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一堆石头、一本思品书、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跟书有关,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
(2)指名理解部分词语。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生字。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轻脉络。
出示思考题,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个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读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感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感情的词语。
2、引读1、2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觉得好奇?
3、指导朗读
4、过渡:勘探队员叔叔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勘探队员究竟在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读读写写(书后第三题)。
2、比一比,再组词。
探( )矿( )刨( )煤( )
深( )扩( )炮( )谋(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二、检查朗读
1、生分小节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节课我就看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三、质疑激趣。
出示: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指名读这句话。
(2)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投影。
出示:石头怎么能做成书呢?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该怎样读这本石头书呢?
(4)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书读懂了,自然就会明白。
四、精读课文
1、理解问题
(1)现在请你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2)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问题。
(3)指名回答,师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把?改成像)。
(4)过渡:石头怎么能像书呢?平常看到的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它哪儿像书呢?
2、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拿起笔来,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每一自然段前作一个记号。
3、理解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1)生默读课文,作记号。
(2)指名回答问题。
(3)理解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哪儿像书?
*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
*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4)理解第七自然段
*让学生毛遂自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书上有字,石头上有字吗?
*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思考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
*练习说话:
*你们能学习第五自然段那样说几句话吗?
*中间用像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过渡:石头上也有字呀!那石头上有画吗?
*学习第九自然段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九自然段,同时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
*指名回答,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出示挂图
*练习说话:方法同第五、七自然段。
*学习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名比赛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轻声练读。
*读了书后我们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
*自由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思考。
*指名回答,师板书。
*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学生总结,练习说话。
(4)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石头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多读课外书,到大自然中。
石头书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17、石头书)。请齐读课题什么书?(石——头——书——)
石头书?!有这样的书吗?太奇怪了!你见过吗?你对石头书感兴趣吗?(感兴趣)那好,咱们今天就研究石头书。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学生依题质疑,师相机板书:样子?字?画?作者?出版社?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跟我一样,对石头书充满了好奇。咱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揭开这些谜呢?(去读课文)好!咱们来读课文,苏格兰王子普鲁斯进行了八次激烈的战斗才把侵略军赶出国门,我们多读几次课文,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1、 自由读全文。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 检查效果:
①认读生字、词语(先后出示四组字词)
a组:川 川川 磊 磊磊 叔 叔叔
b组: 地壳 贝壳
c组: 脚印 足迹
d组:矿物 一册书 奇怪 煤炭 趴下 光秃秃 勘探
刨根问底
② 指名接读课文,评价。
③说一说这篇课文大概内容是什么。
三、 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 齐读全文。要求:边读边注意,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读完课文你就可以把你知道的答案说给大家听,看谁最聪明?学生齐读。
2、交流找到的答案,解决一个个问题,适时指导片段朗读
样子(1-5段):大石头、光秃秃、一层一层。
字 (6-7段): 雨痕、波痕、矿物……
画 (8-11段):树叶、贝壳、小鱼
作用(12-14段):找到煤炭矿藏……
作者:地球妈妈
出版社:大自然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勘”、“叔”。
六、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探( ) 矿( ) 刨( ) 煤( )
深( ) 扩( ) 炮( ) 谋( )
壳 ké ( ) 好 hào( )
qiào( ) hǎo( )
2、熟读课文。
17、石头书(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聚精会神”什么意思?(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目不转睛)
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出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说说意思(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4、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自然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色色俱全)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哪看到过化石?
欣赏化石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板书:获得知识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四、总结:
1、石头书的外形是 ,看上去就像 。 、 、 是这本书上的字, 、 、 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体会写对话时,提示语的安排形式。
2、 写一段话,学习用上提示语的两种形式。
3、 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六、板书:
17、石头书
外形 一层一层
字 雨痕、波痕、矿物
内容
画 树叶、贝壳、小鱼
价值 获得知识
石头书教案 篇3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呢?
(生答)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啊;这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你们读的书真多啊。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板书:石头书),谁来叫叫它的名字?(指读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得真响亮;你读得真不错;非常正确,你读出了轻声。一起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生提问题,师归纳并板书)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的,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上有画吗,石头书真的是一本书吗,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同学们真会提问题,爱动脑、爱思考是个好习惯,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石头书是谁发现的,它的样子是怎样的,石头书上是否有字有画。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文章中去探索、去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老师这里有些词语谁来领读?读得真不错,读得正确声音还很响亮,让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齐读这些词语。词语都读准了,真棒。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4个)
3、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谁愿意来读?(指名四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指导几个比较难读的生字。)
过渡:生字读准了,课文读顺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石头书的奥秘吧!
