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全文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猜猜看
    1、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说出来,在心中猜。
    2、学生逐一摸
    3、师问:感觉如何?指名回答
    板:发麻、冰凉
    那是什么东西?
    谁敢把这块冰捧在手里坚持一会儿?(生试)
    感觉如何?生答
    板:刺骨、寒冷
二、揭示课题。
    1、有一位父亲,就用这样寒冷、刺骨的冰,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灯。板书:灯
    2、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适应  炕  爹
    棉袄  扭过来  废玻璃  后悔  融化 称赞
    2、自己和词语打招呼、指名教读、抢读。
    3、谁有不明白的词?
    学生提出、解答(联系生活,比如:“习俗”一词,可问:你们家有什么习俗?)
四、初读课文
    1、看书上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贫穷)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贫穷的家庭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读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
    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1-5、6-10、11
    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学生评议)
五、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好吗?
    2、学生提问题,师板书:最特别?留在“我”心里?后悔?一把“按下”?心情?不冷?
    3、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自己读1-4自然段,找找
    (1)指名读画的句子,谈原因
    划出描写大军的玻璃灯笼的句子。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自己练读。
    指名用羡慕的语气读。
    看到大军的玻璃灯笼,“我”怎么做的?
    (2)师:你们从书中解决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了不起!
     4、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自己读有关段落,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