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案

2023-01-09

《槐乡五月》教案 篇1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热情淳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的槐乡五月是怎样的呢?板书:槐花、孩子。

  3.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出示句子,朗读。那作者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感悟花“香”

  1.轻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

  交流。

  2.出示句子“连风打的旋儿”。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呢?指导朗读。

  3.还从第一段的哪些地方也感受到槐花的香?再次默读第一段,找找。

  4.交流指导。齐读。

  5.从“海”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出示句子。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图片欣赏。齐读。

  配乐齐读第一段。

  7.此时此刻,整个槐乡仅仅是沉浸在香海中吗?它还沉浸在哪里呢?交流。

  板书:乐。齐读句子。

  三、品味“醉”意

  1.走在槐乡,到底是什么让你陶醉呢?自由读第二段。

  2.组织交流。走在槐乡,是什么让你醉?

  3.除了香气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醉呢?指导朗读。

  4.那除了槐花的香味让你醉,槐花饭的美味让你醉,还有什么也让你陶醉呢?指导朗读。

  板书:美。朗读句子。

  四、体悟“快乐”

  1.创设情景。出示图。观察图片,欣赏感受快乐。

  2.出示句子。自由读段。

  3.小姑娘起立。现在,你们就是槐乡的小姑娘了,让大家看看,你们长得多俊俏呀,再用槐花装扮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美,来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那小姑娘们,透过这个“飘”字,你想表达自己怎样的心情呢?齐读。

  小小子,该我们了,看到小姑娘这么美滋滋的,也赶快装上槐花,拿起槐花,大饱口福吧。一起来读。从小小子们“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齐读。

  4.看,五月,洋槐开花了,小姑娘会用槐花装扮自己,小小子会不时尝尝槐花的美味,孩子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五月,岂不就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出示句子,配乐朗读。

  五、释放体验

  1.那里要举办一次槐花节,想请同学写一则广告语,让更多的游客到槐乡来做客。

  2.再次齐读句子。

  六、板书设计

  槐花    香

  槐乡五月                     美

  孩子    乐

《槐乡五月》教案 篇2

  槐乡五月

  蒋祎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体会槐乡五月独特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活泼可爱、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导入课文

  五月,繁花似锦、枝繁叶茂,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季节,最适合出去旅游。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槐乡旅游,好吗?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想想看,我们来到槐乡,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呢?把书本打开,听老师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听完以后告诉我,你看到槐花开得怎么样?

  1、指名说 [板书:白  多  美  香 ]是啊,五月的槐乡确实令人向往,大家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吗?

  2、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小节,想想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槐花的白,多、香、美的特点,划出相关的语句,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3、学生自主读、学、划。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槐花的多?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出示画面字幕)你从这句话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槐花很多呢?(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是啊,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

  * 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多么令人惊喜!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喜欢表达出来吗?(听出来了,你被这槐花的海洋所吸引,读得真好!)(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过渡:槐花不仅多,而且也很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槐花很美?指名交流。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出示画面,字幕)你喜欢这句话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槐花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很漂亮,我喜欢。)

  引读:在作者眼里,槐花远看像……近看像……,这是作者的感受,在你眼里,槐花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看画面想象一下?[白蝴蝶、玛瑙……]

  *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敢和他比比吗?(指名读,是啊,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试试。(师范读)还有谁也想来试试?(指名读,老师感受到了,槐花确实美不胜收)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试背)谁已经会背了?(指名背)你真了不起,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都会背了,那么请你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配乐背诵)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过渡:这么美的槐花不仅把我们给吸引住了,而且把谁也吸引来了?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谁来读好这句话?不仅是小蜜蜂,大家看,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4)“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谁来读好这句话?“啪啪啪……”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a、 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很快的。b、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让我们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

  (5)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出示画面,出字幕):从这一句话中的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槐花饭特别的香?这三个词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在这句话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懂吗?(说明槐花饭香,并且有多种香味。)

  那就让一、二两组来读一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一个比一个香,三、四两组也来感受一下。(齐读)

  不仅槐花饭香,就连风打的旋儿……从“浸”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书: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槐乡这么美,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找找第二小节哪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陶醉了。(指名读)是真的醉了吗?(不是,是被花香熏醉了)齐读这一句。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小节,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2、交流:

  好客  [板书:好客]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好客?

  出示句子“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是啊,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吃咸的……,吃甜的……。大家喜欢吃吗?谁来读读?(指名读,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多香的槐花饭!)我们一起来读读。

  *槐乡孩子的好客还表现在哪?

  出示句子“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给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想象一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是啊,多么好客的槐乡孩子啊!我们一起读好第二自然段。(齐读第二自然段)

  (2)俊俏  

  有了槐花的装扮,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怎么样?自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板书:俊俏]

  她们的衣襟上……发辫上……她们……读完这句话,老师有个疑问,课文中为什么用“飘”这个字,而不用“走”或者“跑”呢?

  从这个飘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欢快。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是啊,多轻快,多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活泼可爱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真是个快乐的小小子。)

  如果说,槐花使女孩子更俊俏了,小小子们大大咧咧地吃着槐花,你觉得更怎样了?(更活泼、可爱、虎头虎脑)[ 板书:活泼 可爱 ]

  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

  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板书:孩子的季节)

  三 、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作者肯定也陶醉了,所以,他才会在课文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五月,是——,是——。

  2、槐乡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们。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3、槐乡美,我们的张家港也美,我们的家乡处处山青水秀,到处有迷人的景色。作为张家港的小市民,你最想把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请大家先思考,还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下节阅读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

  香   美  白  多   飘香的季节 

  22、槐乡五月

  好客  俊俏 可爱    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教案 篇3

  常州市花园小学   曹月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品味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习欣赏

  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体会槐乡五月独特的美景,感受槐乡孩子的活泼可爱、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五分钟

  1、 指名4位学生背诵

  2、 评价,小结

  二、导入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昨天,我们初步学习课文《槐乡五月》,(指读课题),课文最后这样说,引读:五月,是——是——,[板书:飘香的季节   孩子的季节],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槐乡,再次去领略五月槐乡那特有的美丽。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五月的槐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

  1、学生读,指名说 [板书:美  香…… ]

  2、请同学们再去读读第一小节,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槐花的香、美的特点,并在相关语句后面注明,并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待会儿与大家一起交流。

  3、学生自主读、学、划。

  4、交流: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出示画面字幕)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山坡上,小溪边,都是槐树,槐花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大雪,景色壮观)。

  *还有所见略同的吗?