三、精读课文1~9自然段
1、生再次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细细地读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边圈圈画画,试着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2、生交流。(学生回答到哪个问题,就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把话说完整,你发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
(1)回答谁发现的?哪发现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石头书是勘探队员发现的。石头书就是…(一块大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勘探队员是怎样看着石头书的啊?)聚精会神。你能给它找个近意词吗?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请你们一起再来读好这一自然段。
(2)回答石头书的样子(相机板书:一层一层的)
预设1 生: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师:你知道了石头书就是一块石头。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了什么?(勘探队员是怎样看着这石头书的呢?)生:聚精会神。师:你能给他找个近意词吗?谁能来读好它?(指名读,齐读)师:勘探队员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石头书,那么石头书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回答,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
师: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而我们的书是一页一页的,(拿出书做动作)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呢,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们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预设2生回答(第5自然段)相机出示
师:是的,你说的内容是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而我们的书是一页一页的,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呢,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发现呀!你们能试着读好这段话吗?你读出了他们的相似之处。
(3)回答石头书上有字
师:这是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出示第7自然段)
师: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石头书上的字是指什么?(雨痕、波痕、矿物,相机板书)
师:你们见过这些字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今天老师把它们带来了,瞧,这就是石头书上的字。谁来认一认?(这是波痕,这是雨痕)为什么呢?是啊。像雨点,这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矿物)是啊,这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颜色还真不少呢。课文中的“脚印”、“足迹”都是描写人的,用在这,多有趣呀。谁来读读这段话。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生自由练读、指读、评价、齐读)
(4)回答石头书上是有画的
师:这是课文第9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内容(出示第9自然段)。石头书上有哪些画呢?读读这段话,找找看。(树叶、贝壳、小鱼)今天,老师把这些奇怪的石头带进了课堂,你们想见见吗?(出示图片)这是…这是…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发表意见)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些图案并非人工雕刻,而是自然形成的呢,这可真是…(神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惊喜和神奇,把这段话读好吧!
(练读、指读)
三、小结,整体感知2~9自然段内容: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书的样子——(一层一层的),从外形看象书;上面有字,分别是——(雨痕、波痕、矿物),还有画呢,就是——(化石),从内容上看,也像书。边说边点着黑板。
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内容都是文章的对话告诉我们的。让我们拿起书读读1——9自然段(齐读)
四、升华
川川和磊磊发现石头书是很偶然的,可他们后来是怎么获得那么多知识的呢?
(学生说到提问即可)
不停地问直到知道问题答案就叫…(刨根问底)来读读这个词语。看来会思考、会提问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会使用它哦。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描红
石头书教案 篇4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显示题图) 22、石头书 (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
1、看图(显示),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指七名学生读课文。
(1-3)、(4-5)、(6-7)、(8-9)、(10-11)、(12-13)、(14)。
师指名评价。
如果能将这些小问号读好了那肯定会更棒。
3(显示:6个问题)
把握提示语,逐字逐句指导朗读。
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一直要到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刨根问底)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刨根问底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这节课谁最会刨根问底?
我们读了这六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其中有哪些问题也是你想知道的?
学生表述。
5、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标出这些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地朗读课文(5-13)节。看看会有哪些收获?
一、 学习课文
1、 师:好!我们就先来看看咱们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
师:石头书上有字吗?
指读第7节。
师:石头书有字?谁来说说这些字分别是什么。
显示:这些字分别是:--------------,
--------------------,
--------------------。
我们怎么认识这些字呢?勘探队员叔叔已经告诉了我们认读这些文字的方法。
显示:(雨痕图 波痕图 矿物图)的图片。
2、 学生判断说。
这些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
师相机指导。
过渡:刚才我们认读了这些石头书上的文字,石头书上还有更精美的画等着我们去欣赏呢!
4、指名读第9节
师问:大家想看一看石头书上的画吗?
(显示:树叶 贝壳 小鱼 三类化石图)
师指说:这些都是---------?
师:(板书:化石)大家看看这两个字,老师相信你们能从这两个字中看出什么是化石!谁来说说看?
生:是什么变化来的,像石头一样。
师:说的是。可是什么变化来的?书上有些地方能看出来。大家浏览一下课文第9节,看谁能发现。
生:树叶,小鱼,贝壳
师:是呀!他们的遗体或者是足迹都可以变成化石。可是,马上就能变成化石吗?书上有介绍,只是这需要你仔细地读、仔细地向才能发现。大家看看第11节,看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这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师:大家怎么来读这句话,才能读出时间很长的意思?
生:(练习朗读,读出很长很长的感觉)
5、那么这些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说给你的同位听。
分别说,总说。(指导读11节)
6、老师这儿也有几幅化石图片(出示化石图片),你能向大家讲述这些化石吗?
(学生看图练说)
师小结:这些年代久远的化石为人类研究古代的地壳及环境变化提供了非常具体而又详细的标本。那读懂这些化石有什么作用呢?
7生读课文14节回答,
省略号告诉我们:--------------------------------。
当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石头书,你有什么感受?
