语来体会萧伯纳说话时的心情,
第三步、透过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惊喜万分”你还想到了什么?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到萧伯纳是在和孩子玩了好久,在临别时才亮出了身份不过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惊喜,让孩子高兴高兴。但同时也确实存在自夸的嫌疑。
第四步、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试着读一读课文。
第五那小姑娘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仿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相机板书
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那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相机板书
第六步、分角色朗读两人的对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的第三段意义深刻,是理解的难点,在教学中我这样的预设。
1、引导学生读这段话,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2、引导学生联系萧伯那自身的成就以及上文中他与小姑娘的对话再次说说萧伯那是个怎样的人,从而认识他的谦虚。板书
3、想想课题为什么以大作家的小老师为题,以此进一步认识到他谦虚严于律己。
布置作业:朗读并摘录这段话。
收集有关谦虚的名人名言。
第三个环节学完课文,下面进入拓展延伸
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名人故事,可以要求学生课外搜集自己喜欢的名人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也可以是电子小报。学习名人美好的品格。
板书大作家的小老师(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萧伯纳小姑娘
谦逊、严于律己天真、可爱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 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 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自读课文,思考:
1、 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
2、 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
3、 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
4、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
二、 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 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 小结:
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 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 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
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希望别人崇敬他。
(3) 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4) 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谁的意料之外?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是什么?
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小姑娘答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意思?为什么?
(自己是人,萧伯纳也是人,同样是人,“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为自己是世界闻名的英国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5) 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意识”是什么意思?他意识到了什么?(“刚才太自夸了“)
3、 小结: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认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二、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 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 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要点: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
(点题。点出课题之由来)
板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9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了大作家萧伯纳与小姑娘娜塔莎之间的故事,学生从中能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可爱与萧伯纳的严于律己,善于自省。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这篇课文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叙了一个生活中的细节,以人物间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大作家萧伯纳谦虚、严于律己的宽广胸怀。针对这篇课文,陈老师没有泛泛讲解,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学习,自读自悟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课文一开始学生通过自读后,老师分别提出了萧伯纳、娜塔莎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物性格。从显示萧伯纳的个人资料中体现出萧伯纳是一个世界大文豪,很受人尊敬而通过娜塔莎的外貌、神态描写体现出娜塔莎只是个可爱的普通小姑娘。
初读课文以后把本课的重点放在萧伯纳及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进行对比,并通过萧伯纳对小姑娘说话的这个环节自主练习说话,再找几位同学学着他的语气读读小姑娘的话。因为小姑娘是学着萧伯纳的口吻回答的。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让学生感悟到,萧伯纳说这句话时是想给小姑娘带来惊喜。为全文理解萧伯纳是个谦虚自律的人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仿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再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那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和小姑娘,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课文。从‘为之一怔’中体会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通过引读有关句子,讨论,让学生对人物的品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再来看看课题中这个“小”字和“大”字,让学生通过整堂课的学习重新感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这两个字做出新的认识。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让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0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读出趣味来。
2、通过上节课的读文,你知道这位大作家是谁吗?(生介绍。板书“著名”,学生换词)
3、你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
(1)用文中语句说,板书“可爱”。
(2)好好读,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3)点拨写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
3、本节课,我们要读懂文字后面藏着的东西。
二、学问体悟
1、看图,出示“思考一”
2、你把四个字读成了一幅生动温馨的场面。真棒!