  *景美,你描绘得更美,你们喜欢这一句吗?指名读。喜欢的一起读。

  *去字幕:“槐乡的…似…”现在,你还会吗?试试看,练背,齐背。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出示画面,字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槐花很美,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又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很漂亮,我喜欢。)

  *看画面,哪儿是远看,哪儿是近看?

  引读:在作者眼里,槐花远看像……近看像……,这是作者的感受,在你眼里,槐花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看画面想象一下?[白蝴蝶、玛瑙……]

  *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去字幕)让我们把画面永流脑海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还有谁喜欢的?(3个)指名读、齐读。

  大家想一想,还有谁也会被槐花吸引来了呢?你能不能仿照这样的句子也来描述一下?(自由动脑,同桌练说,指名说)

  (4)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出示画面,出字幕):你看,这一句后面有个省略号,你懂吗?(说明槐花饭香,并且有多种香味。)

  那请大家想一想,槐花饭还会有哪些味道?

  那就让一、二两组来读一读,感受槐花饭那浓浓的香味。(齐读。)这香味一个比一个浓,我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三、四两组也来感受一下。

  不仅槐花饭香,就连风打的旋儿……(引读,齐读)

  小结:此时的槐乡,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过渡:这怎么不让每一位走进槐乡的人陶醉呢?找找书中那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陶醉了。(指名读)

  真醉?(不是,是被花香熏醉了)齐读这一句。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3小节,相信槐乡的孩子一定会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生自由读。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3、交流:

  (1) 好客  [板书:好客]

  *第2自然段第2、句,指名读

  *相机追问: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

  吃咸的……,吃甜的……。

  *是啊,这就是好客的槐乡孩子。

  (2)俊俏

  *第3自然段第2句,说理由

  *导读:有了槐花的装扮,槐乡的小姑娘变得……衣襟上……发辫上……她们……[这句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充分表现小女孩的欢快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画面:是“飘”字,你找得真准,你能读好它吗?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欢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活泼可爱

  *第3自然段第3句,说理由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

  *如果说,槐花使女孩子更俊俏了,小小子们大大咧咧地吃着槐花,你觉得更怎样了?(更活泼、可爱、虎头虎脑)[ 板书:活泼 可爱 ]

  *齐读: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

  小结: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指板书说)

  三 、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作者肯定也陶醉了,所以,他才会在课文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五月,是——,是——。

  2、槐乡以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们。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四、布置作业

  师述:给大家留两个作业:

  长期作业:槐乡美,我们的常州也美,我们的祖国处处山青水秀,到处有迷人的景色。作为常州市民的一员,你最想把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请大家先思考,还可以实地去感受一下,周五下午的语文课我们来交流,并试着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小作。

  短期作业:(1)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2)背熟课文,签字

  板书:

  香   美  白  多……    飘香的季节 

  22、槐乡五月

  好客  俊俏 可爱……    孩子的季节

《槐乡五月》教案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71

  《槐乡五月》教案

  凤凰语文网友晚离

  一、导入

  1、春游的时候,我们远远看到了龟山上星星点点的槐花,你们还在什么地方也见过槐花?

  2、你们认为什么地方才称得上槐乡?

  3、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槐乡的风光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体会槐花的白和多、美

  1、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们在文中见到描写槐花的句子划下来。

  2、学生自由读,划句子,集体订正。

  3、学习第2句。

  (!)我在这句话中没有见到一个地方写着槐花,你们怎么就知道这是写槐花的呢?

  (2)引导学生领悟“坡坡岗岗”、“山山洼洼”、“白茫茫”、“瑞雪初降”中对槐花白和多的描写。

  (3)大家悟得好,读得一定更好,齐读第2句。

  4、学习第3句

  (1) 槐花这么多,这么白,忍不住要好好地去欣赏它们。

  学生看图,读句子。

  (2) 说说那么欣赏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远看”的密,“近看”的可爱。

  (3) 这么可爱的槐花,怎么想大家介绍呢?

  练习诵读。

  (4) 打击欣赏到的槐花还有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也学着作者那样来说一说。

  有的槐花 。

  (二)体会槐花的香

  1、今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槐花真是开心。看又有谁来了?让我们把第一自然段余下的部分默读一下。

  2、小蜜蜂为什么来了?孩子们为什么来了?

  3、槐花饭的香味,究竟有多少种啊?让我们来数一数。

  一样的槐花,一样的槐花饭,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香味呢?让我们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一下。

  4、交流体会。

  5、槐花的香味让人陶醉,你也能读得让我们陶醉吗?

  (三)总结:这槐花开放的季节可真是个节日,难怪,一到五月,孩子们就要高兴地喊起来——五月,洋槐开花了!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1、五月的槐乡这么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心里会这么想?

  2、让我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看看五月的槐乡,小客人会有什么的奇遇,槐乡的小主人又会怎么样?

  3、全班交流。体会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能干、勤劳………

  4、指名读2、3自然段。

  四、总结

  五月,洋槐开花了,花儿带来了美景,也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不由得要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节日。

  五、摘抄词句,语言积累。

  板书

  22、槐乡五月

  白 好看

  槐花 多 好吃 孩子的季节

  香 好玩

《槐乡五月》教案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36

  《槐乡五月》教案

  作者:溧阳市实验小学 陶春萍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我们都深深吸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作者用文字书写的美丽的槐乡,好吗?

