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说课材料

指导思想:
1,学生是阅读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本课设计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突出重点,精心品读"等环节,引导学生渐进有序地读书,理解,感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改理念.炮手的心理变化是贯穿全文的一条重要线索,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感悟文字的过程中接受文本所要传达出来的信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心情等设计为学生的写作做了点拨,在这一堂语文教学课上,教师充分做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有效结合.结合人物当时的心情读,这一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朗读出当时真实的感情,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恰当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之中.
2,"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整课书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方法,有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带着问题认真,充分地阅读,细心品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点.
3,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苍白,煞白,惨白"进行比较,仔细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帮助其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两组对比句的重点学习,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主人公为国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的领悟.
4,注重教给阅读方法
现在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整篇教学设计为学生提出了一种"整体把握—具体感知—重点突破"的有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两组对比句时,又具体设计了"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生从整体着眼,从局部着手,认真研读,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学生自己能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教材分析
《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的一名普通炮手,为了祖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为辅,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了他令人钦佩的奉献精神.学习本文要了解那位炮手为维护祖国尊严的奉献精神,学习炮手时时刻刻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甚少.通过班主任的介绍知道这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语言表达也不错,但概括归纳和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所处的年代和地点都还很陌生.可能给教学带来困难.
设计思路
第一,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士兵神态的变化:他的脸色由"苍白"到"煞白"再到"惨白"等词语,让学生分三个层次去理解课文.一,理解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炮手的脸色是越来越白;二,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意思,反映炮手越来越痛苦的内心;三,体会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炮手面对不远处的家园,面对自己家仅有的一点财产……红瓦白墙的房子,却要亲手开炮炸毁它.他的内心那么痛苦,那么矛盾,可他却强忍着痛苦毫不犹豫地开了炮,表现了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就引导学生经历了由语言文字到了解内容再体会思想感情的全过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