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23-08-05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做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生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引导学生说),他是——英国著名作家(生说),我们还了解到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幽默风趣、有童心(引导学生说),小老师是——娜塔莎。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熟悉一下著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

  二、精读课文

  解决问题——为什么拜小老师,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和宽广胸怀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两个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为什么著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作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5小节

  2、指名回答

  (一)精读感悟第2节

  过渡:说不好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课件出示第2节: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或神情?

  (2)出示填空:……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b、师: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萧伯纳说这句话来表明自己是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惊喜,让孩子高兴,他很善良)

  (二)精读感悟第3节

  1、师: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比如你遇到杨红樱、郑渊洁……

  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

  (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

  小姑娘说了什么让大文豪出乎预料的话?谁来读一读。

  (3)师: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天真可爱、有礼貌、聪明机智……)

  (4)师:小姑娘是在和这位大作家逗着玩呢,还是品出了大作家话中的“自夸”意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理解领会。

  (5)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3、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1)同桌练习。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老师读旁白。

  4、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为之一震,萧伯纳为什么震惊了?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呢?

  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

  师小结:正因为这句话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2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         设计人:姜丽波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大作家的小老师》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和苏大作家联小姑娘娜塔莎之间的故事,文中刻画了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和严于利己的萧伯纳的形象,告诉我们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学习者分析

  故事以写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人物形象并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萧伯纳、莫斯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课文中出现的道理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第十课,都预习好了吗?谁来读读课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大作家”在文中指的是谁吗?

  板书:萧伯纳

  (出示图片)你们了解萧伯纳吗?

  2.课题中的“小老师”指的又是谁呢?

  3.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4.大作家萧伯纳把与你们差不多大的这个小姑娘当作了老师,说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

  交流关于萧伯纳的有关资料。

  5

  从课题入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读题质疑,直奔文章中心内容。

  学习课文

  (一)提出自读要求。

  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学贵有疑,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更了不起。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笔把文中有关的语句画出来,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轻声读一读。

  (二)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交流: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

  娘? 你从哪里感受到

  的?

  (2)大作家萧伯纳为什

  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

  姑娘为小老师呢?

  指名说一说。

  让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 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

  出示填空: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指名填空。(自豪、自夸、得意……)

  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② 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有名的大作家,你会有什么反应?

  小姑娘是什么表现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第三自然段)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

  指名读读这段话。

  ③ 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聪明可爱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展开了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④ 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呢?

  ⑤ 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读懂这段话了吗?自由读一读,与同桌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

  ⑥ 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

  不能自夸、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让我们再读读萧伯纳的感触,看看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少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思考,总是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3)课文学完了,大作家萧伯纳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

  按自渎要求,自读课文。

  交流。

  齐读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

  10

  15

  15

  自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带着要求初读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自读自悟的空间。

  结合文本进行词语积累、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抓住文本中关键词句,联系生活,进行角色换位,与文本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在理解文章重点段的基础上再来解决开头提出的一个问题:“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人物的高尚品质也熠熠生辉,谦逊自律、胸怀宽广的萧伯纳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2.萧伯纳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同学们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是聪明、可爱,令人佩服!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 家的小 老师。

  5

  学完全文,再读课题,扣住“大”与“小”,让学生体会课题的别具一格,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复述课文。

  1.学生熟读课文。

  2.先分小组进行复述,

  然后全班交流,尽可用

  上课文中的词语。

  学生熟读课文

  5

  依据年级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只要用上原文的语句,叙述有条有理即可。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口语训练的交际场,

  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课外找一找与萧伯纳有关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2、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人物对话,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了解萧伯纳的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难点: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自省自律和善于反思的精神,感悟人物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揭题,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大作家”是谁?

  生:萧伯纳。

  师:(板书:萧伯纳 )他是一位怎样的大作家呢?

  生1: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过52部戏剧和5部小说。比较著名的作品叫《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芭芭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

  生2:萧伯纳在1925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生3:我还知道萧伯纳到各地访问过,他1933年来过中国,与鲁迅、蔡元培等人见过面。

  师:了解得真不少。你能用文中的话来介绍介绍吗?

  生1: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生2: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

  生3: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怎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文豪?

  生: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师:让我们一起夸夸他!

  生齐读: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除此之外,你还想到了哪些词夸他?

  生1:举世闻名

  生2:驰名中外

  生3:名扬四海

  生4:出类拔萃

  生5:赫赫有名

  生6:声名远扬

  生7:妇孺皆知

  师:是呀,萧伯纳就是这么一位举世闻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他的文学成就让我们佩服!让我们一起赞赞他!

  (课件出示: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萧伯纳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

  萧伯纳是一位世界大文豪。)

  师:那这鼎鼎有名的大作家的小老师是谁呢?