  二、出示重点句,质疑:

  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用了两个“是”,以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肯定;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读了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1、 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2、 讨论: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3、 在这美妙的文字中,4、 你最喜欢读哪一句?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写出了花香引来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蓝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四、精读第二小节:

  1、 指2、 名3、 读第一句。

  4、 多香的槐花,5、 多可爱的孩子啊!槐花不6、 光美、香,7、 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8、 哪位厨师来介绍一下槐花饭怎么做的?

  9、 。。真象个小厨师,10、 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11、 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12、 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13、 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14、 槐花饭馋人,15、 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四、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1、 女同2、 学们,3、 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4、 用槐花装扮自己,5、 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6、 男同7、 学们,8、 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9、 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10、 现在,11、 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12、 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

  (因为,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他们打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

  13、 槐花,14、 还可制药,15、 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16、 槐树,17、 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18、 物,19、 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20、 成为闻名21、 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22、 槐花多,23、 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24、 他们走出槐乡,25、 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26、 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27、 他们用各种文字,28、 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29、 让我们来读读吧。

  六、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作业: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加以评析。

  朗读课文。

  槐花美 远看 近看

  槐香奇 清香 醇香 浓香 天然的享受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饭香 咸的 甜的

  小姑娘 小小子…… 孩子的乐园

  转载自

《槐乡五月》教案 篇6

  槐  乡  五  月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当我们走进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的槐花如雪似玉,香气四溢,把我们深深地吸引。在你的脑海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2: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学习交流

  1、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时的美景,请你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多、颜色美:

  (1)从哪句话中知道槐乡的槐花多呢?读句子。

  (2)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多”字啊?(“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3)再读读这句话,还品出了什么?(“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写出了槐花的色彩美)

  (4)指名读、齐读。

  3、形态美:

  (1)读句子。多么可爱的槐花呀,让我们看看这玉雕的圆球”。(点击课件3,出示图片)看着这可爱的槐花你想说什么呢?

  (2)交流:

  a这“圆球”两个字让我知道了槐花的形状像一个球;而且“玉雕”让我想到它就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b这洁白如雪的花朵一朵挨着另一朵,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它们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抱在一说悄悄话。

  c一个“抱”字,不但把槐花写活了,而且使槐花变得更美了。这分明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种团结的美!这是一种挨挨挤挤,生机勃勃的美!谁想读一读这种充满生命的美?

  d品读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3)我们再来走近些欣赏槐花与众不同的美。出示课3,你有什么想要表达?

  a“一条一条”不仅写出了槐花的形状,也体现了槐花的多。

  b“一条一条的槐花”,在作者的眼中就像是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作者为什么不说像我们班女同学的辫子?你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吗?(出示画面)你看,她们的辫子可真多呀,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一条一条的槐花联想到了她们的辫子。

  c女同学美美地读。齐读这句话。

  (4)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在你们每个人的心中已有一枝属于你们自己的槐花在开放,出示课4,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有的像一只美丽的玉镯,有的像大雪覆盖的柳条,有的像一只只玉蝴蝶聚拢在枝头,有的像冰刻的小铃铛, 有的串成串,像一条白珍珠串起的项链,有的好像高举着小喇叭,在说:“我多美呀,大家快来看我呀!”)

  4、香:

  (1)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每一朵槐花都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嗡嗡嗡,谁来了?

  (2)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唱什么歌呢?(出示课件5朗读)

  (3)“啪啪啪……”谁又来了?(出示课件5朗读)“啪啪啪”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

  a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b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c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d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快的。

  e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4)我把这两句话的形势变了一下,你们再来读读看。(自由读、分组读)

  (5)除了小蜜蜂,你们猜猜看,谁也会来?

  出示课件6:(     )……(   )来了,(                      )”(6)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花香引来了槐乡的大人、孩子,我们还等什么?快进入到槐花的世界中去尽情地呼吸吧!

  a 默读,划出表现槐花香的词语(出示课7: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出示词语、读词语、深呼吸。

  b只是一个“香”字,却有这么多种诠释方式。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字,虽然没提到“香”却是将槐花的香描写得淋漓尽致。(浸)一个“浸”字,虽然没有直接写槐花的香味,但却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这香气也浸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指导朗读。

  5、感受到这香飘万里的槐乡,使我情不自禁想把这幅画面永远留在记忆中。师配乐背诵第一自然段。

  a生练背,形式多样。

  b指名背。听了你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6、满树白花遮望眼,接天香气荡天来。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为什么还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走进了槐乡,看看你在槐乡会遇到谁?还会拍下哪些有趣的镜头呢?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你拍到的有趣场面跟大家分享。

  (1) 卧在槐树下:“醉”。

  (2) 吃饭槐花。介绍槐花饭的吃法。

  (3) 送槐花干和槐花蜜。品尝槐花蜜。

  (4) 姑娘戴槐花。

  a理解“飘” 。认怎么会飘呢?这个字是不是用得不太准确?你们认为呢?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与欢快。

  b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5) 小子们吃槐花。

  a大咧咧的小小子生吃槐花确实算得上槐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表演

  b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c小姑娘、小小子谁更快乐呢?让我们来比一比。

  评议:小姑娘读得飘逸文静,小小子大大咧咧,充满热情,简直不分上下。

  6)看图填空,出示课件8。

  3、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勤劳纯朴、快乐)难怪作者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出示课件9:齐读)

  四、扩展练习:

  1、是啊!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大连、临邑等地每年都举办槐花节,你们看,这是槐花节的一些场景。(出示课件10、11、12)槐乡的乡长为了使更多的人知道槐乡、了解槐乡,想找人设计一句宣传槐乡的广告词, 请你给槐乡设计一个言简意赅又富有诗意的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槐乡,来槐乡旅游。

  2、不喜桃花三月艳,但爱五月遮天槐。槐花是我们槐乡孩子的宠物,它饱了我们的眼福,填了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也甜了我们的生活在座的各位,待到槐花烂漫时,你们想不想去槐乡去游一游?