这样读书就把文章读得更丰富了。
3、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临近分别了,总该给自己的朋友一句临别赠言啊。出示“思考二”
(1)自由读、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同桌→全班)
4、“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姑娘的话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生接读第四自然段)
5、“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
6、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读课题。
三、感悟升华
1、大作家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你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2、出示相关的名人名言
3、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细心去 、去发现,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的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四、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关于萧伯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他。
板书: 10 大作家 的 小老师
谦虚 可爱
平等相待 天真无邪
课后反思:
经过专家的指导,这节课的授课思路更清晰了。学生学得很投入,学习效果良好。
整堂课关于“读书”能体现不同层次的读书要求:初读时读懂、读通;熟读时有所理解;精读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步骤比较清晰。特别是加大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力度,让孩子们对于到萧伯纳和娜塔莎的一见如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国籍不同、年龄差距大,但他们彼此都非常喜欢,虽然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非常愉快,已经成为朋友了。从而,为后面课文的理解和对于萧伯纳善于反思、谦逊自律的伟大人格的认识奠定了情感基础。
不足的是对于“以读为本”我仍然理解不够,对于“读中理解”的妙处仍然没有体会透。在处理第一次上课时出现的关键症结:关于小姑娘的那句“请你也会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时,孩子们再次重复了上节课的场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小姑娘是在教训萧伯纳,是想帮助萧伯纳认识到自己太骄傲了。
课堂上,我再次急出了一身汗,没想到经过这么多的朗读指导和情感酝酿之后,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走入了同一条歧路。无奈之下,我只好亲自讲解,兜了一大圈,甚至还举了生活中的例子“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如果你学着他的样子说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最终,终于有两个聪明的孩子先明白了,说到了“跟他开玩笑、逗着玩”,我才长舒了一口气。
一下课,专家和领导简单评说了整节课之后,就谈到了这个老问题。我说,按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事,他们都有生活体验,为什么他们总朝同一个方向去想呢?我真的无法理解,也真不知道改怎么引导。任校长说:“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读。”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恍然大悟:对啊,兜什么圈子呢?哪需要那样硬生生的讲解呢?只要再让他们读读第一自然段、品品“学着他的样子”,孩子们自然就会明白了。读透了“学着他的样子说”,就会读懂小姑娘的天真、俏皮,自然就不会把她读成一个城府很深、一本正经的“小老师”了,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真是给我上了极其深刻的一次“读书”课!原来读书有如此神妙的功用,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了!
后记:后来,我再次反复思考课堂上的“异口同声”现象时,我在想,是不是这篇课文的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也给了孩子们一些误导呢?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73
大小之间-----《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一得【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的课题是很值得研究的,大小之间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课题让学生去领悟课文深层的含义。
1、看课题,寻找问题
在导入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小老师产生好奇的心理。
2、读课文,字面理解大小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为何称萧伯纳为大作家,补充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萧伯纳的作品,以及当时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体会大作家之“大”。让学生寻找小老师之小,一是从课文的插图上看小姑娘年龄的小,二是在课文中发现小姑娘年龄的小,体会老师的小。
3、悟课文,深入理解大小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扣住小字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去感受课文中小姑娘的无意识的模仿心态,引导学生读好人物间同语气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师:萧伯纳和小姑娘相处得好愉快啊!但时光匆匆,访问即将结束,萧伯纳必须和小姑娘告别了。读读课文第二到四自然段,看看萧伯纳的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感到惊喜。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感到自豪。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更加高兴。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记住自己。
师:萧伯纳是想炫耀自己的身份吗?
生:不
生:他是想让小姑娘知道自己的身份,让小姑娘开心
……
师: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来学学萧伯纳,给大家演一演。
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言。满怀期望,突出自己的身份。
师:但事情没有如萧伯纳之想,看看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出乎预料。(理解:出乎预料)
师:出乎预料的是什么?
师:谁能读好小姑娘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该怎么读,自己练着读?
生:我觉得是很骄傲的。读课文
生:我觉得和萧伯纳的是差不多的。读课文
师:你们体会得不错,那小姑娘学萧伯纳的口吻说话,是因为觉得他自夸吗?
生:是的。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说不是?
生:因为小孩子喜欢学别人说话。
生:我觉得即是又不是。
师:为什么?
生:小姑娘是学萧伯纳说话。但小姑娘也是感觉到了萧伯纳话中的骄傲,她不知道大作家有什么了起,所以才学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姑娘感受到了话中的一些骄傲,但她并不是有意识地想去批评萧伯纳,只是学着一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心想让小姑娘高兴的萧伯纳自己说话时有没有体会到话中的骄傲?(没有)但小姑娘的话却让(为之一震),因为他感受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师: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萧伯纳很多思考,那他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读读萧伯纳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指导读好课文。
生:一个人要谦虚。
生:人不能因为成就大就骄傲,要永远谦虚。
……
师:那你觉得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他发现自己自夸了,就改了。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谦虚的人,因为他把小姑娘称做自己的老师。
师:小姑娘是有心教育他吗?(不)
师:小姑娘的话让他有了感触,他就把小姑娘称为老师,他真是(谦虚)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会思考的人,小姑娘的话就让他感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好的人,因为他是大作家了,还可以和一个小姑娘玩。
师:用一个词概括,叫……(平易近人)
4、回到课题,再谈感受
师:课文我们已经读完,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对这大小两字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萧伯纳真的是个小作家,他可以从一句话中感受到一个道理。
生:我觉得这个大和小更能够体现萧伯纳的谦虚。
生:我也觉得萧伯纳很谦虚。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把感受读出来。
在大小间做文章,以小见大,看似平淡的一件小事,会思考的人会发现无穷的秘密。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发现,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发现。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转载自仪征漫网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2
第一课时
一、师谈话导入
1师:今天,周老师给大作家(板书)介绍一个朋友,请看老师写他的名字——萧伯纳(写在大作家的下方)。
2师:认识吗?指名读 齐读
3同学们了解萧伯纳吗?