  生:娜塔莎

  师:(板书:娜塔莎 )

  师:这位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这位小姑娘长得真可爱啊!

  师:文中是怎么描述的?

  生: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师:(课件出示)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生1:朗读

  师:你把小姑娘的可爱读出来了!谁再来!      

  生2:朗读

  师:你把小姑娘的大眼睛读得那么有神,真不错!我们读书时就可以抓住特点来读。(出示红字:一对大眼睛很有神)谁还想试试?

  生3:朗读。

  师:多么可爱的小姑娘,能把你对小姑娘的喜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一起读!

  生:一起读。

  师: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不仅我们喜欢,萧伯纳也很喜欢,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二、直奔中心,感悟道理。

  师:为什么这么小的女孩却成了这么有名的作家的老师呢?谁来告诉我?

  生:是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板书: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出示第五小节)是的,萧伯纳就是这么说的,一个人……

  生: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古人云:“一字为师”,何况小姑娘让大作家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指板书)

  生: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怪不得萧伯纳说——

  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这句话是萧伯纳发自内心的,是真诚地说——(出示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三、品读对话,深化理解。

  师:萧伯纳在说这段话时是“深有感触”。 (出示 深有感触 ) 你知道什么叫“深有感触”吗?

  生:有很深的感受和体会,深受感动。

  师:是什么让大作家如此感动,如此有触动呢?这要从萧伯纳和小姑娘的那次道别说起。萧伯纳和小姑娘临别之际,是怎么话别的?自由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指名学生当萧伯纳和小姑娘,其余一起读。

  师:我们先来听听萧伯纳说了什么?(出示:萧伯纳的话范读)同学们,你觉得萧伯纳在对小姑娘说这话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从哪里体会到?(得意、骄傲、自豪、高兴……)

  生1:得意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80

  以学定教的课堂充满乐趣——《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介绍一位大作家给你们认识——萧伯纳。

  你们了解萧伯纳吗?

  生1: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大作家,他写过52部戏剧和5部小说。其中有一篇比较著名的作品叫《华伦夫人的职业》。

  生2:萧伯纳在1925年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生3:我还知道萧伯纳到各地访问过,他曾经来过中国,与鲁迅、蔡元培等人见过面。

  师:啊,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了发生在这样一个名人身上的小故事。(揭示完整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脑海里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生1:小老师是谁呢?(师在“小老师”下画问号)

  生2:小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师又在“小老师”下画一个问号)

  生3: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师在“大作家”和“小老师”中间画问号)

  师: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有学生在下面说:读书!)

  师(微笑):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读书吧!,注意碰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书后的生字表,或者问老师、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练读)

  讨论交流解疑:

  生1:我解决了“小老师是谁”这个问题。小老师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生2:我知道小老师长得很可爱: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师:(出示图)你看,的确很可爱!就像你一样可爱呢!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师: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就能解决了!(擦去黑板上所画问号中的两个)

  (目光扫视过全班后)“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这个问题不是每个同学能够读一遍书就能解决的。这个问题是谁提的?

  (一学生举手示意)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性!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就请以小组为单位,再次读课文,读后认真想一想,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把小姑娘作为自己的老师的?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小组读课文,讨论交流,师巡视引导)

  教师指导读好课文,体会感情:

  生1:我知道了,是因为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话,使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而萧伯纳才会把小姑娘作为自己的老师的。(学生表示同意他的说法)

  师:那么,读完了课文,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

  生2:我觉得小姑娘不光可爱,还很聪明!

  师: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2:她模仿萧伯纳的口吻对萧伯纳说“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说不定是想让萧伯纳为自己刚刚说的话反省反省。

  师:你说话很有分寸,用了“说不定”一词,证明这是你的猜想!不过你的猜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就扮演一回“聪明”的娜塔莎,来读一读她的话吧!

  (生2很出色地朗读了这句话,其他学生也一个个站起来朗读,有的还加上了动作)

  师:读得非常好!(紧接着引导)不过小姑娘说这话,萧伯纳一开始想到没?

  (生都摇头)文中有个什么词能说明萧伯纳一开始没想到的?

  生3:“出乎预料”!(其余学生表示同意)

  生4:我认为下文的“为之一震”也能说明,“为之一震”表示萧伯纳一下子愣在那里了,说明他没想到小姑娘会这样讲。

  师:呀!你读书很仔细,我很喜欢你的独特见解!

  (生继续谈看法)

  生5:我读了课文觉得萧伯纳比较骄傲,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你们看他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话就知道了!

  师:(相机出示图)你们看,萧伯纳的动作:一只手插在裤袋里——

  生6:(打断老师的话)好像还挺有风度的!(其余学生笑)

  师:好,你来读一读萧伯纳的这句话!