  3、 歌曲请到五月的槐乡来,点击课件13。

《槐乡五月》教案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99

  《槐乡五月》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位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借助多媒体,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淳朴。

  一、激趣导入。

  1.  师述:五月是百花飘香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五月的槐乡。(齐读课题)

  2.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五月的槐乡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槐花很美……)

  3.  是啊,五月的槐乡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读读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  设疑:为什么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二、精读第一段,感悟槐花多、白、美、香。

  1.  过渡:让我们大开课本,课文中,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美景,请你默读课文,想想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槐花的美?划出来。

  2.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3.  谁来告诉大家让你感受到槐花美的句子。(学生交流两句)

  4.  让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出示句子: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  指名读,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多、白

  (2)  点击出现图:看到这一片的槐花,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5.  过渡:槐花这么多,这么白,让我们忍不住要细细地欣赏他们。

  6.  出示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  请你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你欣赏到什么?请你把欣赏到的美景告诉大家。

  (2)  学生交流。

  (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玉雕的圆球(出示:槐花如圆球的图片)它怎么样?

  (4)  一个抱字把槐花给写活了,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充满生命的美!愿意来读读这种美吗?指名读,齐读。

  (5)  槐花像圆球,可为什么说它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街头的小辫儿”呢?

  (6)  见过维吾尔族姑娘头上的小辫吗?出示道具:辫子怎么样?(很多很长)

  (7)  是啊,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真多,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点击课件)那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联想到了--------

  (8)  引读:在作者的眼中,那些抱在一起的槐花,远看像----------;那些一条一条挂满枝头的槐花,近看如-------。

  (9)  在你的眼中,槐花又像什么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看图。

  (10)   记住这些优美的文字,自由背,齐背。

  7.  过渡:我们感受到槐花的多、美、白,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槐花的香?

  (1)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2)  槐花的香味把小蜜蜂给吸引来了,“嗡嗡嗡……”小蜜蜂在干什么?(唱歌)唱着些什么?

  (3)  槐花开了,小蜜蜂都来采花酿蜜了,多开心,让我们也高兴地读一读。

  8.  过渡:浓浓的香味还把谁也引来了,出示:“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1)  指名读。

  (2)  “啪啪啪……”你从孩子的脚步声中,听出了什么?(很高兴)

  (3)  这里不用“走”而用“跑”,为什么?(急着回家烧槐花饭呢)板书:勤劳

  (4)  谁能把孩子们的喜悦告诉大家?指名读,齐读。

  9.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  指名读。

  (2)  找出带有香味的词语。

  (3)  你为什么把“清香、醇香、浓香”读得一个比一个重?

  (4)  齐读。

  (5)  这么多的香,难怪作者说:“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你能给“浸”换个词语吗?(泡、没、沉)那是不是槐乡沉在香海中了呢?(不是的,是说槐乡到处是香味)

  (6)  是啊,一个“浸”字,就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槐乡这么香,谁来读好这句话,让我们也浸到香海中。

  (7)  总结:五月的槐乡,四处是树,满树是花,香气浸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一起夸夸美丽的槐乡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三、精读第二段,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1.  过渡:如果你走进槐乡,你会怎么样?(陶醉)为什么?(为香气而陶醉,准会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2.  老师相信,你也会被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而陶醉(板书:好客)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槐乡孩子极其热情好客。指名说。

  (2)  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槐花饭?喜欢吃咸的就读咸的,喜欢吃甜的就读甜的,都喜欢就一起读。

  (3)  还从哪里看出槐乡孩子很热情?

  (4)  填空:槐乡的孩子真(    ),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就会(   );你离开槐乡,他们还会(    )。

  四、精读第三段,感悟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1.  过渡:这迷人的花,醉人的香,还有好客的孩子们,真让人陶醉,作者写下了小姑娘,小小子们玩乐的场面,读读第三段,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2.  女同学来读一读女孩的快乐。

  (1)  小姑娘怎么会飘呢?是作者写错了吗?(小姑娘心里快活,走路很轻松,像一朵云)

  (2)  指名读。

  3.  男生把小小子的快乐带给大家。(指名读)

  4.  槐乡的孩子多么幸福多么快乐,站起来,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快乐。男女生读。

  5.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孩子多快乐,多可爱!板书:可爱

  6.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  总结:来到槐乡,我们看到了似瑞雪初降的槐花,它美丽迷人,香气扑鼻,孩子们也在这美丽的季节采槐花,吃槐花,热情地招待客人,用槐花打扮自己。

  2.  布置作业:

  (1)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槐乡,喜爱槐乡,许多地方每年都举办槐花节,那么今天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设计一条槐花节的广告语。

  (2)  练习背诵课文。

  (3)  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注明你喜欢的理由。

《槐乡五月》教案 篇8

  槐乡五月

  寿光市实验小学      刘萍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个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槐乡五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节课我们就要到五月的槐乡去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字词。

  (2)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词语或者句子用笔标记出来。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分组读,齐读。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有没有把字音读准,有没有把句子读通,有没有把课文读顺。指名读,相机正音。

  (3)交流读书收获:五月的槐乡现在给你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或者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课文中的哪一句最能概括你现在的感受?(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5、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齐读这一句。

  6、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个自然段写了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指生说。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沉浸在花海,花香中。洋槐花美在哪儿呢?