(预设答案: 1: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过52部戏剧和5部小说。其中有一篇比较著名的作品叫《华伦夫人的职业》。
2:萧伯纳在1925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3:我还知道萧伯纳到各地访问过,他曾经来过中国,与鲁迅、蔡元培等人见过面。) 过渡:啊,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萧伯纳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完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二、质疑引入课文
1师:看到这个题目时,同学们,你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呢?(预设答案:1:小老师是谁呢?(师相机表扬,并在“小老师”下画问号)
2:小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师相机表扬,并在“小老师”下画一个问号)
3: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师在“大作家”和“小老师”中间画问号))
2师:古人说‘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3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读书吧!,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书后的生字表,或者问老师、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讲这个要求时,语速要慢而有力)。
4生自读文,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情,以便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三、交流解疑:
1师:这三个小问号,你解决了哪一个?请告诉大家。(预设答案:
1:我解决了“小老师是谁”这个问题。小老师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2:我知道小老师长得很可爱: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师相机出示图)请看,这个小姑娘的确很可爱!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3过渡: 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就能解决了!(擦去黑板上所画问号中的两个)现在,黑板上只剩下一个大问好了: ‘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这个问题读一遍课文是就解决不好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预设两种方案:如果班级学生习惯于合作学习,用“合作学习”;不然,就让学生自渎,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情,以便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这里拟小组合作学习]下面就请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读课文,读后认真想一想,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把小姑娘作为自己的老师的?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小组读课文,讨论交流,师巡视引导)
教师指导读好课文,体会感情:(预设过程:哪一小组,先汇报一下学习的结果?(学生发言时要强调代表的是一个组)
生:我知道了,是因为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话,使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而萧伯纳才会把小姑娘作为自己的老师的。(师不急于肯定,要征求其他学生对这一说法的意见)
师:那么,读完了课文,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我觉得小姑娘不光可爱,还很聪明!
师: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她模仿萧伯纳的口吻对萧伯纳说“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说不定是想让萧伯纳为自己刚刚说的话反省反省。
师:你说话很有分寸,用了“说不定”一词,证明这是你的猜想!不过你的猜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你就扮演一回“聪明”的娜塔莎,来读一读她的话吧!
(相机指导朗读,可全班或小组读))
师:读得非常好!(紧接着引导)不过小姑娘说这话,萧伯纳一开始想到了吗?(预设过程:
生:“出乎预料”!( 师不急于肯定,要征求其他学生对这一说法的意见)
生:我认为下文的“为之一震”也能说明,“为之一震”表示萧伯纳一下子愣在那里了,说明他没想到小姑娘会这样讲。
师:呀!你真会读书,我很喜欢你的独特见解!
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读了课文觉得萧伯纳比较骄傲,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你们看他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话就知道了!
(师相机出示图)看,萧伯纳的动作:一只手插在裤袋里——
他对小姑娘说话时,会是怎样的神情呢?谁来模仿一下?
(指名学生模仿读)
师: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对萧伯纳这句话的意思,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引导学生揣摩:说这话是为了让小姑娘“惊喜万分”)
(师相机点拨学生思考,并对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当萧伯纳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他的反应如何?
生:“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生:他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是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伯纳马上意识到自己——太自夸了!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他悟出的道理!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现在明白“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了吗?
(娜塔莎对萧伯纳说的话使萧伯纳懂得: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相机小结)这个道理是娜塔莎让萧伯纳明白的,所以——“大作家拜小老师”。(擦去黑板上的最后一个问号)
四、拓展升华
师:萧伯纳从娜塔莎的话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萧伯纳的感触(出示句子),看看你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了什么?(预设:
1: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夸。(师板书:不能自夸 永远谦虚)
2:我知道了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管你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你同样是人,和其他人一样!
师:(赞许并板书:平等相待)
总结:生活是个大课堂,善于学习,善于感受,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今天,我们从(指示学生读课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指示学生读三个词语)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找找关于“谦虚待人”这样的小故事读一读!
