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说课稿

2023-08-05

《冰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冰灯》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十二单元“过年”这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主要叙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那伟大、无私的爱。课文文风朴实,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来感悟、体会父亲对孩子那伟大、无私的爱。这篇课文计划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了解父亲做灯的艰辛困苦,体会那深深的父子情深。

  二、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习课文,了解父亲为“我”做冰灯的艰辛,体会那深深的爱子情怀。

  2、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四、设计理念

  1、本课教学以阅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2、创设情境,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在丰富的语境中,潜移默化的认识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从而有所感悟,达到了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冰灯》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课型:散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

  2、板书课题:冰灯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 俗 菱 适 炕 棉 爹 扭 废 袄 悔 融

  (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

  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炕上 爹爹 棉袄 合适 废玻璃 扭头 融化 后悔

  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身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局部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

  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身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局部讲了什么?

  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安排:

  感情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我”

  要灯笼(起因)

  冰灯

  父亲

  做灯庞(经过)

  特别灯笼(结果)

  (羡慕)

  五、教学后记

《冰灯》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

  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

  二、 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文章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

  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

  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

  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班内交流

  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1) 冰灯很特别

  (2) 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

  三、 拓展延伸,行为指导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班内交流

  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要懂得疼爱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冰灯》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朗读理解课文的5—10自然段,了解父亲做冰灯时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教学重点:

  读中感悟浓浓的父爱之情以及我 “后悔”的原因。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屏示)

  每逢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就特别开心。在乡下,孩子们爱提着漂亮的灯笼走街串巷,那可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和享受!你们见过灯笼吗?什么样的?

  除了用纸、玻璃制成的灯笼,还有用冰块做成的灯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冰灯,(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

  1、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出示预习要求)

  ⑴ 读一读: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 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句子特别让你感动?感动的理由是什么?

  ⑶ 读完课文再说一说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

  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接下来我们要比赛了。先看这些词语(屏示),谁会读? (指名逐行读,再出示拼音齐读)

  2)生字会读了,课文呢?老师要看看谁的胆子最大,谁的读书本领最大?你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三、学习第5—10自然段。

  1、是啊,因为我希望父亲能够给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忙开了。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2、大年三十的早上,……忙着什么。这时候,我知道父亲在做冰灯吗?当时屋子里光线很暗,(屏示5)谁来读这段话?

  你知道什么是炕吗?(简介)再读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光线很暗 离炕很远)接着读,谁来读好这句话?

  我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于是我问—— (引读第六自然段)

  父亲把头扭过来,(屏示7)指名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材料、疼爱、对比)谁能把父亲的言行表演给大家看看?谁来配合?(#6、7)(评议,集体表演读)(板书:打磨冰块)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课文中的我,看着父亲用力地打磨冰块,你能睡得着吗?(指答) 为什么?

  是啊,(屏示8)我再也睡不着了。直接指名读。(师点评)

  父亲看见了,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答屏示9)小组读,(屏示另句)另组读,跟我们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屏示两句)这几个词语能省去吗?说说理由。(父亲疼爱儿子)读好句子,突出词语。

  父亲担心我着凉,可是——(屏示10—1)范读,(板书:手真凉)为什么这么凉?(指答)他是在为了能够给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屏示10—2)齐读。为什么后悔了?为什么说真不该呢?(指答)

  看到父亲为了帮助自己实现愿望在忍受着寒冷,“我”是又后悔又心疼。谁能读出这种又后悔又心疼的感觉?(指读,齐读)

  3、(机动)学到这里,你知道父亲是怎样为“我”做冰灯的了吗?

  4、(据板书)……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5—10自然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父亲忍着寒冷为我做了一盏透亮的冰灯,那么我怎么会想要父亲做一盏透亮的冰灯的,这盏冰灯又给了我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2、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屏示)

  第一题:朗读课文,练写生字词语。

  第二题:自由选择一个: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编一个课本剧。也可以选择一个事例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冰灯》说课稿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冬冬观赏冰灯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引人注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掌握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的阅读方法。

  三.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点击课件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世界。(点击课件:哈尔滨的冰雕灯会)

  2.说说人们在干什么。(引出课题:24 看冰灯)

  3.你看到过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成的冰灯吗?请说说。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感受冰灯之美。

  2.自读课文。

  3.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滨莹烁

  (2)分析字形。重点:佛腾廊檐

  (3)按结构说生字:上下结构( )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4.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思考:冬冬在看冰灯的过程中到过哪些地方?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后板书:

  什么地方 公园门口 冰桥前 冰雕长廊 冰雕动物园 冰迷宫 冰灯前

  看到什么

  6.说话训练

  (1)冬冬来到______(什么地方),看到________(什么东西)。

  (2)冬冬看到_______(什么东西),在_________(什么地方)。

  三.细读课文

  1.冬冬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冰灯。那么哪一个地方的冰灯你最喜欢呢?请你美美的读读它吧!(学生自由读)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品味佳句:公园里一座座冰雕晶莹透亮,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一座座”写出了什么?“闪烁”是什么意思?从“晶莹透亮”上你知道什么?

