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2、齐读题目。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谁放飞了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
4、提得非常好,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没有把握读好的字。
2、放课文范读课件。
(要求学生特别听准刚才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并标上拼音。)
3、同桌互相认读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订正读音。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⑴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谁为什么放飞了蜻蜓?)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相机简介陶行知生平。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只有读通,才能读懂,按循序渐进原则,先读准字音,再读通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⑴、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别人,看看谁的方法多。
⑵、指名全班汇报交流,新方法予以鼓励推广。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⑵、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或会写的同学示范。
⑶、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写给大家看看。
3、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观。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应予以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对识字、写字能力应有更高的标准,并为之奋斗。】
四、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
1、比一比,再组词。
抢( ) 蝇( ) 构( ) 复( )
枪( ) 绳( ) 够( ) 夏(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谁) 因为 所以 地放飞了蜻蜓。
拓展性作业(人人都来试一试,看谁独到,看谁勤)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捉( ) 吃( ) 停下( ) 调整( )
放( ) 送( ) 展开( ) 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