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章的第一、二小节,初步感受主人公彼得身上与别人不一样的精神。
4.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下节课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带着感情读
2.师:的确,金子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它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有了它就等于拥有了财富,于是就有许多人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金子,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作“淘金者”。
3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淘金者的故事。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文中的淘金者主要讲的是谁呀?“彼(bǐ)得.弗(fú)雷特”(认读人名)。外国人的名字与我们的姓名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这里,彼得是他的(名),“弗雷特”是他的(姓),名和姓之间用什么符号隔开,这就要求我们读时要稍稍停顿,谁来叫叫他的名字?文中有些地方直呼其名,就直接称他为(彼得)。
过渡:那么在彼得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学们读得真不错,首先我来看一看大家认读生字的情况:
(1)出示:这是文中的生字新词,哪一小组愿意开火车领读?
重点提示:倾盆大雨买卖
(2)再看一组词:相信也难不倒大家。
重点指导:
a、第一排的两个字(“绝”、“掘”)有什么发现?(同音字)组词法区分。
b、这里还有两个词,不知你们是否理解他的意思。“若有所悟”理解这个词呀,其实只要理解两个字的意思就行了。“若”和“悟”,。看来我们只要抓住关键字就能理解一个词语。再读。
c、“蜂拥而至”读了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出示图片)对!就是这个画面。看来想象画面也能帮我们理解一个词语。看图再读
好!会读会理解生字词了,我想同学们读起课文来就更顺畅了。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课文围绕彼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
2.交流:
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过渡语:真是替彼得高兴!最终他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取了财富!
四、精读第一、二小节。
1.其实呀,也许同学们还不知道:在五年前,彼得和绝大多数淘金者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不信:你们读读课文的一、二小节,就能找出他们的许多相同之处!
2.组织交流相同之处。
(1)结果相同
a、出示: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彼得)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
b、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着相同的结果呢?仔细读读第一句话也许你能找到答案。(听说、无意中发现)都是盲目地去做这件事。最终只会两手空空。
(2)做法相同。(都是一个字:挖)
出示:(淘金者)他们在河床上挖出了很多大坑。
(彼得)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从这两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呀?(都很辛苦)彼得比他们更怎样?(更辛苦)谁能把彼得的辛苦读出来!
(3)想法相同
a、为什么彼得他们会这样做?还有没有相同之处?
b、正因为有着相同的想法,淘金者才会(蜂拥而至),彼得才会有如此的举动。
3.同学们的眼光真是敏锐,找出了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这么多的相同之处。其实呀,彼得就是彼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还有着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