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听课记录及评课

2019-08-0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7

古诗《绝句》听课记录及评课

一.读课题《绝句》,你是怎么理解绝句的?作者是谁?

师:昨天讲的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地方看到的美景。

二.学这首诗。

1、  请人读诗。其余人听,听后评

生1:有感情、声音响亮。

生2:建议注意“鹂”的读音(li是二声)

师:那请你读读。

生3:万里船是表示船多而且离得远,因此应读慢一点,(该生自己读了一次)

生4:他的气韵不够,

师:读一读

生4读且很好(全班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们练练,

然后全班齐读一次。

2、  听老师范读,孩子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看谁看到的多,看到的景物最美。

师读后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请读读、全班齐读

生2:我看到了多年未化的积雪。

那老师要画应画远还是近(远)齐读

哪里的雪(成都西岭的雪)

理解窗含(看教室窗外,象窗子框起来因而用了一个含字)

生3:我看到了遥远的东吴门口停了许多船

师板画,生读出远的感觉

生4:我看见白鹭

师:应画在哪?(远)怎样读?(飞得有劲)

小结:看板画小结

3、  师:难道我们的大自然就这样单调吗?请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自读,师启发:开动你的耳、眼你又发现了什么?

汇报:生1:我看到了春天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1;“翠”字

师:从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码头(从门泊看出)

生3:房子(从窗含看出)

师启发:我还从赵尘(生1)的“翠”看到柳树是绿的,[给板书柳树涂为绿色。]你还看到、听到什么?

生1:听到鸟叫

生2:我听到船的汽笛声

生3:流水的哗哗声。(师:你的耳朵真灵)

生4:我看到长江很长,还有船在往这靠。

师小结:我们想象后,让树有了绿色,鸟在叫,这叫有什么有什么?

生:“有声有色”、“有花有草”、

4.用一句话夸夸这首诗。、

5.你能用你夸的这种(美、陶醉)读出来吗?自由读(有的摇头晃脑的读、有的闭目吟诵、)——指名读出陶醉——做动作投入的读——师生齐朗诵(诵读出诗的美)

6.看黑板上的诗(事先已写在黑板上)

读——发现第一句是动景,第二句是静景

读到这你又发现这首诗有-——有——(有动有静)

再读出动静的对比。

7.以师考考大家的形式理解诗意(逐句逐句理解)

8.练习(1)用~~~~画出表颜色的词——(黄、翠、白、青)

(2.)用小三角形标出表示动物动作的词——(鸣、上)

(3)用“===”画出有哪几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露——雪——船)

(4)实数(两个,一行)

(5)用五角星画出虚数。

三、小结: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有什么?(读板书)

听课后点评:

1、读的形式多:初读——个别读——评价——评价过程中读——齐读——范读——想象景物中读——读中打开耳、眼——夸夸诗读——读出感觉。

2、想象诗的画面——展开从诗的字中你看到、听到什么?让画面更丰富。

3、小结(有什么有什么)孩子概括令人折服。

4、  师声情并茂将生自然引人诗境中,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诗的美,好一个“有诗有画”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