2.诵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附:板书 10 大 作 家 的 小 老 师
萧伯纳 娜塔莎
不能自夸 永远谦虚 平等相待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141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二、(3-4)三、(5)
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 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 自读第4自然段。
(3) 齐读诗句。
(4) 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 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 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 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 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做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生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引导学生说),他是——英国著名作家(生说),我们还了解到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幽默风趣、有童心(引导学生说),小老师是——娜塔莎。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熟悉一下著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
二、精读课文
解决问题——为什么拜小老师,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和宽广胸怀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两个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为什么著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作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5小节
2、指名回答
(一)精读感悟第2节
过渡:说不好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第2节: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或神情?
(2)出示填空:……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b、师: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萧伯纳说这句话来表明自己是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惊喜,让孩子高兴,他很善良)
(二)精读感悟第3节
1、师: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比如你遇到杨红樱、郑渊洁……
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
(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
小姑娘说了什么让大文豪出乎预料的话?谁来读一读。
(3)师: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天真可爱、有礼貌、聪明机智……)
(4)师:小姑娘是在和这位大作家逗着玩呢,还是品出了大作家话中的“自夸”意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理解领会。
(5)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3、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1)同桌练习。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老师读旁白。
4、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为之一震,萧伯纳为什么震惊了?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呢?
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
师小结:正因为这句话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5
[教学目标 ]: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6
《大作家的小老师》以清晰、干练的笔触,写出了文豪萧伯纳“拜”一位小姑娘为师的事,读来很受启发。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无意识地关注别人的点点滴滴,然后不经意地学习、模仿自认为优秀的地方,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许多的老师,只是我们不曾留意而已。刚开始让学生从周围的的人中寻找自己的“老师”,并寻找“老师”的闪光点时,学生的视线不够远,只是在平时老师经常褒奖的所谓优秀学生身上打转,比如:董文泰是我班的“读书明星”,王炜汉因为写字又快又好,无愧于“书法家”和“快手王”的美称……大部分完全可以成为“老师”的同学就被无情地抛弃了,这样,文章内涵学生是无法真正地体会的。意识到这一点,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点拨与引领,我就以班上一位成绩很差,经常被老师批评,也不为同学所喜欢的一个所谓差生的男孩为例,让学生从他身上寻找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经过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后,我们大家对他的长处终于有了一个共识:他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是班上无人能比的,他,是所有同学的“劳动老师”。受到这个启发,大家都更为努力地去发现并放大其他人的闪光点了,于是,我印象当中那个默默不语的男生成了“笑星”,他的绝招是给别人讲笑话,从来都是逗得别人滚到课桌底下,自己却冷若冰霜;那个大大咧咧,在班里笑料百出的女生是班里的朗读高手,成为了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那个瘦巴巴,好说谎的小个子男孩拉丁舞跳得极棒,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拉丁舞王”;而那个皮肤白净、眼睛小小,整日在妈妈庇护下娇滴滴的男生歌竟唱得特别棒,也成为了同学们仰慕的对象……就这样,学生们就轻而易举而又深刻地理解了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蕴。这样的引导,不只让学生认识到了谦虚、平等待人的重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要全面衡量和评价别人的可贵。后来,我又引领学生发现文本当中的另一个细节,文中的萧伯纳不仅“拜”了老师,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我让学生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不足,学生们做到了和别人对照、比较,然后结合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勇敢地亮出自己的缺点。我鼓励他们,有了错误并不可怕,萧伯纳这个大文豪都能屈驾“认错”,并能勇于改正错误,我们也可以的。这节课,每个人都积极地表扬别人和自我批判,场面热烈而温馨。
与文本对话,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文字,而是要更多的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与文本的对话,是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一个极为有意义的心灵旅程。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 篇17
作者:林夕 转贴自:凤凰语文论坛 点击数:140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二
作者:林夕 文章出处:凤凰语文论坛
第一课时
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自渎课文,思考:
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
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
3、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
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
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小结:
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
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
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希望别人崇敬他。
(3)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谁的意料之外?
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是什么?
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
小姑娘答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意思?为什么?
(自己是人,萧伯纳也是人,同样是人,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为自己是世界闻名的英国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5)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意识是什么意思?
他意识到了什么?
(刚才太自夸了)
3、小结: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认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二、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要点: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
(点题。点出课题之由来)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m.diyifa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