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14个字。准确区分字形。积累“嫉妒”等词语。
2、抓住人物心情变化的句子,体会故事的发展。
3、感受到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真切地感受到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有句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其实,小朋友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一会儿吵,一会儿好。(板书:争吵)争吵对你来说并不陌生,是吧?记得曾经为什么事和谁吵过吗,简单地交流
2、在一位作家的脑海里也深深地记得小时候和一个小伙伴吵架的事,并且用小说的形式把它写了下来,因为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争吵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读两人的名字。介绍作者和《爱的教育》
2、读后简单交流:“我”和克莱蒂因为被子弄脏的事情发生了争吵,最后,克莱蒂宽容地原谅了我。
3、检查读字词:
嫉妒胳膊肘骂声服侍承认缘故原谅防御戒尺高尚
(1)指名领读。(2)重点读好:嫉妒胳膊肘服侍
4、找出你觉得最难读的一段多读几次,指名交流读。
三、直击原因,深化感知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吗?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争吵的原因?找出来读一读。(1-4自然段)
2、交流,抓重点句: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1)我真的不嫉妒克莱缔吗?(嫉妒和误解)
(2)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嫉妒的: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指名读。纠正字音:哼
·此时“我”在想什么啊?——(还说不是故意的,都在笑呢!明明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小结: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理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人家开心,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谈一谈。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轻轻地读好“我”这一句埋怨的话。
(3)我的嫉妒并不仅仅停留在想法和说话上,进而变成行动上的报复,引读: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我在外边等你你。
(4)如果你是“我”,你会这样做吗?(明确“嫉妒”于事无补)
(5)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宽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四、紧扣悬念,深化感知
1、争吵后,我的内心怎样?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自然段(第5、6段)——我后悔、矛盾
2、后悔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回读: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连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你!”
·从克莱谛这细微的动作和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正是这样,我感到了不安。
(2)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克莱谛是好人
·能当一回摄影师,展示克莱谛在家服侍母亲或在我家做客时的慢镜头吗?
·是啊,回想起这些我是多么感动啊,所以我才会觉得,读:克莱谛是个好人……
(3)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4)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而是悲哀
·什么样的眼神是“瞟”?通过这样的眼神你看懂了什么?
·指名读: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爱、善良的克莱谛的眼神里已流露出悲哀、害怕失去朋友了啊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我看懂了这眼神的含义,有点心虚后悔了。
3、矛盾
(1)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2)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4、感受“我”的品质
道歉还是不道歉,我的心里确实很矛盾,从这你感受到主人公“我”的品质。——善良、真诚……
小结:争吵最后怎样顺利解决,为什么给我留下了那么深的印象,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第一行。
1、匠:扩词,石匠木匠铁匠,注意笔顺
2、承:注意笔顺、笔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事情节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争吵》,知道了争吵的原因和争吵后我的内心感受。请你用简单的话来概括。
2、那么,争吵是怎样解决的,我们自己去读课文7-13自然段
二、感受宽容
1、自由朗读7-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让争吵的矛盾顺利解决的
2、简单交流:是让争吵的矛盾顺利解决的。(克莱谛的宽容、友好)
3、从哪里读出了这份友好和宽容
(1)重点句: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我”想着待会儿出去,所以手里拿着;而克莱谛想的却是。
·能想象当时他们脸上的表情吗?
·带着理解,用不同的语气读好。
(2)“不,安利柯!”……“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友好与宽容:微笑、拨开、温和。课文中哪些词也是这样写出了克莱谛的温和: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瞧,微笑与温和的力量多大啊!读好克莱谛的话。
4、对话朗读。
三、体会父亲的话,提升感悟、
1、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你想说什么?
2、父亲对此的评价是什么?
学习重点句: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指的是谁?
(2)父亲为什么这样说?是啊,父亲的话让我们不禁感叹:这是一个的父亲。
(3)读好父亲的严厉、高尚来。
四、写字
注意:缘、愤、戒、毕、既
《 争吵》教案 篇2
《争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出悬念,导入新课。
1、上节课结束时,我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他会打“我”吗?
