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教案

2022-11-06

航天飞机教案 篇1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齐读课题《航天飞机》。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昨天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的字音准不准,句子有没有读通顺。

  2 指名读,趁机理解词语:庞然大物 无影无踪 人造地球卫星

  3 在听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我们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相信现在大家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航天飞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交流

  外形大 飞得高 飞得快 本领大

  5 同学们真会读书,很准确地找到了航天飞机的特点。现在谁能把航天飞机的特点连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细读感悟

  1 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具体介绍航天飞机的特点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句子旁边这句话写出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

  2 交流

  ⑴ 外形大

  ① 出示航天飞机的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② 你能用“我是航天飞机,从外表看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头书说航天飞机的外形吗?指名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能不能说得更具体点呢?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③ 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在一起看看,你觉得航天飞机怎样?所以课文中说在普通飞机的眼中航天飞机是个——

  ⑵ 飞得高

  ① 从哪句话能看出航天飞机飞得高呢?

  ② 你平常看到的飞机觉得飞机飞得怎么样?我们看起来飞机飞两万米高已经飞得很高了,可航天飞机能飞几十万米,真是高啊!水来读读这句话,把你体会到的高给读出来。

  ⑶ 飞得快

  ① 出示句子“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需要飞行七分钟。”

  ② 我们先看看东海和帕米尔高原在什么地方。出示图,从东海的边上飞到帕米尔高原就是从我们祖国的最东边飞到祖国的最西边。出示天空,这么长的距离谁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谁只要七分钟呢?我们平常看普通飞机已经觉得他飞的很快了,这么一比较觉得航天飞机飞得怎么样啊?老师着有一个带感叹号的句子,水回说一句?

  ③ 请同学们在读读着句话,把飞得快的感觉读出来。

  ④ 齐读

  ⑤ 你还从那些地方读出航天飞机的快来了?

  ⑥ 请同学们看看航天飞机升空的画面。水来说说自己看到的情形。

  ⑦ 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自己体会到的快读出来。

  ⑷ 本领大

  ① 你从哪几句话读出航天飞机的本领大呢?

  ② 我们去看看航天飞是怎样把人造地球卫星释放到太空中的。看画面。

  ③ 齐读这句话,

  3 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把航天飞机的特点记在自己的头脑中。

  4 现在我们对航天飞机有了更多的了解。你能给航天飞机做个自我介绍吗?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有点困难。老师给大家帮帮忙。这里有几个句子

  我飞得最高!

  我飞得真快啊!

  我的本领特别大!

  同学们可以根据着几句话来写,请先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特点。

  5 交流

  6 谁的本领大,能给航天飞机做个完整的自我介绍。

  7 航天飞机这么大的本领,看来我这个普通飞机可以退休了啊。水来劝说普通飞机。

  四 作业

  查找神舟六号的资料,为神舟六号写自我介绍。

航天飞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学习本课15个生字。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1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飞机”大家并不陌生,“航天飞机”大家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板书课题:31航天飞机,课文回告诉我们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思考:你听了课文以后,知道了哪些关于航天飞机的知识?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标出小节

  (4)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智慧老人

  抖擞、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

  (3)学生再次轻声分节读课文,指名学生比赛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齐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各自想办法记字形。

  2、重点指导:臂、竟、慧

航天飞机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3、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二、三自然段,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航天飞机》。板书课题,齐读。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航天飞机》,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老师描述:蔚蓝的天空,有一架飞机在自由自在的飞行,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指名说,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3、师:假如你的小手是一架飞机,老师一边说,你的小手一边跟着做动作,你会吗?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给大家看。学生评议。通过动作演示,学生评议理解“俯冲”“爬升”“翻筋斗”。

  4、师:这时的这架飞机觉得自己?(得意,了不起,技术高明,认为自己的本领大……)

  5、你能读出此时飞机的心情来吗?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三段:

  过渡:正当飞机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1、同学们大声的读读第二、三段,边读边想航天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边读边在相关的词语、句子上做上记号。

  2、交流:

  师:我们用“航天飞机            。”来说一说,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教师相机板书,点击字词,指导朗读)学生说到哪个就先交流哪个。

  (1)外形庞然大物。出示图片

  师介绍:航天飞机长约五六十米,高近20米。重达近百吨,像大海中的鲸,也是一个庞然大物。读好词语,再读这句。

  师:这庞然大物是怎么样的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指名学生上台看图说。

  外形“三角形的……尖尖的……方方的……多有趣呀!”指名读句子,评议,知道感情朗读,齐读。

  (2)飞得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知道的?“一声呼啸、腾空而起、转眼间、无影无踪”

  师:怎么样才叫“一声呼啸、腾空而起”?“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好词语。

  师:转眼间连影子都看不见了,可真快呀!哪个小朋友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也感受到航天飞机是飞得那么的快?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哪个句子也是说航天飞机飞得快的?指名说。

  出示:“从东海之滨……他只需七分钟。”

  师介绍:谁知道帕米尔高原在哪儿?东海之滨在哪里?帕米尔在西,东海之滨在东,几乎是横跨了整个中国,大约有4000公里长呢!航天飞机只需——七分钟,而飞机要——四个多小时,飞机多花了多少时间啊。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快。(板书:飞得更快)指名读好,女生读,男生读。

  (3)飞得高:

  师: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出示:你能非两万米高,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指名读

  师:所以说航天飞机飞得——更高。板书飞得更高。指名读,评议,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4)本领大:

  师:你从哪个句子中知道的?

