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喜欢鲜花,因为它装扮了我们的世界,但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花钟》,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花的?
板书课题:13、花钟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借助拼音,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检查学生阅读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凌晨 蔷薇 绽开 怒放 暮色 昙花 干燥 灼伤 淡雅 花蕾 昆虫 吻合 花圃 大致 传播 修建 陆续
2、积累词语
鲜花朵朵 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留心观察 欣然怒放 昙花一现
3、与同学交流,怎样记忆课文中的生字。并相互听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熟读课文,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各种花开花的时间不同。
第二自然段: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的巧妙运用。
五、写一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新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归纳现象
读一读: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_________________
睡莲 __________________
万瘦菊 _________________
烟草花 ________________
月光花 _________________
昙花 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作者描述花的开放,用的句式有什么不同?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悟它的美。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同学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了答案了吗?
集体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揭示原因: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