2、对于大家的回答,我暂不下结论,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紧扣悬念,深化感知。
(一)走进内心,体会后悔。
1、争吵后,“我”的内心怎样?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描写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板书:后悔)
2、“我”为什么后悔?
3、出示:“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1)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的“好”体现在哪儿?
a:由“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亲的情形”引导学生知道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这里有个词“服侍”,查一查字典说说它的意思?文中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服侍”会做些什么?你服侍过你的母亲吗?你是怎样做的?
b:由“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种种情形来”引导学生知道他是个十分惹人喜欢的孩子。
c:由“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缘故吧”引导学生知道他是个十分勤劳的孩子。
这里的“缘故”可以换一个词说吗?
小结:再次齐读一遍“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2)这儿把“绝对”去掉可不可以?“绝对”在这儿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地说他绝对不是故意的?
(4)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
(5)学生朗读,突出“好”“绝对”。
(6)面对这样一位好朋友,作者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去承认错误了吗?第五段有好几句话写他的心理,找出来读读看。全班齐读第五段。
(7)如果你也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你准备怎样劝说他去向克莱谛认错?
(8)在平时,当你认识到自己有错误时,你敢于向他人承认错误吗?
4、请全体女生把6—8段读完,体会“我”后悔而又矛盾的心理。
他们两人都说在外边等着,两人话说得一样,想得一样吗?“我”怎么想的?“克莱谛”呢?理解“防御”。
5、这几小节,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自己的后悔与矛盾写得具体而生动。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以致用,让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二)分角色朗读,感爱宽容。
1、分角色朗读9—13段。
出示“终于挨到了放学”。理解“挨”。
2、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
(1)“微笑”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还有一处,找出来读读看。
(2)为什么第一个“微笑”制造了矛盾,而第二个“微笑”又化解了矛盾?
(3)请你来微笑着夸夸你的同桌,师示范,说说自己的心情怎样?
(4)克莱谛拨开的不仅是戒尺,还有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宽容啊!(板书:宽容)
3、从“再也不了!再也不了!”你体会到了什么?
4、面对克莱谛的宽容,“我”心里一定思绪万千,可这儿并没有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你能运用上面的心理描写的方法,说说“我”现在会想些什么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阶段小结,解开悬念。
1、通过以上学习,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
2、大家现在说说看,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他会打“我”吗?
三、体会教导,明以导行
1、父亲在听了“我”所说的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
2、出示:“即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齐读这句话,父亲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错”
3、课文中还有几句父亲说的话,找出来。
4、相应出示“应该知错认错”“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5、读一读“父亲”的几句话,想想他说了几层意思。(四层:要知错,是非分明;要认错,第一个伸出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
7、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什么体会?
8、使用写字书抄写父亲的这几句话。
四、组织讨论,学会评价
1、同学之间有时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自己做错了应该怎么做?没错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
2、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像这两个小朋友的优点学习。
四、推荐爱的教育一书。
五、读写结合
请大家把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用一个小片段记录下来,可以写你们之间的一次游玩,一次误会,一次争吵,一次和好……等等。
《 争吵》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 既然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谁与谁争吵?
他们为何争吵?