  1、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圈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边体会边读,与同桌交流感受。(老师巡视、倾听、交流)

  2、交流朗读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指导)

  (1)“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①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②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这些词语加以体会、朗读。

  (2)“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①指名读。喜欢的同学齐读。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可爱的槐花吧!(课件出示槐花图,边引导欣赏边引读)槐花千姿百态,有万种风情,有的槐花“抱在一起”,作者想到了……有的槐花……作者想到了……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都是那样美。在你的眼里这些槐花像什么呢?(指名说)

  ③听了大家的描述,这槐花真是美极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老师也很喜欢这两句,这两句话很有特点,把它们这么一排列,就像是——一首小诗。(课件出示)

  嗡嗡嗡……                  啪啪啪……

  小蜜蜂飞来了                孩子们跑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酿出了甜的蜜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引导学生品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②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4)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这个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槐花饭香)

  ①这一句中哪几个词写了“香”,请把它找出来。(指名说)

  ②老师告诉你们,词语是有味道的。如果你们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它的香味,你就能把这个句子读得香起来。不信,你自己试试。

  ③(课件出示:清香、醇香、浓香)我发现这三个香很有特点,谁会读?(指名、范读)这三个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大家一起读读看。(出示省略号)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你想到了什么?(引读: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

  同学们,读文章就应该这样,不仅要边读边想,还要抓住关键词体会。齐读。

  3、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此时的槐乡,四处都是树,满眼都是花,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人浮在香气里,香气也浸入每个人的心里。这怎么能不让每一位走进槐乡的人陶醉呢?找找书中哪一句是说小朋友被醉了。(指名读)

  是真醉了?(不是,是被花香熏醉了)齐读这一句。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的2、3小节,相信槐乡的孩子一定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生自由读。说说在你的印象中槐乡的孩子是怎样的?

  3、交流:

  (1)好客  [板书:好客]

  第2自然段第2、5句,指名读

  问:槐花饭怎么做?怎么吃的?(指名说)槐花饭还很讲究吃法呢。

  吃咸的……,吃甜的……。

  是啊,这就是好客的槐乡孩子。

  (2)俊俏

  第3自然段第2句,说理由

  有了槐花的装扮,槐乡的小姑娘变得……衣襟上……发辫上……她们……[这句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充分表现小女孩的欢快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找一找。

  出示画面:是“飘”字,你找得真准,你能读好它吗?这一飘字,真有味道,飘出了小姑娘的轻盈,欢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活泼可爱

  第3自然段第3句,说理由

  女孩子用白生生的槐花打扮自己;那小小子呢?

  你能通过读把小小子大大咧咧吃槐花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哪个小小子再来读一下?(指名读)

  如果说,槐花使女孩子更俊俏了,小小子们大大咧咧地吃着槐花,你觉得更怎样了?(更活泼、可爱、虎头虎脑)[ 板书:活泼 可爱 ]

  齐读:槐花使小姑娘更俊俏了。小小子更活泼可爱了。请女同学读描写小姑娘的部分,男同学读写小小子的部分。

  小结:从你们的读书中,老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槐乡孩子们那俊俏可爱的身影。所以说五月的槐乡真是——孩子们的季节。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课件出示,引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四、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步入槐乡,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好客热情,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都让我们深深陶醉。就要告别槐乡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五、布置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槐乡五月》教案 篇9

  油田一小 徐丽

  教材分析: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 ,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这类语言诗化,意境美妙的课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赏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细细咀嚼,读出滋味。

  根据本文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槐花)

  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

  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  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  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  (出示卡片)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尽量运用课文中的词句来说,将字词句的学习与了解课文内容相结合。)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槐乡五月》教案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 by: 海霞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师:请同学们向后看,看到这么多的老师,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你们不紧张,老师紧张呀。怎么办呢?请你们给老师出出注意吧!

  生:像平时一样;保持镇定;保持冷静。

  师:老师就用你们的金点子。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槐乡。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槐乡的声音,看一看槐乡的美丽,闻一闻槐花的芳香吧。

  二、新课教学。

  第一自然段:以指导朗读为主。

  1、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说说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香;雪白雪白的。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再读第一节,你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师:想不想看看槐乡的景象。(拨放槐花的画面,配上音乐。)

  看到这么美的槐花,你想说些什么?

  指名说。

  师:能读出槐花的美吗?

  学生自由读。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⑴槐乡的山山洼洼,……

  指名读,说原因;齐读。

  ⑵有的……

  指名读,生:比喻很形象。

  老师出示图片,感受“小辫儿”的形象和“玉雕的圆球”。

  看完再读。

  师:一个“抱”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说完指名读。

  小结:无论远看槐花,还是近看槐花,它总是那么美。(板书:美)

  ⑶齐读二、三句

  ⑷师:刚才是我们用眼睛看槐花,你还听到了什么?

  指名读“嗡嗡嗡……”“啪啪啪……”

  师:看来,孩子们也非常地……

  生:高兴、快乐……(板书:乐)

  师:这两个句子形式整齐,把它读出来。

  指名读;分角色读(男:蜜蜂;女:孩子)

  ⑸师:你们还闻到了什么?(板书:香)

  出示句子:中午,……

  师:有那些词语写出了槐花的香?

  指名说。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

  指名读:清香  浓香  醇香

  师:把这些词语的位置调换一下好不好?

  醇香  浓香  清香

  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槐花已经香得无法形容了,所以书上用了一个……

  生:省略号。(老师点击省略号)

  师:谁来读读这些句子,让我们也来闻到香味。

  指名读。

  ⑹齐读第一节,配乐,老师引读。

  第二自然段:以小导游为主。

  2、  如果你是槐乡的孩子,老师是槐乡的客人,你们准备怎么招待我呀?

  学生自由读第二节。

  师:谁先来招待我?

  指名读,老师扮演客人:

  ⑴我什么饭都吃过,就是没有吃过槐花饭。向我介绍一下槐花饭吧。

  ⑵不喜欢吃甜的怎么办?