  (生6也把一只手插入裤袋中,神情得意地朗读了这句话,其余学生相继模仿,一个比一个有神韵)

  师: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

  (学生饶有兴趣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生7:我不太同意“生5”的说法,萧伯纳是有一点自夸,但他说这话是为了让小姑娘“惊喜万分”。(有的学生表示同意)

  师:(点头表示赞许)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你读书也很仔细,见解也比较独特!

  生8:我比较喜欢萧伯纳,因为他知错就改:“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并且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言之有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伯纳马上意识到自己——太自夸了!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他悟出的道理!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现在明白“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了吗?

  (生齐说能!)

  生:娜塔莎对萧伯纳说的话使萧伯纳懂得: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师:(相机小结)这个道理是娜塔莎让萧伯纳明白的,所以——“大作家拜小老师”。(擦去黑板上的最后一个问号)

  自己在下面再读读萧伯纳的感触,看看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能自夸。(师板书:不能自夸 永远谦虚)

  生2:我知道了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管你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你同样是人,和其他人一样!

  师:(赞许并板书:平等相待)生活是个大课堂,善于学习,善于感受,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师:我提议,把这十二个字作为我们班的座右铭,怎么样?

  (生拍手叫好,齐读座右铭,并当场背诵)

  师:课文学完了,大作家萧伯纳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

  (生各抒己见:自夸,有错就改,聪明,了不起……师总结,略)

  师:我有个建议:回去后大家还可以找找关于“谦虚待人”这样的小故事读一读!

  (此时下课铃已响,有的学生意犹未尽,要求将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评析:(根据全国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点评整理)

  这节课最大的优点:生动活泼。生动活泼的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生动活泼的学生,生动活泼的教学。具体说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 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活跃灵动。

  2、 遵循了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的教学没有提问,问题全由学生提出来:(1)有关课题的问题(2)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3)有关思想内涵的问题。教师则遵循从内容到思想的教学规律,筛选问题,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新课标倡导“以学定教”。这节课上老师“以学定教“的思想体现得十分明显。根据课上出现的问题来调整教学思路、教学顺序、教学方法。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十分老练,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课堂教学也因此有了不竭的动力。

  4、 整节课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积极,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老师要下课了,孩子们还要演小品,这样的表现欲是可贵的,是需要保护的。学生上课需要活泼,但也需要静静地思考。古人说:“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孩子们动不错,静不够,不要养成静不下心的性格。

  转载自仪征漫网【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输入课题关键字查找本课更多资料! 搜索引擎在网页下端!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特点,走进人物内心。

  3、体会萧伯纳由自夸到自悟的心理变化,学习他的谦虚的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人物的对话,从对话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设疑、解疑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课——(生齐读课题),刚刚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里肯定有许多疑问吧?

  2、学生质疑

  3、通过预习,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了?

  (1)学生说到“大作家就是指萧伯纳”时,老师补充:萧伯纳是英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写下了五十部著作,曾多次出国考察访问,可以说他是名扬四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世界有名的作家”。

  (2)学生说道“小老师就是苏联小姑娘”室,老师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4、大作家为什么称呼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二、读对话 揣摩人心

  1、出示第五小节,学生读。

  2、萧伯纳认为自己哪里是太自夸了?

  3、(出示第二节)临别时萧伯纳为什么要这么说?

  4、所以萧伯纳在道出自己的身份时肯定会强调一些词语,谁来试试看?(指名读)

  如果能加上一些动作,带上一点表情,那就更有大作家的风度了(再指名读)

  5、如果你是娜塔莎,你得知眼前这位和你玩了好久的老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伯纳时,你会惊喜吗?

  (不会惊喜万分的,你是娜塔莎的知音)

  (会的),那你会怎么表现出来?(有什么表情、会怎么说、怎么做)

  6、你们真是萧伯纳的知音,萧伯纳当初以为娜塔莎也会像你们这样的惊喜万分,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会这样说:——(引读第三节)

  小姑娘竟学者萧伯纳的口吻说道:——(指名读)

  漂亮的娜塔莎请你再来回敬萧伯纳一句(再指名)

  让我们一起学一学萧伯纳的口吻,读——

  5、当时萧伯纳听了以后有什么反映?

