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编写了《本草纲目》;教育学生学习李时珍刻苦钻研,认真实践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积累""流传"等词语造句.
3,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体会本课层次清楚,意思连贯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课文的第三大段写的是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指导学生按小节的内容体会事物发展的顺序,然后给课文分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的幻灯片若干张.
2,"李时珍上山采药"幻灯片一张.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分析课题,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学生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
2,分析阅读第一,二段课文,使学生了解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并跟随父亲学医,这是他日后研究医药的良好条件.
二,教学过程
1,分析课题.
从《电影》李时珍引出课题.简单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
2,检查预习情况,提出生字词进行教学.
本课生字词共有10个.通过字词幻灯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笔顺和字义掌握的情况.其中"诊"容易读成"zhēn",与"珍"相混;"判"与" 叛","译"与"泽"字形容易相混;"对症良药","药效","严寒酷暑"等词语与理解课文关系密切,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进一步讲解.
3,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注意听,把不懂的地方划出来,并且要求学生初步说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4,学生质疑.
5,分析阅读第一段课文.
指名读第一小节,使学生了解这一段介绍了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提问:
(1)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是伟大的呢
(板书: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2)哪些条件使李时珍立下了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板书:立志行医)
小结:
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科学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古代医药学的成就,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世代行医"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立志行医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救死扶伤"这一词语说明李时珍从小就懂得了做一个医生的意义.这两点是李时珍立志行医的条件.
6,分析阅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小节,使学生了解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医,从二十二岁起就开始给人看病,为他日后深入研究医药打下了基础.
提问:
为什么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后来又同意他学医了 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鄙视"是看不起的意思.在旧中国,有钱有势的人看不起医生的行业,所以父亲不愿李时珍再当医生.可是父亲的反对并没有动摇李时珍学医的决心,他"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主动地向父亲学习.在父亲遇到"疑难病症"时,他能说出"对症良药".因此,父亲同意他学医了.这说明李时珍学医的决心大,非常用心,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连反对他学医的父亲也被他刻苦学医的精神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