  (3)朗读第2段。

  3.课文哪一段最吸引你? (这里暂以第4段为例教学)

  (1)有感情地读读第4段.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及原因。(学生各抒己见)

  (2)点击课件:栩栩如生的冰雕动物

  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等词语。也可以做做动作理解。

  (3)除了这些冰雕动物,还会有哪些冰灯?用“的怎么样地干什么”句式说一说。

  (4)完成作业本第2题,正确搭配词语。

  (5)朗读训练。

  4.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再边默读边用“===”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写看到什么的词语。

  (3)读读第2、3两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4)读第4、5两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吗?

  四.回顾总结

  如此美丽的冰雕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来,介绍给别人。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熟全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冰灯》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乐趣”“享受”“继续”“后悔”“称赞”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画、边批注的良好学习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理解父亲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的心理变化以及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

  【教学准备】制作cai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围绕冰灯写了一件什么事?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生词。

  2、读后指名反馈。

  三、合作学习、掌握生字。

  四、学习1—4段,了解事情原因。

  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父亲做灯?

  2、指名反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对大军的灯笼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羡慕心情。

  五、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认读生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父亲做灯,用“因为——所以——”说话。

  3、父亲做灯辛不辛苦,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板书:冰灯。

  二、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研读父亲对孩子的爱

  1、父亲做冰灯辛不辛苦,读出有关语句“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⑴“沙沙”指的是什么声音,你能说出表示声音的词语吗?

  ⑵父亲做冰灯起得早不早,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读一读。(很暗的光线)

  ⑶比较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

  父亲起码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⑷指导读父亲做冰灯非常冷的句子。

  2、“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

  3、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这样冷,为什么还要帮孩子做冰灯,你想说点什么?

  ▲研读“父与子对话的语句”

  1、默读课文6—9段,用“—”划出父亲说的话,用“~”划出孩子的语言,想想读了他们的话,你体会到什么?作简单批注。

  2、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

  3、汇报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你体会到什么?

  4、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研读“我”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戴。

  (一)找出儿子前后心理变化的语句。

  (二)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

  1、“理解后悔”,联系生活实际,你以前做了一件什么事,让你后悔。

  2、生汇报“我”后悔的原因。

  (三)理解最后一段

  1、“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特别在哪里?

  2、“小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小伙伴是怎么称赞我的冰灯的呢?

  3、“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4、“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它指的是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5、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你想对文中父亲说什么?对作者说什么?

  2、说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写一写读《冰灯》有感。(写片断即可)

  【板书设计】

  冰灯

  做冰灯

  父子

  理解爱戴

  教学反思

  当我第一次读《冰灯》时,我就深深被文章中浓浓的父子情所感动。父亲忍受彻骨的寒冷起早为儿子做冰灯,儿子理解、心疼父亲。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没有描摹激情的话语,没有大段大段的抒发感情,只用白描手法将父子之间的深情,自自然然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如何让学生理解父子情深,在教学中我是通过品词析句、玩味语言,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实实在在地领悟。

  一、品味词语方法多样

  1、创设情境,理解词语

  “继续”一词在本文中要求学生会写会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我创设了这样情境:我先认真地看书,让学生说老师在干什么,忽然,老师的手机响了,我接手机,接完手机后,我再看书。要求学生运用“继续”说一段话,把刚才老师创设的情境说清楚,说明白。然后向学生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继续”一词。某人开始做某件事,中间因其它的原因,暂且放下这件事,后来又接着做这件事,就可以用“继续”一词。最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写谁继续做什么事。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帮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词语,而且培养了学生说话,写片段的能力。

  2、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我是这样帮助学生理解“后悔”的。

  师:后悔是什么意思?你们以前做过让你后悔的事吗?如果有,请你告诉我们好吗?

  生:有一次,我为了试一试我的小斧子锋不锋利,我用斧子砍我家的桃树,结果桃树被砍死了,爸爸责备我怎么把树砍死了呢?我当时很后悔,不该用斧子砍桃树。

  师:那文中写作者后悔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是作者让父亲为他做灯笼,父亲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起早冒着彻骨的寒冷为“我”做冰灯,“我”非常心疼父亲,所以“我”后悔让父亲为“我”做灯笼。

  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后悔”,我想这得益于在理解词语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理解词语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感悟句子形式多样

  1、比较句子

  文章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教学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和“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这一句进行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明白父亲为什么离炕很远地地方打磨冰呢?是因为孩子睡在炕上,父亲生怕吵醒孩子,耽误孩子休息,通过“很远”一词,我们能体会到那浓浓的父爱。

  2、动作表演

  片段: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喊”,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在上学路上,你看到你的好朋友小红,离你有一段距离,你想和他一起上学校,你怎么喊他呢?谁来试试?文中“喊”前面加了一个什么词呢?“急忙”说明喊的速度快,谁来急忙喊一喊。当“我”看到父亲做冰灯,非常寒冷,我为什么急忙喊呢?透过急忙一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呢?(“急忙”一词,说明“我”非常心疼父亲,生怕父亲冻着,想让父亲快点儿来到被窝里来暖暖手。)

  以上片段,我是抓住重点词“急忙喊”“赶快”师生进行表演,玩味语言,这样学生水道渠成地体验到浓浓父子情,学生情趣盎然,印象深刻。

  这堂课,我就是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品词嚼句,玩味语言,体验那浓浓的“爱”,当然,这堂课也有缺憾,在时间把握上有所偏颇,后来拓展延伸部分:说说父母关心我们的事,没时间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