  理解“为之一震”

  6、是的,娜的那句话使萧深受刺激,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叫——“深有感触”

  三、反复读 感悟道理

  1、谦虚是美德,让我们牢牢的记住娜的教导:(画 读)

  2、如果我们的伙伴因为成绩优秀而沾沾自喜,我们就对他说——

  如果我们自己进步了,我们就对自己说——

  让我们对身边的所有人说——

  四、拓展读 内化思想

  原来,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所以,萧伯纳称小姑娘是他的小老师。其实,像萧伯纳这样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的,还有许多名人,这里就有一个《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故事。

  学生阅读补充资料:《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故事和关于谦虚的故事、名言。

  教学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个课题极有思考性,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贵有疑,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其中“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这两个问题层次较浅,学生马上可以解决,重点探究的是“为什么萧伯纳称小姑娘是他的小老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突出了重点,是从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出发的,尊重了学生的需求,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让学生扮演人物,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进入人物内心,揣摩人物心思,入情入境,加深理解。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娜塔莎,你得知眼前这位和你玩了好久的老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伯纳时,你会惊喜吗?”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常常看到理论书上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学生”呢?我想,相信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说的机会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思维只有在相互碰撞时才能迸射出绚丽的火花。这火花就是学生的智慧,我们老师不能扼杀。所以课堂上,学生惊喜也好,无所谓也罢,我都充分地加以了肯定。

  每篇课文总有它的文本价值,我把这篇课文蕴涵的道理定为学生的情感取向。教书育人,我想我们的课堂除了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外,更应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待人谦虚、与人平等,这是多么重要啊。课上,让学生反复地读萧伯纳的最后一句话和拓展阅读就是想触动学生的心弦,碰击学生的情感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

  本文仅仅只涉及到两句对话,一位是萧伯纳,一位是小女孩。

  萧伯纳的话中可以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他的自夸语气,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萧伯纳这样的语气究竟是为了炫耀,或是为了让小女孩惊喜万分?

  教学前,我仔细斟酌,从第一小节中萧伯纳的表现:一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并没有在自己的视线中遗漏那个可爱的小姑娘。不仅如此,还因为喜欢这个小姑娘,和她玩了很久。试问,一个心中只有自己,居功自傲的人,又怎会发现身边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她的可爱又从何谈起?那就更不会与她玩很久了!因此我得出结论,萧伯纳之所以说出这样“自夸”的话,绝非存心,实实是为了带给那个可爱的小姑娘一个特大的惊喜!

  教学中,我已注意到这一点,为了让同学们对萧伯纳产生正确的第一映像,我在教学第一段时让孩子思考,萧伯纳会和小姑娘玩些什么?“猜谜语”“讲笑话”……是呀!身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却会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一起“猜谜语”“讲笑话”,你们觉得身为大作家的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很快体会出萧伯纳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就为萧伯纳这“自夸”的语气是否真正出自真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之后的教学也很顺利,直至“为之一震”,这儿的“之”指什么?指小女孩模仿着萧伯纳自己之前的语气。是呐,能从自己的无心错误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为此而改之,试问,这样的人又怎能不被认为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呢?

  在此,请教各位老师,本人对于这篇课文的把握是否恰当?因为据我所知还有不同的版本认为当时的萧伯纳确实是怀有炫耀之心。是这样吗?请您赐教!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7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了大作家萧伯纳与小姑娘娜塔莎之间的故事,学生从中能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可爱与萧伯纳的严于律己,善于自省。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这篇课文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叙了一个生活中的细节,以人物间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大作家萧伯纳谦虚、严于律己的宽广胸怀。针对这篇课文,陈老师没有泛泛讲解,而是重点引导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学习,自读自悟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课文一开始学生通过自读后,老师分别提出了萧伯纳、娜塔莎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物性格。从显示萧伯纳的个人资料中体现出萧伯纳是一个世界大文豪,很受人尊敬而通过娜塔莎的外貌、神态描写体现出娜塔莎只是个可爱的普通小姑娘。

  初读课文以后把本课的重点放在萧伯纳及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进行对比,并通过萧伯纳对小姑娘说话的这个环节自主练习说话,再找几位同学学着他的语气读读小姑娘的话。因为小姑娘是学着萧伯纳的口吻回答的。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下,让学生感悟到,萧伯纳说这句话时是想给小姑娘带来惊喜。为全文理解萧伯纳是个谦虚自律的人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着萧伯纳的口吻以及模仿萧伯纳说话的句式体会这位小姑娘的天真、纯朴、可爱。再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不觉为之一震”让学生说说萧伯那是个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他的严于律己。在这样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做一回萧伯纳和小姑娘,分角色试着读一读课文。从‘为之一怔’中体会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通过引读有关句子,讨论,让学生对人物的品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再来看看课题中这个“小”字和“大”字,让学生通过整堂课的学习重新感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这两个字做出新的认识。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让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73

  大小之间-----《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一得【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的课题是很值得研究的,大小之间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扣住课题让学生去领悟课文深层的含义。

  1、看课题,寻找问题

  在导入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小老师产生好奇的心理。

  2、读课文,字面理解大小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为何称萧伯纳为大作家,补充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萧伯纳的作品,以及当时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体会大作家之“大”。让学生寻找小老师之小,一是从课文的插图上看小姑娘年龄的小,二是在课文中发现小姑娘年龄的小,体会老师的小。

  3、悟课文,深入理解大小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扣住小字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去感受课文中小姑娘的无意识的模仿心态,引导学生读好人物间同语气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

  师:萧伯纳和小姑娘相处得好愉快啊!但时光匆匆,访问即将结束,萧伯纳必须和小姑娘告别了。读读课文第二到四自然段,看看萧伯纳的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感到惊喜。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感到自豪。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更加高兴。

  生:萧伯纳想让小姑娘记住自己。

  师:萧伯纳是想炫耀自己的身份吗?