  出示: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指名读,自己读,想他有哪些大本领?

  师:你读懂了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吗?

  出示: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           ,能           ,能       。指名说,多请几个学生说。再自己说一说。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航天飞机的本领比飞机——更大。(板书:本领更大)

  小结:航天飞机真是了不起,老师也情不自禁的要夸一夸他了,你们想吗?一起感情朗读第二、三段。

  学习第四段。

  师:智慧老人告诉了飞机航天飞机的那么多特点和神奇的本领,飞机越听越不自在,心里难过极了,他会怎么想呢?

  师: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就开导飞机了,你也能学学智慧老人,来开导开导飞机吗?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替代不了“什么意思?这里指是谁替代不了谁?为什么?

  师:你也能来开导开导飞机,说说他的长处,让他重新树立信心吗?

  小结:在你们这些智慧小朋友的开导下,飞机又找回了自信,开心地向高高的蓝天飞去了。

  三、用自己的话介绍航天飞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了解了很多航天飞机的知识吧!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一说。先可以自己说,同捉讨论,小组讨论也可以,再指名说。

  出示:

  1、航天飞机的自述。“我的名字叫航天飞机。我                           

  。

  2、飞机来介绍航天飞机。“我有个兄弟,名叫航天飞机。他                   

  。

  3、小朋友来介绍航天飞机。“今天我学习了《航天飞机》这课,我了解了很多航天飞机的知识。他                                                  

  。

  四、课外延伸:

  学生观赏老师搜集来的神州六号的图片。师简介:2005年10月12日9点整,神州六号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成功发射了。10月17日4时33分,神州六号成功着落。

  师: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航天科学知识吗?就让我们亲自到报刊杂志上找一找,到网上去搜一搜,你会了解更多!在班会课上以《航天知识我知道》为主题进行交流。

  附:       

  飞得更快

  航天飞机    飞得更高

  本领更大

航天飞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田字格内十个生字。

  3、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写一段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飞机,坐过飞机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历史的巨轮前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终于造出了航天飞机。

  2. 幻灯出示航天飞机

  3. 齐读课题

  4. 读完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5. 学生自由发言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动动笔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出示生字词。

  3、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词。

  4、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词。

  5、去拼音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读好句子

  1、 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一句话

  出示:突然一声呼啸,一个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1) 指名读句子。

  (2) 理解词语:呼啸(高而尖的声音)

  一个很大的东西腾空而起,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叫~

  (3) 读好这句话。

  2、 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2第二句话

  出示:只见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飞得无影无踪。

  (1) 指名读句子。

  (2) 过渡:刚才听到他的声音,现在看到他样子,那“无影无踪”什么意思?

  (3) 读好这句话。

  (4) 连起来集体读好两句话。

  (5) 由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书庞然大物))

  3、读好含有生字词的句子——§3第一句话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问个究竟。

  (1) 指名读句子。

  (2) 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啊?

  (3) “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吗?

  四、 精读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样介绍航天飞机的呢?自由读。

  2、智慧老人说了几段话?请学生分别读

  3、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

  4、第一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

  5、读好“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板书“更高更快”)

  6、高表现在哪里?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两万米的高度。

  7、快表现在哪里?还是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

  体验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之长,航天飞机所花时间之短。

  (东西直线距离大约4000多公里,汽车大约50多个小时,火车30多个小时)

  8、指名读第一段话。

  9、出示智慧老人说的第二段话。

  10第二段话介绍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板书:本领大)

  11、“本领大”表现在哪?用书中的语言来回答。

  12、出示卫星回收的图片,用书中的语言来说说图的内容。

  13、指名朗读第二段话。

  14、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 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1、 指名朗读全文。

  2、 学生质疑。

  六、 书写生字词:

  1、 出示五个生字。

  2、 注意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

  指导“慧”的写法。怎样写好这个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练习。

航天飞机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指导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介绍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是本课的重点。

  2、是指导学生收集材料,,进行读写训练。

  教学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字形,练习写钢笔字,培养良好的学生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知道哪些种类的飞机?(教师相应出示网上有关飞机的图片)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特殊的“飞机”。

  3、教师板书“19、航天飞机”。

  4、自由读:(1)教师提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节,思考:

  1、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2、3节

  1、默读第2节,想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2、全班交流、讨论。

  3、指导朗读,评议。

  4、智慧老人告诉它一些什么?从这些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

  思考:(1)朗读生字词飞机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

  一架翻筋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

  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呼啸庞然大物智慧老人抖擞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

  (3)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4)分析、记忆字形5、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在学生练写时教师做个别辅导

  四、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内容,初步认识航天飞机作用和意义,对航天知识和基本特点有了大致了解。为今后学习科学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航天飞机教案 篇6

  目标:1.了解航天飞机的基本特征

  2.能以自述的方式介绍航天飞机

  3.激发学生对航天飞机的探索欲望与兴趣

  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航天飞机>。你瞧,他今天又来到我们身边了。板题,读题。他今天来可是有目的,想请小朋友为他作一段自我介绍,因为他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他了解更透彻。

  2.他这么信任我们,可不能辜负他呀!认真想想,我们要从那几个方面为他作介绍呢?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吧!

  生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打出来)

  二、读悟

  1.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交流,做些补充、修改。(航天飞机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认真的态度,可高兴了!)

  2.让我们开始吧!

  生从外形特点、飞行特点、特殊本领三方面概括交流,随机插入图片与文字资料,并朗读课文。

  外形:庞然大物  三角形、尖尖、方方

  特点:更快更高  转眼间、无影无踪

  他能飞两万米高,我却能飞几十万米高。

  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他要飞行四个多小时,我只要飞行七分钟。(作比较、列数字)

  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算一万米高,航天飞机可以飞几十座那么高

  快:四小时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七分钟一个课间活动时间都要不了。

  本领:补充图片和文字资料

  3.小朋友们通过读书理清了介绍思路,说的可清楚了,航天飞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小朋友的介绍了,你能连起来试一试吗?

  4.出示:大家好,我是     

  学生介绍

  小评委,你有什么想法,赶快点评一下吧!(我觉得    )

  航天飞机真了不起呀!你能用一句话夸夸他吗?

  !

  5.刚刚我们亲近了航天飞机,他真了不起,可普通飞机越听越不自在,这是为什么呀?

  比较之下,自卑了,因为本领不如他。

  来劝劝他吧!(引读第一小节、结合平时了解介绍普通飞机的本领)

  6.大家的话多么发人深省呀!智慧老人也这么说,让我们都当当智慧老人来劝劝他吧!

  齐读最后一小节!

  是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可不能妄自尊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也不能自卑!

  三、拓展质疑

  1.这节课航天飞机带我们到太空中去遨游了一番,认识了关于他的许多指示,相信同学们一定又有了许多小幻想!你有什么小幻想想问问智慧老人的?

  交流幻想,拓展思维,启发动脑,爱上科学。

  2.有了幻想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力量,小朋友们,让我们乘着幻想的翅膀,多向智慧老人提问,相信今天的幻想一定会成为明天的理想,会实现的!

  四、作业

  航天飞机想把大家给他作的介绍带到太空中告诉更多的朋友,你能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吗?写在草稿本上。

  反思: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为了避免说明文的枯燥乏味,以便激发孩子的兴趣。小组教研活动时,同组老师帮我切合本班实际,结合新基础开放理念,设计了如上教案。设想都是美好的,可因为我心里一直过不了这一关,认为这样的设计我不能适应,不能上好,所以整节课自己都是底气不足的,再加上上课时实践已经过去十分钟了,所以整个人更慌了,只顾走教案了。

  上完这节课,我就觉得心里很难受,本组老师又开导我:课没有好坏之分,就是一种尝试而已,这次不行,下次重来就是了。听了这话,我想,下次自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接受新的方式,新的理念,不能墨守陈规。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很精妙的,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然后抛出大问题“从哪几方面来为航天飞机作介绍?”通过自主读文,同桌协作的方式来解疑,这样的设计是切合新基础“还”的理念的,是想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自我体悟、总结、汇报,且能锻炼协作精神的。学生汇总出来后再抛出图片和文字资料来充实文本,让学生不要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文中。可是因为我对课堂的组织与调控能力有限,对学生开放式学习的指导也只是一知半解,平时做的不是很好,所以本来设计中的“放”就变成了我一步步在引,完全违背了设计初衷。归根结底,还是我个人的心态没有放开,对“放”的理解太单薄,平时操作又缺乏科学性,所以导致了这节课最大的缺陷。以后在平时的课堂中定要结合新基础的理论知识有指导性地来组织课堂,另外还要锻炼自己的教学机制,更好地调控课堂,能够更有效地跟学生一块成长,把学习的主动权真的还给孩子。

  第三块的质疑设计,本来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希望能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与探索兴趣,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可是因为前面操作的失败,导致这一环节根本没好展现出来。

  真正的一节课是要有效的,今后要从这方面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而且不能急功近利,要多思考,多针对本班学情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