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和超市》教学反思
《集市和超市》是开放单元,而学校周边有个较大的集市以及一些小型的超市,这是个很有利的条件,所以把集市和超市这个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题材。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购物实践,对集市和超市进行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对集市和超市的特点有一些了解,让学生在调查及购物活动中学会一些发现问分析问题的能力,借以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感情。
通过课前的准备,学生对集市和超市都比较了解了,于是,我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做了调整,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看图说话上。集市一图的画面内容很多,我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把画面分成了四部分:卖白菜、卖小吃、卖家禽、卖农具,让学生先分别说这四部分的内容,在将四部分内容连起来,指导学生说话,说完了,再让学生写作。由于看图充分,学生习作效果较好。
《集市和超市》教学反思3
作文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学生接触写作时间较短,如何降低难度,培养兴趣,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集市和超市》这一开放单元时,我让学生到街市感受购物的情景,观察、摘抄门前招牌并带上少许钱,自身心爱之物或准备出售的商品,举办一场别具一格的体验活动:做买卖。力图通过实实在在的交易活动,让学生快快乐乐地体验生活,清清楚楚地明白家长挣钱的艰辛,真真切切地表达童心、童语、童趣。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商家为了推销产品,设计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广告;小商小贩为了卖出物品,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展销。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商贩,当一回顾客,去出售自身的物品,去购买喜欢的商品。看谁会买会卖。
生:(兴致勃勃)
师:要想尽快推销物品或引人注意,商家小贩是怎样做的呢?
生1:买主要主动问价,卖主要热情大方,双方要讨价还价。
师:你懂得真多呀!
生2:我认为设计的广告或口号要能吸引人。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当好广告筹划人了。下面请你们设计自身的广告语,也可把自身销售方式写在红纸或小黑板上。(准备活动。)
师:我看同学们已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有的摩拳擦掌,有的跃跃欲试,有的乐不可支。老师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达成大家的心愿,我宣布:做买卖交易会现在开始。
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参与了买卖活动,自由出售或购买物品,老师也参与活动,相机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揣测对方的心情。活动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组织大家把刚才说的、做的、看到、听到、想到一起来交流一下,并和时评价和鼓励,满足小朋友内心被肯定的需要,并适当的提醒活动过程自身观察到的典型情节,以增加写作素材的丰富性。学生们玩得投入、高兴,写起来自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样的作文还会枯燥吗?
反思:
写作,先要有激qing和灵感,犹水满而溢,是情感的自然倾泻。大多数小朋友的作文是在毫无情感准备时,接受一个题目或是话题,然后挖空心思去虚构和创编,这个写作的过程不是建立在个人生活积累之上的,其摹本往往是曾经读到、听到的某篇作文中的故事,嫁接到自身的经历中。怎样解决写作前无米下锅的尴尬?体验!在体验中抒写所想所感,虽然仍是辛苦的脑力劳作,但定会苦中有乐,别有一番滋味。我告诉每一个小朋友:只要是自身的经历,就是最独特、最有味道的。绝不会与他人有雷同的版本,真实的感触,细腻的倾诉,那一定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