  ⑶还打算做什么?

  生:送东西;看槐花。

  师:作者也被槐乡给迷醉了,他拿起相机,拍下了槐乡小孩们玩乐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第三小节。

  师:你觉得哪个部分最有意思?为什么?(同桌交流)

  指名说,生:小小子。

  有一个学生说不出来,老师点评: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塞”字,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出示吃槐花的画面,学生给画面配上声音。(用文中的句子来说)

  师:有谁觉得小姑娘有意思的?

  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如果老师在你们的衣襟上、发辫上别着槐花,感觉怎么样?(指名说) 

  师:人怎么会“飘”呢?是不是写错了?

  生:因为开心,脚步轻快,所以“飘”起来了。

  师:让我们也来读一读,也来飘一飘。

  学生齐读小姑娘的句子。

  小结:槐花美了我们的眼睛,填饱了我们的肚皮……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赞叹: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3、  作业:

  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槐花节”,让更多的人知道槐乡。请你们为槐乡的人们出一些“金点子”。

  指名说。

  老师建议:

  写一份邀请书;设计欢迎标语;为槐花大使设计服装。

  板书:

  槐乡五月

  美     乐     香

《槐乡五月》教案 篇11

  作者:溧阳市实验小学 陶春萍

  教学目标 :

  1、精读课文,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我们都深深吸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作者用文字书写的美丽的槐乡,好吗?

  二、出示重点句,质疑:

  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用了两个“是”,以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肯定;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读了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1、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2、讨论: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3、在这美妙的文字中,4、你最喜欢读哪一句?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写出了花香引来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蓝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四、精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

  2、多香的槐花,多可爱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哪位厨师来介绍一下槐花饭怎么做的?

  3、真象个小厨师,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4、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槐花饭馋人,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四、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1、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2、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

  (因为,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他们打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

  4、槐花,还可制药,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5、槐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6、槐花多,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他们走出槐乡,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他们用各种文字,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让我们来读读吧。

  六、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作业 :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加以评析。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槐花美 远看 近看

  槐香奇 清香 醇香 浓香 天然的享受

  槐乡五月 槐饭香 咸的 甜的

  小姑娘 小小子…… 孩子的乐园

《槐乡五月》教案 篇12

  槐乡五月(一)

  广西         黄日文

  师:看黄老师写字。“槐”,这是什么字,一起念。

  师:谁能一口气说几个带“槐”字的词语。

  生:我从广西来,我看到过槐花,你知道槐花吗?

  生:白色的,非常漂亮,十分香。

  生:可以拌大米。

  师;如果我想看槐花,你建议我什么时候去?

  生:五月。

  师:读题。槐花五月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生读课文)

  温馨提示:

  酿  瑞雪  熏醉 醇香

  挎   俊俏  衣襟  陈醋

  玉雕似的圆球 风打的旋儿

  师:你能读吗?

  生读。

  师:注意嗓子。

  师: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指导读好长句子)

  生自由地练读。

  师:老师第二次说槐花。用上一两个词语。

  生:槐花开了,如瑞雪初降,一阵风吹来,如风打的旋儿。

  生:五月槐树开花了,如瑞雪初降。

  生:槐花开了,像俊俏的小姑娘。

  师:这就叫学语文,把刚学的词用上了。我们一段一段地学。

  师:第一自然段我读,你们听,好像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范读)

  生:我好像闻到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师:出示句式:( 什么样的    )槐花   槐花(怎么样)像老师那样去读课文,找到可以填进去的词句。带上笔去读。

  生:白生生的槐花。(板书:白生生)

  生:抱在一起的槐花,像--------

  生:———如------

  师:以读代答,也行。

  生:香气扑鼻。

  师:我还看到这个词语。(香喷喷)你们怎么对这些词语情有独衷。发现什么了吗?

  生:abb式的词语。

  师:啊?你们也叫abb式?我们班的孩子也叫它abb式的词语。

  (看图片)

  师:用一个字来赞槐花。

  生:美!

  生:香!

  生:多!

  师;槐花多、美、香,这么多滋味怎么读?

  (出示:槐花的山山-------------一片白茫茫)

  指名读。

  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它很多?

  生:白茫茫。

  生:一片。

  生:山山洼洼。

  师;你好像看到什么了?

  生:漫山遍野。

  师:你要读出这种感觉。(生读)

  师范读。

  齐读。

  师: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香海中了。

  师:这三个香能不能换位置排。

  生:一个香比一个香浓。

  生读三个香。

  师:省略号都读出来了。

  生:齐读。

  师;朗读难吗?

  生:不难。

  师:有了方法,干什么都不难。读一读。

  师;我想把三种滋味都表现出来,我想整个听一遍行吗?

  生读第一句。

  师:停!孩子们,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逗都有情。

  把第一句读好。

  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方的人。

  生齐读。(播放《喜洋洋》)

  师中途打断指导。

  师;这段话要背,你行吗?背一段不行,背一句,不会背,偷偷看一眼书也行。

  师:我听大家说槐花,说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好,听大家读槐花,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语文课四个字,听说读(写)你能写吗?

  生:能。

  师:(出示图花)可以先看读,先想好打比方的词语。(仿佛、犹如、如同、宛如)下课后写。

  《槐乡五月》(二)

  安徽省滁州第一小学    鲍书洁

  师生问好上课!

  师:每个人的心灵体会都是独特的,动用你们多个器官,得到独特的心灵体验。把你们要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词,看到词语感受到什么吗?通过什么来感受的?