  生:不

  生:他是想让小姑娘知道自己的身份,让小姑娘开心

  ……

  师: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来学学萧伯纳,给大家演一演。

  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言。满怀期望,突出自己的身份。

  师:但事情没有如萧伯纳之想,看看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出乎预料。(理解:出乎预料)

  师:出乎预料的是什么?

  师:谁能读好小姑娘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该怎么读,自己练着读?

  生:我觉得是很骄傲的。读课文

  生:我觉得和萧伯纳的是差不多的。读课文

  师:你们体会得不错,那小姑娘学萧伯纳的口吻说话,是因为觉得他自夸吗?

  生:是的。

  生:不是。

  师:为什么你说不是?

  生:因为小孩子喜欢学别人说话。

  生:我觉得即是又不是。

  师:为什么?

  生:小姑娘是学萧伯纳说话。但小姑娘也是感觉到了萧伯纳话中的骄傲,她不知道大作家有什么了起,所以才学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姑娘感受到了话中的一些骄傲,但她并不是有意识地想去批评萧伯纳,只是学着一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心想让小姑娘高兴的萧伯纳自己说话时有没有体会到话中的骄傲?(没有)但小姑娘的话却让(为之一震),因为他感受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师: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萧伯纳很多思考,那他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读读萧伯纳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指导读好课文。

  生:一个人要谦虚。

  生:人不能因为成就大就骄傲,要永远谦虚。

  ……

  师:那你觉得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他发现自己自夸了,就改了。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谦虚的人,因为他把小姑娘称做自己的老师。

  师:小姑娘是有心教育他吗?(不)

  师:小姑娘的话让他有了感触,他就把小姑娘称为老师,他真是(谦虚)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会思考的人,小姑娘的话就让他感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生:我觉得他是个很好的人,因为他是大作家了,还可以和一个小姑娘玩。

  师:用一个词概括,叫……(平易近人)

  4、回到课题,再谈感受

  师:课文我们已经读完,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对这大小两字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萧伯纳真的是个小作家,他可以从一句话中感受到一个道理。

  生:我觉得这个大和小更能够体现萧伯纳的谦虚。

  生:我也觉得萧伯纳很谦虚。

  师:让我们再读课题,把感受读出来。

  在大小间做文章,以小见大,看似平淡的一件小事,会思考的人会发现无穷的秘密。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发现,让学生学会在课文中发现。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转载自仪征漫网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9

  一、自学引导

  1.指导学生整理课前搜集的材料。关于萧伯纳的资料及图片。

  —————————————————————————————

  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认识、读不准确、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篇。)

  (1)生字我记牢,我注音,我写好,我会组词。

  纳    科   诉    豪    预    多音字“教”

  料   联    识    触    虚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科(     )    虚(      )    豪(       )

  料 (      )  虑(     )     毫(       )

  (3)词语、句子我理解我会用(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文豪       出乎预料      感触       为之一震

  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

  (1)小姑娘长的什么样子?在书上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2)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了什么?同时说这话时,他心里在暗想些什么,分别用波浪线和…….标记出来。

  (3)小姑娘听后是怎么做的?找出来模仿小姑娘的语气读一读。

  (4)使萧伯纳为之一震的一句话是————————————。

  (5)“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指的是——————————————————————————————————————————。

  2、重点探究:

  1、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为什么会“为之一震”?从“为之一震”中你有什么想法?

  2、大作家萧伯纳说小姑娘“是我的老师”?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萧伯纳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教学生学会做人。

  五、拓展阅读

  课后读一读萧伯纳写的著作《人与超人》、《苹果车》、《真相毕露》等。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0

  佚名

  [教学目标 ]: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情况.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三、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请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也可跟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

  3,相机引导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四、总结全文.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

  五、布置作业 .

  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

  3,完成课后练习.

  附:萧伯纳:英国作家,主要成就在戏剧.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还有其他著作多部.主要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真相毕露》等.1933年到中国访问,在上海时曾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会面.