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
“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5.各自抄写。
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
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
“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2.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
《 争吵》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默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各自的表现。领悟父亲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2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2.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争执的小事。
3.准备彩色卡纸,剪刀。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法 讨论交流法 表演感受法
一、导入
1.听写“石匠”等词语。
2.讲《铅笔和橡皮擦争功》的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里的主人翁铅笔和橡皮擦因争功而发生了什么?揭示课题,并且板书《争吵》。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flash动画听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泡泡一: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 “我” 克莱蒂
2.请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具体体会克莱蒂是无意,我是有意的行径,
泡泡一:他们为什么争吵?(克莱蒂不小心用墨水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嫉妒他获奖,报复他。)
泡泡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和克莱蒂争吵的原因。)
板书 争吵原因
3.请生开火车的形式读课文5—8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波浪线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我”与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是怎样的?(我很后悔,克莱蒂用眼睛瞟我,说在外面等我。)
泡泡二:“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结合对“瞟”的理解,想一想克莱蒂这时在想些什么呢?﹙他误会我了,我们不该这样,我们应该好好沟通一下。﹚
泡泡三:他说“我在外面等你”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而“我”说“我也在外面等你”又是想的 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不一样。克莱蒂:让“我”认真听讲;“我”:表愧疚,只防御,不还手。﹚
泡泡四:那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用你的语言表述看看。﹙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内心活动。﹚
板书 后悔吵架
4.请生分角色朗读课文9—13自然段,讨论交流找出大屏幕中问题相应的答案,用三角形标出来,然后抽学生说说。
泡泡一:“终于挨到了放学”,为什么不说是“等”,而说是“挨”,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生归纳这部分的段意,并且板书:重归于好。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
泡泡一:从课文内找出父亲说过的话,想一想“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有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板书:受到教育。
6.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嫉妒—后悔—受教育—认错﹚
四.拓展练习。
泡泡一: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泡泡一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泡泡二: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并且说说理由
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我”:脾气暴躁﹑知错就改的孩子。
泡泡三: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
泡泡四:用剪刀把彩纸剪成你们自己喜欢的形状,并且写上表示歉意的话语,送给你的好友,握握手,表达你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板书设计:
争吵
“我” 克莱谛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互相宽容 团结友爱
《 争吵》教案 篇5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这一课讲的是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谁愿意来说说?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自由读课文的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怎么做。
2.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它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个记号或者写在纸条上。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我”心里很后悔,想向他承认错误,又觉得很丢脸;“我”知道克莱谛是个好人,不会是故意的;“我”心里不时想起父亲说起的话;克莱谛要跟我做好朋友……)
2.让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3.教师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并把重要的问题简要摘录在黑板上。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疑难,适时点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安利柯错在哪?(犯了错没主动认错,还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
②为什么说克莱谛是个高尚的人?(我故意弄脏了他的本子,他却主动与我重归于好)
③为什么文中讲“我”和克莱谛吵架,却多次出现父亲的话?
④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何理解的一样吗?
5.齐读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然后教师对此句进行指导:一是联系实际,明确犯了错就应该主动认错,二是联系上下文“我”所想的克莱谛所做的来体会克莱谛的高尚。
6.讨论交流克莱谛所说的“我在外边等你”同安利柯理解的一样吗?
(1)同桌互谈看法。
(2)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联系后面的段落“我”举起尺子,做好防御工作可以看出“我”认为克莱谛是要和“我”算帐,而克莱谛见了“我”却微笑并温和地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可见安利柯误会了他,克莱谛的意思是要与“我”重归于好。
7.由此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心胸开阔、宽容,不斤斤计较,友好待人)
8.指导读克莱谛的话。
①指名读。
②教师指导:你已经读出诚恳了,如果能带着微笑读会更好,再试一遍,好吗?谁再来读?