  生:感受到美,用什么感受的

  师:甜丝丝

  生:我是用嘴巴感受的

  师:

  生:用心感受的

  师:傻乎乎

  生:用心感受到的

  师:白花花

  生:用眼睛感受的

  师:这些都是叠词。当你们在写文章时就能够得心应手。这些词语都是你们在槐乡五月中感受的。下面我们来一起感受。师书写课题,并引导学生书写。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读

  师:读的再动情一点

  生:读

  师:请同学与师一起走进槐乡五月,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放音乐,师读课文。学生在哪里认真听。

  师:通过你们的眼睛,老师看到了你们心里有想法有体会,谁来说出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槐花很白,

  生:槐花很香

  生:槐乡五月给我熏醉了

  生:我没有吃,听上去肯定很好吃。

  生:我看到了屏幕上的槐花饭看到都想吃

  生:槐乡的孩子很快乐,闻到槐花,吃到槐花饭。

  师:作者一句话写出了他的感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师:默读课文找出香的地方。

  生:读书并找。师说是描写槐花香的句子。

  师:画好了就用眼睛告诉我。

  师:我们在等一下。

  师:谁把画的句子读给我听听。

  生:在槐花开花的季节,傻乎乎的……

  师:你为什么找这一句

  生:熏醉

  师:你能把熏醉的感觉表演一下,谁为帮帮他。

  生:说

  师:你做一个动作,有点不好意思

  生:做动作

  师:你能用朗读让大家陶醉 吗?

  生:读;

  师:如果你读书笑一点就好了。谁再来试一下。大家可以看她表情。

  生:读。

  师:傻乎乎的,把这个词读一遍,下课多读两遍,找找这个感觉。

  师:找出更能体现香的句子。

  生:读,浸在香海中了。

  师:出示一段“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哪些词找一找,圈圈。圈好告诉我。试着把此读一读。

  生: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

  生读这些香,闻一闻是不是香味很远了。

  师:浸在香海中了,为什么槐乡这么香呢?哪一句写到槐花多?

  生:读着。一片白茫茫。

  师:更能体现槐花的香,哪个字。两句话中有一个字。看课文读。可以默读。

《槐乡五月》教案 篇13

  《槐乡五月》

  一、复习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我们都深深地吸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进美丽的槐乡。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交流: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指名读 齐读

  4、哪些自然段主要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哪些自然段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我们先来学习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槐花飘香)

  三、感知第一自然段。

  1、听课文录音第一自然段,边听边想象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又听到了什么声音?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呢?

  3、学生交流。

  四、精读品悟

  1、作者梦笔生花写下了五月洋槐开花的情景,读读这段,用——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3、班级交流: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一句?并说明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a“槐乡的山山洼洼……一片白茫茫。”

  ①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教师相机板书:数量多、颜色白)

  (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②指名有感情地读

  ③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过渡:哪位同学再来读你喜欢的句子?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能说说你喜欢读的理由吗?

  2、边读边欣赏挂图。

  3、投影出示

  比一比哪句最精彩: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4、朗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5、学生朗读。

  过渡:有人喜欢其他的句子吗?

  d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1.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2.同学们都说出了蜜蜂的心声。

  3.从这句话中,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4.开心的不止是小蜜蜂,还有槐乡的孩子们!你听---(引读)“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5.你能带着这种心情把小蜜蜂和槐乡孩子们的喜悦读出来吗?生读。

  过渡:同学们说了不少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给老师个机会,好吗? e“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浸在香海中了“。

  1、听了老师的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槐花不仅颜色美,形态美,而且-----(味道香)

  3、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中,有一个词语,虽然没有直接写槐华的香味,但这个字却形象的写出了槐华的香味很浓很浓。到底是哪个词呢,请将最后一句读一遍。

  4、你能说出几个带有“海”字,但不是指大海的词语吗?

  5、配乐齐读最后一句,再次感受槐花的美。

  6、如此美丽的景色,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作者写出这样优美的文字,不是一朝一夕成的,积累是很重要,尤其对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那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一段-----(背诵)。给一点时间自己练习背诵,同桌之间可以合作完成!比一比谁最先背好,背得最有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槐乡五月,来,一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下。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槐乡之美。

  1、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那槐花盛开的情景吗?那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槐乡。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一)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我觉得槐花很白,槐花很多很多,像下过一场雪一样。)

  就在这样的五月,竟然有雪花飘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是白的,到处都是雪。可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地的雪花,而是一大片的槐花呀!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

  (槐花真是太美了!)

  (啊,真是太神奇了!)

  (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惊喜/喜欢表达出来吗?

  (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看,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正在笑呢!)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二)    你还喜欢哪些描写槐花的句子?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a、 我觉得玉雕的圆球很美。

  玉看上去很有光泽,摸上去滑溜溜、凉丝丝的。(放槐花图片)

  (指名读,齐读)

  b、 我觉得那小辫儿很可爱。(放槐花图片)

  (指名读,齐读)

  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多姿的槐花吧!(齐读两种形态的槐花)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生自由背)

  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好吗?

  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三)    是啊,槐花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谁来啦?

  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

  (四)    快看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啪啪啪……”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a、 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很快的。

  b、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c、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d、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让我们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吧!

  (五)引读: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六)(深吸一口气)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你也想像老师一样来嗅一下吗?(指名读)

  你闻到那醉人的香气了吗?

  来,我们一起来嗅一下。(齐读)

  (七)的确,五月的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正是文中“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次欣赏一下槐乡那迷人的景色吧!(齐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被这美丽的槐乡所深深地吸引了。

  三、            学习2-3自然段。

  1、在洋槐开花的季节,你们一定很想去槐乡看看吧!那就去吧,让我们好好地在槐乡逛逛吧!请同学们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2、3两段,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看吧,用你那灵敏的鼻子去闻吧,不用害羞,尽管用嘴去尝吧,用心去感受槐乡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吧!呆会儿,老师要请你说说你在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2、交流。

  (一)学习第3自然段。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a、我看到了俊俏的槐乡姑娘。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里为什么要用“飘”而不用“走”呢?

