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读出来。
教学难点:明白当下的幸福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初步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 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诗歌内容。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把所有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标好诗歌小节;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在假期的时候,你们都会选择去哪边玩?在你们玩的时候心情都怎么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跟读。
2. 讨论“桨”是什么东西?能不能从书上的插图中找到它?“桨”有什么用?为什么叫“双桨”?(结合书本插图了解。)
二、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书拿在手里,仔细听教师范读,可以试着去想象。)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老师巡视检查预习情况。
3. 指名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予纠正、评价。
三、读词语
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朗读。对个别词语进行解释,并介绍诗歌中出现的一些名词,如:白塔。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一起分析生字。
1.“桨、墙、轻”为后鼻音,“环”是前鼻音,“周”翘舌音,“洒”为平舌音。
2.“土、王、车”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3.注意“轻”字的右上部分。后鼻音。
4.“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而不是第二笔。
读完后让学生进行组词,并理解其组成的词语。
五、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这首诗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精彩,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小黑板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读读。
2. 指名朗读课文,试着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把话说完整。(一群少先队员做完功课以后来到公园里,快乐地划船嬉戏。)这节课上我们就跟随着课文中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北海公园荡起双浆吧!
二、精读课文
1. 默读第一段,并结合课本插图。
(1)思考:这一节写的是“我们”看到的美丽景色,怎样美丽?请读读有关句子。指名读好“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仔细看书上的两幅图,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北海公园的景色很美呢?(清清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湖里荷花盛开,亭亭玉立……)
(2)“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