9.此时安利柯的心情怎样?(激动)为什么?指导读安利柯说的话“再也不了!再也不了!”师范读,后指名读,然后齐读。
10.自找合作伙伴进行表演
有的当安利柯,有的当克莱谛,有的读旁白,自导自演。
11.指名一组到台前表演并放音乐,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哪些地方演得好,还有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12.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方法: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用简要的话说一说。)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读了这一课后,你想到了什么,大胆想开去,以下是学生想到的内容:
1.有一次,我跟李红吵架。打架,在老师的批评教育下,我当场向她认错。
2.我想到了邻里、社会上的人都应该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3.我想到7有一次和表妹吵架,我今后再也不了,要做个宽宏大量的人。
4.有一次爸、妈吵架,之后爸爸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
5.同学之间要避免争吵,如果争吵了,要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
6.同学之间不应该斤斤计较,心怀妒忌。
7.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
《 争吵》教案 篇6
争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三、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五、课堂小结。
《 争吵》教案 篇7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争吵是发生在:我和克莱谛之间的股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争吵中,体会友情的珍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4、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
②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 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二、练笔:
选择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内容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特别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意义。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特别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写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心情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通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写,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教学反思:
在这个单元中遇到了其中的一篇《争吵》,平心而论我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可能是因为我们和意大利在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有着许多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我对这篇文章中的小主人公之间发生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一直都存在着一些困惑。
《爱的教育》上学的时候我读过,但是后来有事情给耽搁了没有读完,当时读的感受觉得太喜欢这里面描写的情景了,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善良,所有的矛盾都那么容易迎刃而解,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主动地承担责任,遇到好的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荣誉让给别人,这里的人都特别的善解人意,无论怎么样的孩子最后都能够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是个完美的大同世界。
特别是结合我最近自己的一段经历,我觉得在学校中的孩子特别单纯,因为我们都会用真善美去影响孩子们,一旦发现他们如果有些不美的地方就会想尽办法去引导,希望他们都成为一个个美好的人。但是社会上是这样的吗?社会没有黑暗吗?社会里没有坏人吗?我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会被人笑为“书呆子”,所以很多经历都是因为自己太美化了这个社会,可是我担心自己这样美好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们缺少对于社会实际情况的真正认识,让他们在社会上走弯路,受到伤害。可是从我的内心深处我想用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来浇灌他们,可是就是这样坏人就能放过他们吗?坏人能因为他们的单纯就对他们网开一面吗?如果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伤害了才反应过来原来在学校里经历的都是迷幻的、都是空想的,我想这也会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我困惑、矛盾。
《 争吵》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十五课,谁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争吵是不好的,会伤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生2:课文讲的是谁来谁在争吵,他们为什么会争吵呢?
生3:他们怎样争吵,吵了以后又怎么样了
师:问得好,相信通过学习,这些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来读一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别忘了给自然段标一标序号。
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都自学得非常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儿的词语,
多媒体出示:嫉妒,服侍,承认,缘故,原谅,防御,戒尺,高尚,胳膊肘,瞟,骂,哼。
师:请同学们互相来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请你给他纠正一下。
生互读
师:谁来读一读呀
生1读词语
师:程程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1评价
师: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2:承认的承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
生3:嫉(二声)妒不要读成嫉(四声)妒
生4:防御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防御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把它读一读。再想一想它的意思
生自读句子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在课文中防御就是别人打我,我不还手,只是自己保护好自己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看样子大家已经这个词语的意思了,防御就是防守的意思,好,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
生再次齐读词语
师:读完了词语,接下来我们要来读读课文了,这篇课文很长,如果按照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顺序,那么写上学部分的应该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生1:我觉得写上学部分的应该读到第八自然段。
师:那写放学后的又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生2:9-13自然段。
师:那最后一段呢?
生3:最后一段是写家里发生的事。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我们就分三部分来读课文,其他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他俩为什么吵架?
生1:读1-8自然段。
师评价
师:课文在写谁和谁在争吵,为什么争吵
生3:克来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和克莱帝发生了争吵。
师:说得很清楚,那后来这两个人又怎么合好了呢?小包,请你继续读下去。
生3读9-13段
师:读得真好,那谁来说说后来我俩为什么又合好了呢?
生4:克莱帝要我像从前那样做他的朋友,我答应了。
师:是的,好朋友握手言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那回到了家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文文,你继续读
生1读最后一段。
师:读得很正确,那谁来说说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2: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好,那谁能把我和克莱帝为什么争吵,是怎么合好的,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在一块儿完整地说一说。这样,自己先准备一下。
师:准备好了吗?那谁先来说一说呢?