  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解词

  读懂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1

  作者:yunmeng    转贴自:凤凰语文论坛    点击数:120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三

  第二课时【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m.diyifanwen.com】

  作者:yunmeng   文章出处:凤凰语文论坛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2、理解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题提了很多问题,并且自己解决了一些问题,知道了大作家是——(板书:萧伯纳),小老师是——(板书:娜塔莎)。(出示课文插图)知道了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一位小姑娘,他们在一起玩了好久。我感觉同学们真会学习,真了不起。不过,我们上节课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是什么问题呢?(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这个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静下心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铅笔把文中有关的语句勾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等一会儿交流。

  三、交流问题: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第二段。

  1、  出示第二段内容。

  (1)自读萧伯纳的话,在你觉得重要的词语下加点,并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如果你就是世界著名大作家,说这话时你会怎么想?萧伯纳是怎么想的?

  (3)你来当一当萧伯纳,读一读他的话。指导感情朗读第二段。

  2、如果是你,当你知道跟你玩的是世界著名大作家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指名朗读第三段。(出示第三段)

  (1)从小姑娘的话中,你来猜猜她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2)用铅笔在“竟学着他的口吻”下加点,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来当当小姑娘,读读她说的话。指导感情朗读第三段。

  4、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不觉为之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请用铅笔在“为之一震”下加点,想想“震”是什么意思?萧伯纳为什么感到震惊?从萧伯纳“为之一震”中你想到了什么?

  5、分角色朗读课文2—4段。

  6、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给萧伯纳很多思考,那他从这件小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读读萧伯纳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7、指导读好萧伯纳的话。

  8、课文我们已经读完,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对这“大”“小”两字有没有新的发现?

  9、如果萧伯纳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        )。

  如果小姑娘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        )。

  10、让我们再读课题,把感受读出来。

  四、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课外找一找与萧伯纳有关的故事读一读。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萧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做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读题质疑

  课件出示: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采纳  学科  告诉  自豪(毫米)  预料  联想  意识  感触  谦虚 

  萧条  口吻  娜塔莎  请教(多音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的,来提醒一下大家好不好?

  (1)“诉”的书写,不能漏掉一点,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2)自豪(毫米) 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3)请教(多音字)教育,管教;教书

  (4)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让学生造句。

  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课件出示:按照相遇——临别——事后这样一个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玩了很久。

  第二段(2—4):写临别是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小姑娘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萧伯纳为之一震。

  第三段(第5节)写萧伯纳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5、分段朗读,适当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节,再齐读。 读出小女孩的“可爱”

  (2)读2—4节,男生读萧伯纳说的话,女生读小姑娘说的话,师读旁白。

  (3)指名读最后一节(2个学生),再齐读。

  三、精读第一小节,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

  1、找出课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课件出示: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a、读句子,读加点词语

  b、给加点词语换个词

  c、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著名作家

  课件出示: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从小就爱好文学和艺术,一生写了51部剧本,5部小说和其他多种著作,成就相当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当代最迷人的作家”。他最著名的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师读萧伯纳的基本资料并讲解

  萧伯纳的小故事: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的信,信中说:“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做我小狗的名字。不知您同不同意?”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我觉得很有趣,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和你的小狗商量一番哦,看它同不同意啊!”

  这是一位怎样的萧伯纳?(幽默、风趣)

  不幸的骑士:一天,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街上散步。倜然以为冒失的摩托车骑士驾车闯了过来,猛地把萧伯纳撞倒在地。骑士赶忙下车吧萧伯纳扶了起来,并连忙向萧伯纳道歉。幸好萧伯纳没有受伤。他对着骑士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很遗憾,您太不行幸了,假如您把我撞死了,明天您就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摩托车骑士了。”

  师:关于萧伯纳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来阅读阅读。

  2、读出名气。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

  1、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

  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课件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a、指名读

  b、她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加着重号)

  c、怎样读出她的可爱呢?试一试。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4、萧伯纳和这位小姑娘“玩了很久”,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童心)

  师:这样一位著名的大作家为什么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做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看看这个小老师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3

  周艳群大作家的小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作家”是什么人吗?大作家呢?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一定读过很多文学作品,认识了不少大作家,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同学们知道的大作家还真不少呢!今天呀,我也给同学们介绍一位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他的名字叫“萧伯纳”。(课件出示照片、简介,师述)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位大作家,有一次到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访问时,却遇到了一位小老师。师板书课题。齐读。多么让人疑惑的事情啊,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1、这位小老师是谁?

  2、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的?