  (小姑娘非常开心,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小姑娘都飘飘欲仙了。)

  (小姑娘真像一个槐花仙子了。)

  老师可喜欢这群槐乡的小姑娘了,也想来读一读,行吗?(范读)

  你从老师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老师刚才读的时候,把自己就当作槐乡的小姑娘了,有了槐花的装扮,我变得更美了,心里可开心了,你也想体会那份快乐吗?(指名读)

  让我们带着微笑,一起来读好这段话。

  b、槐乡的小姑娘很可爱,槐乡的小小子更有意思。

  出示: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放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老师,你打错字了,你把塞打成放了)

  “塞”和“放”不是一样的吗?干脆我们就别换了吧!

  塞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这样随手一放的,而放是很小心的,可见小小子很大大咧咧的。

  谁来当一回这槐乡的小小子?(指名读、齐读)

  小小子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哎呀不好,不小心噎到了。唉,只怪这槐花实在太诱人、太美味了。

  3、你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一)我闻到了槐花的香味,都不想回家了。

  ——,天不早了,该回家了。

  (不嘛,——)

  唉,这孩子,看把你给迷得。

  (二)我尝到了美味的槐花饭。

  你吃的槐花饭是甜的还是咸的?

  (咸的,里面浇上了麻油、蒜泥、陈醋)

  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

  (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咬上一口,啊,满嘴清香,真是人间美味啊!

  (三)短短的槐乡之旅结束了,小朋友临走时,(引读)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四)五月,真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孩子真快乐啊,这份快乐充溢着他们的心田,

  他们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你,传递给了我,传递给了我们所有的人。让我们再看一眼槐乡吧,再感受一下槐乡孩子的快乐吧!

  (齐读2-3段)

  四、            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芳香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五、谈感受。

  其实读了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享受着槐花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想听吗?

《槐乡五月》教案 篇1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当我们走进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的槐花如雪似玉,香气四溢,把我们深深的吸引。在你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满树的槐花就已让人沉醉,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深深的赞叹——(出示结尾,引读)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成为槐乡的孩子。一边领略槐乡五月的美景,一边通过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二、品读课文。

  (一)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1、槐乡的孩子们,走进槐乡吧,读一读课文,从哪里你能发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读,画句子。交流前提出听的要求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选一句说说

  (1)“中午,桌上就摆出……香海中了。”

  指名读,说。          

  还有谁找的是这句,谁来补充。(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浸……)

  师生对读:你们已经抓住关键词体会了。多香的槐花饭啊,槐乡的孩子,轻轻闻一下,鼻中一股淡淡的——;再闻一下,香气充溢嘴里,口齿留香,真是一股——;忍不住在闻几下,香气越来越浓,完全沁入心脾,那是——。浓郁的槐花饭香和一树树槐花散发的香味融合起来,这时候,连——,整个槐乡——

  多香啊,香气就像还有一般把我们包围。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槐花飘香的季节吧!齐读,板书:香味浓

  (2)“在洋槐开花……不想回家。”

  指名读,说。(抓熏醉,傻呼呼,不想回家)

  说的很好,你现在就是那外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能读出来吗?

  教师:飘香的季节,使外乡的孩子都沉醉了。

  (3)第三节   指名读,说,补充说

  教师:在这飘香的季节,花香不仅扑鼻,更香入孩子的嘴里,可真有口福啊!

  3、小结:通过身临其境的体会语句,我们确实感到五月是槐花四处飘香的季节。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吗?

  (二)可是,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自读课文,画词句,全班交流:我们在这槐乡五月里,为什么而快乐呢?

  1、采花之乐  指名读,说,补充

  “啪啪啪……”  脚步的轻快体现孩子心情的愉快

  “喜盈盈的满足” 为什么满足呢?    板书:采花

  谁踏着轻快的脚步来采花?指名读

  2、送花之乐      自读,你从哪里感受到快乐?

  (1) 多么香甜美味的槐花饭啊!作为槐乡的孩子,你受到如此热情的招待,还想回家吗?

  教师: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流连忘返。

  (2) 再读读,如果你是槐乡孩子,你快乐吗?为什么?把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槐乡的孩子真是热情好客。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共同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吧。齐读

  3、戴花之乐  吃花之乐

  (1)   小姑娘  读 说

  教师:小姑娘们戴上槐花,变得更美,变得更香,多快乐啊!女孩子们,想不想像槐乡的姑娘那样美一美?现在想象自己胸前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来读这段话。女生读

  当你带着槐花,有什么感受?(脚步轻盈,香气随你而飘,高兴得似乎飘起来)教师点出“飘”

  (2)   男孩子呢?(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

  男孩子们,想吃吗?通过想象去读,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槐花的美味。男生读

  4、小结

  (1) 教师:除了能够采花,送花,戴花,吃花以外,看到美丽的槐花,闻到扑鼻的花香,你们也同样感受到快乐。

  (2) 我们已经通过课文词句体会到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问题解决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出示填空  练说

  在五月的槐乡,槐花盛开的时候,槐乡的孩子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还可以(    ),感到(   ),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这个问题解决了吗?(3) 学到这,你们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可爱,热情好客,勤劳)

  教师: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五月,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而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勤劳可爱,使得槐乡人情味十足,花香显得更加浓郁。

  3、  小结板书:不喜桃花三月艳,但爱五月遮天槐。槐花饱了我们的眼福,填了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更甜了我们的生活, 槐乡五月,不仅花美,这里的人更美;不仅槐花香味浓郁,这里的人情味更浓。难怪作者如此喜爱槐乡,让我们有感情的读最后一段。齐读。

  三、总结全文

  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使我们产生了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的冲动,让它也变成游人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策划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吧!

  可以写一份以五月请到槐乡来为主题邀请书;

  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

  设计欢迎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