生1:克莱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俩发生了争吵。后来,克莱帝原谅了我,我们又合好了,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你说得不仅很清楚,还很连贯呢?好,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3页,看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把它画一画,再来读一读。
生找词语
师:找到了吗,看一看是不是这些词,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石匠,抄写,墨水,肩上,毕竟,既然,戒尺,承认,缘故,愤怒,缩回,骂,替,扛
生齐读词语
师:读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生字,在字形上有没有特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戒里面是横撇竖,不要写成成功的成。
生2:既然的既右边第二笔是竖折。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篇课文的生字中,还有一个生字我觉得挺难写的,那就是缘,请同学们来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范写缘字。
师:注意右边的第一笔和第二笔是竖折和横折。
师:看仔细了吗?那好,就请你打开生字本,把田字格里的生字每个抄两遍,再把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
生写生字词语
师:刚才家都抄写得很认真,我发现有两位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程程还有小文,你们两个 愿意把自己写的字给大家看一看吗?
展示两位同学的字。
师:是啊,在写字前,我们要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一笔一笔地写好它,那你的字也会越写越漂亮的。好,我们欣赏完了作业,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口头练习,请大家给替来组个词。
生1:代替,替补,替换
师:不错,一口气说了那么多,
生2:还有替罪羊
师:说得不错,我们再来比一比组词
生3:原,原来,缘,缘故。
师:说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就先学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好,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争吵,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先来听写一下句子,听写句子“既然做错了,就要主动承认。”“爸爸愤怒地把戒尺折断了”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正确答案,请你和同桌相互交换批改,对的打上五角星,错的就赶快订正。
生同桌相互批改。
师:好,我们一起把刚才听写的这两个句子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师:读得很好,在上节课上,我们初读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1:克莱帝把我的本子弄脏了,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于是,我俩发生了争吵。后来,克莱帝原谅了我,我们又合好了,回家后,爸爸教育了我。
师:你说得很具体,我在与克莱帝从争吵到合好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把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读1-8自然段。边读边画相应的句子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画下了哪一句
生1:我画下了第三自然段的三四两句“心想,……报复他”
师:其他同学,你们找到这一句了吗?这时候,这我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2:这时我的心情是愤怒,生气的。
生3:我想,应该还有嫉妒吧
师:是啊,我生气不仅仅是因为克莱帝弄脏了我的本子,还因为克莱帝得了奖,我很嫉妒,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师:读得真不错,那还画下了哪个句子呢?
生2:我把第五段全画了下来。
师:那好,你就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生2读第五段。
师:读得很流利,那这时候,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3:我很后悔。
师:是啊,想到我和克莱帝之间深厚的感情,我后悔极了,后悔骂了他,想找他认错,但是又没有勇气。这时候,我人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4:我很犹豫,心里想去认错,可嘴巴里又说不出来,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师:说得对,那谁能来读一读这段话,把我后悔,犹豫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1读第五段。
师:小样读得真有感情,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第五段。
师:你们读得很好,从大家的朗读中,让我体会到此时此刻内心的犹豫和后悔。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画了哪些句子?
生2:第八自然段的“即使人家打我……”也是的
师:是的,这句话也写出了我心里的想法,克莱帝只是轻轻地碰了我一下,我就发了很大的火,而现在,为什么即使人家打我,我也只是防御绝不还手,
生3:我知道,我故意弄脏克莱帝的本子是不对的,我已经后悔了,
生4:因为我不想失去克莱帝这个好朋友。
师:是啊,朋友才是最好的财富呀
生5:我不还手,也算是对克莱帝的道歉吧。
师:对呀,为了表达我的歉意,为了不失去这位好朋友,我告诉自己,“我只是防御,绝不还手”
师:在争吵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后悔极了,那克莱帝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把克莱帝是怎么说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一下。
生自读1-8自然段,画一画克莱帝是怎么说的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给大伙读一读
生1:我找到了三句“我不是故意的”“我在外边等你”“ 我在外边等你”
师:其他同学你们也找到这几句了吗?是啊,克莱帝的话不多,只有短短的三句,其中“我在外边等你”这句话出现了两次,那两次话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1-8自然段,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生自读1-8自然段,讨论交流
师:好,大家都学得很投入,那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先来说,我们觉得这句话说了两次,意思应该是不一样的。第一次他说“我在外边等你”是想和作者算帐,第二次他说“我在外边等着你”已经没有了愤怒,是想和解。
师:体会得真不错,还有哪组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2:我们也觉得是不一样的,因为第一次说这话时,克莱帝是想教训我一顿,而第二次说这话时,克莱帝的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想和我和好的。
师:你们组很会学习,能够通过描写眼神和态度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想法,还有补充吗?