  3、这位小老师到底教了他什么?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其他途径,只有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请同学们把课文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找答案。读完了课文,有谁告诉大家,这位小老师是谁?(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她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很可爱)这个小姑娘有多可爱啊?带上你的笔到文章中找一找,画一画。(点名读,强调“可爱极了”)这是一句非常好的人物肖像描写,同学们以后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再读一读。这么可爱的小姑娘,谁见了会不喜欢呀?萧伯纳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怎么就成了大作家的小老师了呢?是萧伯纳觉得小姑娘很有学问吗?是萧伯纳发现小姑娘创作水平比自己高吗?那是什么呢?(生答)我们先把萧伯纳对小姑娘说的话读一读。(出示)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别忘了、告诉你妈妈、世界有名、大)萧伯纳对小姑娘说这样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读读看。你怎么知道萧伯纳希望别人崇敬他?(引出“他暗想……”)“文豪”是什么意思?是啊,比大作家还厉害呢!多么自豪啊!那小姑娘听了以后,是怎样的反应?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读第4小节)哪个词?(出乎预料)出乎谁的预料?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该是什么?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小姑娘的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请”。

  为什么你注意这个字?

  1、她并没有觉得大作家有什么了不起。

  2、她觉得大作家和自己没有什么不同。一个说自己是“大作家”,一个称自己是“小姑娘”

  怎么能说没有不同呢?

  1、因为在娜塔莎眼中,萧伯纳也是一个人。

  2、萧伯纳不过是和自己玩了很久的一个伙伴。

  说得好,我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不管这个人地位高低,既不奉承也不歧视,像小姑娘一样,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等别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正直的人。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对待那些地位高的人,反而会赢得他们的尊敬,是不是?所以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震”是什么意思?(板书)他意识到什么?请同学们好好练一练,用朗读感受萧伯纳的心理变化过程。点名读这两句。连起来朗读2、3、4课文到这里是不是可以结束了?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他感触什么呢?(读)边读边思考,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她是我的老师。”这句话里有话中没有“小”,为什么题目要加个“小”字呢?这是在贬低娜塔莎吗?说得太好了。我们把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是不是也深有感触了?谁来谈一谈。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4

  师:朗读了课文,下面老师请大家做一道填空题。

  出示填空题:(   )的小姑娘

  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看法。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这样想。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去朗读课文,看看娜塔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画画,找出相关词句。五分钟之后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娜塔莎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姑娘。因为她白白胖胖,有一双大眼睛,还扎着蝴蝶结呢。

  生:我从图上还可以看出,娜塔莎穿的衣服也很好看。

  生:娜塔莎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因为萧伯纳也喜欢她,还和她玩了好长时间。

  生:我认为娜塔莎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姑娘。因为她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了一句让萧伯纳感到难为情的话。

  生:娜塔莎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她知道萧伯纳很自夸,但是却没有去说他。

  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娜塔莎。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大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感到很高兴。娜塔莎是很漂亮、很可爱、很善良、也很聪明,但是和她玩了那么久的萧伯纳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再去认识一下这个大作家吧。

  (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兴致盎然地再次朗读课文,然后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讨论。六分钟后全班交流。)

  生:从图上可以看出,萧伯纳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大作家。因为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下面的学生大笑。)

  生:萧伯纳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他和娜塔莎并不认识,却很喜欢她,还和她玩了好长时间。

  生:我觉得萧伯纳是一个很自夸的人。因为他让娜塔莎回家告诉妈妈:今天和她玩的人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文豪。

  生:萧伯纳很聪明,娜塔莎学着他的口吻说了那句话后,他就知道自己太自夸了。到底是大作家,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萧伯纳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因为他说了这句话:“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

  生:萧伯纳把那个小姑娘当成是自己的老师,我觉得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小姑娘怎么能成为一个大作家的老师呢!(许多学生在下面作附和状)

  师:你们看,读书多好!相同的文章,同学们能读出不同的感觉来。在天真可爱的娜塔莎面前,世界大文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幸好他及时地改正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大作家!

  [点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文化基础、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决定着他们对课文等材料的理解是多元性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文本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读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6

  文本的深入浅出——《大作家的小老师》听课所感【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非儿  

  这是我校的一节“希望杯”预赛,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小陶老师教学中的一些构思深深吸引了我,回来赶快记录下来。

  这节课教者紧紧抓住学生对大作家萧伯纳的认识而展开教学,由浅入深,经历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读读课文,从哪里读出他是个“大”作家?

  第二步:出示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你用什么语气来读?

  第三步:再谈谈对萧伯纳的认识

  [片断1]

  师:读读课文,从哪里读出他是个“大”作家?

  生找出了以下几个句子: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在莫斯科访问……”

  通过分析重点词句理解,加以课外查找的资料,足以可见萧伯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非一般人所及,学生也从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深深感悟到这一点。

  [片断2]

  教师出示两段对话,设计了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请你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问题一:这两段话分别是谁说的?

  问题二: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你用什么语气来读两段对话?

