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

2018-04-19

  听了三年级语文课“画杨桃”后,我仔细学习了教师用书,还在网上看了两节本课的视频,现记下学习所得。
  一、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赵老师讲的这节课是第二课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先来看看这课的总目标: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理解父亲与老师的话,懂得做人的道理。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从教师用书上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二、找到重点词句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去突破:
  1、重点词语:正如老师的板书: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走了样
    老师:严肃  和颜悦色
    我: 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
    “不要想当然、走了样”可以让学生说自己的理解;“叮嘱”除了让学生说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用叮嘱的语气去读父亲的话,以理解课文内容。
  “严肃”,教师可以问: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原因,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颜悦色”也是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因为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所以“和颜悦色”起来。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老师可以用一组对比句子让学生理解: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我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让学生读、体会、比较
    2、 重点句子:一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这段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①师生分角色读,体会两次不同的语气和态度。第一次学生回答“不像!”“像五角星!”是坚定的、肯定的。第二次学生回答  “不……像。” “像……五……五角星。”是尴尬的、惭愧的、吞吞吐吐的。
    ②根据标点符号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课文内容。第一次学生回答“不像!”“像五角星!”后面是感叹号,带有对“我”的嘲笑。第二次学生回答 “不……像。” “像……五……五角星。”中间有省略号,后面是句号。省略号说明了学生对自己嘲笑“我”的惭愧,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回答时吞吞吐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