那我们来看看川川和磊磊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说,读
显示: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师指导。看看这样是不是容易了点。
显示:哇!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比较读。
四:总结。
同学们,川川和磊磊通过刨根问底读懂这些石头书,我们通过认真读课文并对化石进行观察和想象,也读懂了这些石头书。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石头的知识吗?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读懂大自然这本奥妙无穷的书!
石头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石头书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中做好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 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的两个朋友川川和磊磊在山上发现勘探员叔叔正
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非常奇特的书,还记得那是本什么书吗?(石头书)
2、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上面有字有画有知识)
3、还留下什么问题?(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样的?画是什么样的?这些字
画又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
4、这堂课我们就读读课文,动动脑筋,去解决问题。
二、 学习课文
[师]你找到了石头书上的字或者画了吗?(随机讲解“字”“画”)
石头书上的字
1、勘探队叔叔告诉我们石头书上有些什么字呢?(雨痕、波痕还有矿物。)
(教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指读)相机理解波痕、雨痕。
2、指导读句。
3、再结合课件图片理解矿物。了解“……”的用法
4、指导读句
石头书上的画
1、那么书上的画又是怎样的呢?(有树叶,有贝壳,有小鱼。)
2、相机理解化石是什么
3、让学生补充自己看到过的化石有哪些
4、出示化石的图片学生辨认
石头书的知识
1、我们的勘探员叔叔从这块石头上看到了雨痕、波痕、矿物还有树叶、贝壳、小鱼,那他从中看出了什么?(教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三段话:“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叔叔通过石头知道了什么。
(生自读课文)
2、他通过这些石头知道了一些什么呢?
(知道这里先是密林,再变成大海,最后变成高山。)
3、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再读读这一段话。(从化石看出来的)
4、这个变化过程有多长?(你能把这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吗?(指读2-3人、分男女生读)
5、那么这石头书就只有那么一个用处吗?叔叔怎么说的呀?(“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大家一起把勘探员叔叔说的这一段话读一下。(学生一起朗读这段话。)随即讲解“……”
6、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他通过研究 “石头书”,为我国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大量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四.总结课文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本奇特的石头书,正因为我们大家和川川、磊磊一样
对它充满了好奇,刨根问底,所以才会从中获得那么多知识。
石头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什么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以及读懂石头书的用处。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学习三种不同提示语位置的引号用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以及读懂石头书的用处。
三、教学难点:
知道提示语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引号该如何使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书,谁来介绍自己知道有什么种类的书。
这么多的书提供给我们学习、娱乐、增长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种特殊的书。(板书:石头书) 生读题。
二、梳理课文,了解写作特色。
1、回顾课文如何分段落的。
2、板书引号,课文里有许多这个符号,它叫什么?为什么课文里要用这符号呢?
3、小结:课文通过两个小朋友和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介绍了石头书。
三、理解第二段。
1、叔叔称石头为书,川川和磊磊一开始还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来看第二段,他俩分别问了什么问题?自己读一读,用划下来。(板书:字、画)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自读,说说什么是字,什么是画,像不像,有没有道理?
3、叔叔告诉我们化石说明了什么?齐读课文
叔叔就像讲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们娓娓道来,他是怎样知道的呢?
4、指导看图:
(1)用一句话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在干什么?
(2)观察a图上画了什么地方。b叔叔的衣着怎样。c叔叔的包里会有什么
(3)从图上可以看出叔叔的工作怎样,用一个词来形容。
(4)小结:叔叔每天翻山越岭,餐风露宿,背着沉重的仪器,带着简单的干粮,这种工作真辛苦,而且这项工作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才能完成。
四、理解第三段。
1、叔叔为什么要干这么辛苦的工作,看懂这石头书有什么用呢?川川也问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叔叔是怎样回答的?
2、指读课文回答 (板书:煤炭、矿产)
叔叔找到了这些,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叔叔的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学习第一段。
1、出示2-5自然段,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就是以对话组成的,下面请大家来看这组对话,观察一下提示语的位置。说说每句话是谁说的。
讨论:第5节没有提示语,你怎样判断是谁说的话?
分角色读一读。
2、观察标点,说说提示语在前、在后和没有提示语如何加标点。
3、抄写2-5节,同桌互查格式、字和标点是否正确。
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4、师生进行对话(各2句)请学生记录对话内容,仿照2-5自然段来写,注意提示语的位置。
投影展示,进行评价。
六、总结全文
1、川川和磊磊通过与叔叔的对话,他们刨根问底学到了许多学问,你能帮他们介绍吗?
2、我们要向勘探队员叔叔学习他不怕苦,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向川川和磊磊学习遇到不懂的多问多学,刨根问底的探究精神,向科学高峰攀登。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雨痕
字 煤炭
波痕
矿物
画 矿石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