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老师跟大家玩个猜物游戏,我说出它的几个特征,大家根据特征猜一猜。
(1)它是被宇航员在宇宙中能用肉眼看到的少数地球建筑物之一;
(2)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完成的,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
(4)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一万三千多里,俗称“万里长城”。
2.板书“长城”,视频观看《八达岭长城》。
指名学生谈谈看了视频之后的感受。
3.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那么,有什么样的建筑工程能和长城相提并论呢?
4.板书“运河”,观看大运河视频。
5、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课件出示:老师补充:我们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有6700千米。看,它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像巨龙一般。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约1747千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6、这是一首诗歌,共有两个部分。请同学们赶紧捧起书本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
驾驶 谱写 创造——表示动作的词语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形容词
奇异 奇迹 不朽 ——区分奇异、奇迹
民族 绸带 诗篇 ——注意平翘舌音
山海关 嘉峪关 首都北京 天堂杭州——表示地点的词语
(2)指名读这些词语,并关注同组词语的共同之处
(3)词语来自课文,课文你能读通了吗?分部分读课文,正音。 注意指导诗歌的节奏。注意问句的读法,语调上扬。
(4)集体自豪地读课文,培养语感。听视频朗读。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打开书本,放声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儿看长城?他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1)作者在哪儿看长城?(飞机上,空中)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开阔,看得更多)
(2)提示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提问:这里有个词——奇异,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奇特
文章中奇异的景象指的是什么?——长城
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奇异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