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 教案2

槐  乡  五  月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当我们走进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的槐花如雪似玉,香气四溢,把我们深深地吸引。在你的脑海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2: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二、学习交流
1、作者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时的美景,请你轻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多、颜色美:
(1)从哪句话中知道槐乡的槐花多呢?读句子。
(2)这句话中没有一个“多”字啊?(“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槐花的多)
(3)再读读这句话,还品出了什么?(“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写出了槐花的色彩美)
(4)指名读、齐读。
3、形态美:
(1)读句子。多么可爱的槐花呀,让我们看看这玉雕的圆球”。(点击课件3,出示图片)看着这可爱的槐花你想说什么呢?
(2)交流:
a这“圆球”两个字让我知道了槐花的形状像一个球;而且“玉雕”让我想到它就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b这洁白如雪的花朵一朵挨着另一朵,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它们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抱在一说悄悄话。
c一个“抱”字,不但把槐花写活了,而且使槐花变得更美了。这分明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种团结的美!这是一种挨挨挤挤,生机勃勃的美!谁想读一读这种充满生命的美?
d品读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3)我们再来走近些欣赏槐花与众不同的美。出示课3,你有什么想要表达?
a“一条一条”不仅写出了槐花的形状,也体现了槐花的多。
b“一条一条的槐花”,在作者的眼中就像是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作者为什么不说像我们班女同学的辫子?你见过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吗?(出示画面)你看,她们的辫子可真多呀,一条一条地披散在肩头,难怪作者由一条一条的槐花联想到了她们的辫子。
c女同学美美地读。齐读这句话。
(4)你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在你们每个人的心中已有一枝属于你们自己的槐花在开放,出示课4,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有的像一只美丽的玉镯,有的像大雪覆盖的柳条,有的像一只只玉蝴蝶聚拢在枝头,有的像冰刻的小铃铛, 有的串成串,像一条白珍珠串起的项链,有的好像高举着小喇叭,在说:“我多美呀,大家快来看我呀!”)
4、香:
(1)四处的树,满眼的花,每一朵槐花都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嗡嗡嗡,谁来了?
(2)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唱什么歌呢?(出示课件5朗读)
(3)“啪啪啪……”谁又来了?(出示课件5朗读)“啪啪啪”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
a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b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c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
d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快的。
e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4)我把这两句话的形势变了一下,你们再来读读看。(自由读、分组读)
(5)除了小蜜蜂,你们猜猜看,谁也会来?
出示课件6:(     )……(   )来了,(                      )”(6)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花香引来了槐乡的大人、孩子,我们还等什么?快进入到槐花的世界中去尽情地呼吸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