  通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感情朗读来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学生体会到萧伯纳在说这话时表现出他对小姑娘的喜爱之情,他的本意是想让小姑娘有个意外的惊喜,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萧伯纳说话时的沾沾自喜。也正是由于小姑娘的可爱、率真,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谦逊的伟人形象。

  [片断3]

  到课的尾声,教师再来谈谈对萧伯纳的认识。这时学生已能清楚地感知到萧伯纳的确是个“大”作家,不仅是因为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因为他能知错就改,哪怕是一个小孩子,只要某一方面做的好,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才是最令人敬佩、折服的呢。

  [感悟]

  只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才有学生从文本中的浅出

  只有教师带领学生经历从文本的浅入到从文本中深出的过程,才会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感悟。

  转载自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m.diyifanwen.com】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今天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发觉学生已经能通顺地朗读课文,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就灵活机动,开始精读课文。后来我觉得学生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即萧伯纳深有感触的话还不能深入理解外,其他的段落都能掌握得很好。

  本节课,我的教学主线有两条:一是让学生找找萧伯纳是用怎样的语气向小姑娘告别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二是对于小姑娘天真模仿萧伯纳的一句话,为什么会令大作家为之一震。通过分角色朗读,指名练读有关段落,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学生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重难点。

  我认为如果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初读成熟,那么展开深入的理解也是可以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把握教学的进度。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17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质疑激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

  2.课题中的“家”有三种解释:(1)家庭:(2)有某种专长的人:(3)量词:你觉得选哪种解释最合适?“大作家”是有哪种专长人呢?

  3.课文中有写作专长的大作家叫萧伯纳。(出示萧伯纳的简介)生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板书:萧伯纳)

  4.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怎么会有一位小老师呢?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听课文朗读。(播放课文录音)

  二、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1.初步感知小姑娘和大作家的特点

  (1)听了课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娜塔莎)

  (2)那娜塔莎是怎样的一个女孩?生动手在文中找出句子画出来交流回报,师出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生齐读。

  (3)从这句话中,你觉得她是怎样的姑娘?

  (4)刚才,我们从课文中找到了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句子,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老师还从描写别人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这个特点,比如说: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好久。(出示句子)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生齐读这句话。

  (5)情感是相互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觉得萧伯纳是这样的人?

  (6)是啊,我们读书要学会体会字面背后的意思,学习正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7)过渡:一位伟大的作家为什么称这个小姑娘为老师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寻找原因。

  2.交流理解大作家与小姑娘的对话

  (1)大作家临别时对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生汇报。(出示句子)指名读,你体会到了什么?(自夸)

  (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世界有名大作家)生学着大作家的样子表演。

  (3)那么此时萧伯纳心里是怎么想的?(出示幻灯片)学生练习说话。萧伯纳心想:小姑娘一定会,说:“。”

  (4)萧伯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小姑娘的反应和萧伯纳的预想一样吗?从哪个词语看出小姑娘的反应不在萧伯纳的意料之内呢?(出乎意料)

  (5)不在意料之内就叫——出乎意料,那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种意思?(竟)

  (6)小女孩到底说了什么让萧伯纳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呢?(出示句子)

  (7)读读娜塔莎的话,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板书率真可爱)

  (8)她为什么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

  (9)这真是个聪明、可爱、大胆的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小姑娘的话语。

  (10)让我们再现小姑娘和大作家的对话情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深入感悟萧伯纳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

  (1)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是一种什么表现?(为之一震)他为什么所震动?“马上”有说明了什么?

  (2)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萧伯纳的自夸,虽然萧伯纳本意不是炫耀自己,想给小女孩惊喜,竟无意中让别人感受到了自己的自夸。通过小女孩的话,大作家觉察到了什么?哪个词是觉察、发现的意思?(意识)

  (3)大作家萧伯纳“意识”到了什么?(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4)配乐让学生反复读这段话。

  (5)是啊,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板书不能骄傲永远谦虚平等相待)

  (6)萧伯纳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称小女孩为老师,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谦虚自律)

  三、拓展升华发展语言

  1.请你想象一下,萧伯纳以后到别国访问时,遇到别人,他会怎么介绍自己呢?

  2.师生互动,演一演见面时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巩固内容

  1.收集一些关于平等相待或谦虚的名人名言,我们来比比谁找得多。

  2.把《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并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

  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小老师”呢?请动手写一写你的“小老师”。

  五、总结课文

  世界上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人,也要尊重其他各种生物,它们都有生存在阳光下的尊严与权利。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读通课文,通过找出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人物对话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品读对话,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纯洁,像一面镜子,让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谦虚自律、胸怀宽广的大作家萧伯纳从小姑娘那里受到了教育,从而诚心诚意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课文,通过找出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人物对话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难点:通过品读对话,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纯洁,像一面镜子,让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谦虚自律、胸怀宽广的大作家萧伯纳从小姑娘那里受到了教育,从而诚心诚意的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