生3:我们想补充,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克莱帝是个孝顺的,很受父亲欢迎的,他一定也会原谅我。
师:补充的不错,从克莱帝平时的表现中,也可以推测出他此时的想法,看来克莱帝所说的这两句话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大家体会到不同的意思,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师:因为克莱帝的一句“我在外面等你”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一天,过得可真漫长啊,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在课文中有一个词准确地表达了这种意思,你发现了吗?
生1:是挨,终于挨到了放学,
生2:挨写出了我的着急,挨也写出了我的担心,
生3:我总想着争吵的事,不能安心听课,所以觉得难熬。
师:是啊,挨字在这儿用得非常地恰当,在课文的第十自然段中,也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十段,再找一找,
师:找到了吗?
生1:“克莱帝微笑着……做好朋友吧”
师:从拨这个词语当中你们又看出了什么?
生2:我从拨字可以看出克莱帝的动作很轻。
师:是的,
生3:从这个字看出,克莱帝的确是来和好的,而不是来打架的。
生4:拨字让我看到克莱帝很善良,争吵这件事虽然错不在他,但他能主动和解,
师:是啊,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克莱帝的宽容和善良,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一段,让大家都感受到克莱帝的可爱,
生1读这一段。
师:读得真好,我俩和好如初,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生2:爸爸很严厉地教训了安立科,还把戒尺折断了,
师:是的,我们一起把爸爸的话来读一读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爸爸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生1:爸爸说的是安立科应该先向克莱帝道歉
生2:爸爸觉得克莱帝是个高尚的人,安立科不应该向他举起戒尺,
师:爸爸为什么说克莱帝是个高尚的人
生1:安莱帝能原谅我的错误,气量大,所以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
师:是的,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还有吗?
生2:克莱帝更高尚的是自己没有错,却能主动向朋友提出和好,很不容易,
师:是啊,是朋友的话,就不应该举起戒尺,永远不要用戒尺去伤害朋友,更何况是这样一位高尚的朋友呢,爸爸把戒尺折断了,也就是这个意思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爸爸说的话
生齐读爸爸说的话
师:读得真好,那你们又是怎样来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只要是朋友,就应该友好相处,那怕对方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也不能打他呀,
师:你很会思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小的磨擦,请你写一写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故事,写完了以后,再来同桌互相交流,
生写故事
师:写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 1:有一次,我因为贪玩,作业没做,我人好朋友小汤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当时我很生气,责怪他不够朋友,并警告他以后少管我的事,当时,他一直默不作声,那天回到家,我打开语文书,发现书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是好朋友,看到纸条,我感到很羞愧,第二天,我主动向他道歉,我们又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师:小样,你也有一位高尚的朋友,是小汤对吗?真羡慕你俩的友情,你事后能够主动地道歉,也是一个好孩子,还有谁也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 2:我想说我和文文是一地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我们一起去上学,放学回家我们也一起走,那天,她到我家一玩,不小心把我最心爱的书签弄坏了,我生气了,要她赔,结果我俩不欢而散,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理她,上个星期三,我上体育课时摔了一跤,文文第一个跑上来把我扶起来,还陪我去医务室,文文让我很惭愧,我体会到了友情可比小书签珍贵多了,我们又和好了
师:写得真好,确实,友情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如果你能多为别人去考虑,那一定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的。
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