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2018-04-14

10  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性措施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课题:10 风筝。

——交流童年最快乐的事情。

——齐读课题。

亲身经历的事情最能唤起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按要求读课文。

——同桌赛读。

——课文写了几个小伙伴童年时在一起作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a·学生说到怎样做风筝,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b·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做风筝时的快乐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①    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②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憧憬”的意思。“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认识“依”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