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领悟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结合文本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领悟杨梅树和杨梅果的惹人喜爱。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
2、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中心词:爱
爱的是:杨梅
那么,请你猜测一下作者可能会写杨梅的什么呢?
带着你的猜测,根据要求,读读课文吧。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自主读课文、师巡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3、检查正音:贪婪   吮吸   细腻  嘴唇   汁水  柔软   又酸又甜  甜津津
交流:课文主要写了:杨梅(形状、颜色、味道) 
师:请用“形状、颜色、味道”这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师:能否再说得具体些?……
出示课件
三、学习杨梅(第4—6节)
那么作者是怎么具体描绘杨梅的特点,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的4—6节,并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写在相应的小节后面。
1、形状(作者用无比喜爱的感情赞美杨梅的形状,作者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他又尝到了什么?谁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节。)
交流:看到了什么?第一句:圆、和桂圆一般大小、小刺
摸到了什么?第二句,写“刺”的句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进嘴里,尝到了什么?第三句:细腻而且柔软。
读到这里,你想怎么夸作者?细致观察。
2、颜色
杨梅的刺会渐渐地软了,平了。那么它的颜色又会有哪些变化呢?
请读读课文的第五节,并用笔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交流:
颜色的变化(淡红---深红——黑(太红) )
能否变序:出示变序的句子
行吗?为什么?……(有顺序    是按照杨梅的生长规律来写的)
貌似红得发黑的杨梅,让我们轻轻咬开它,你又看到了什么?
交流:新鲜红嫩的果肉    鲜红的汁水
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把杨梅的颜色的微妙变化写活了。
3、味道
 看着那新鲜红嫩的果肉,我们忍不住要吃…… 要尝……     生:…………
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六节,细细地品尝一下杨梅的味道吧!
读着读着,你似乎品尝到了……?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
熟透了的杨梅……甜津津    酸味
读着课文,我们似乎也美美地品尝到了那甜中带酸的杨梅的味道。此时,你想怎样夸夸我们的作者?抒真情
4、再读4—6节,你再次感受到了什么?
    文章写得如此生动,寄予了作者对杨梅的无比喜爱之情。
四、读写结合
1、同学们,你最爱吃的水果有哪些呢?
2、图片展示(看图说话)
能不能按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具体地说一说。
3 、我们也来试着来写写你喜爱的果子。
4、动笔写(抓住特点写具体)可写其中的一、两个特点的片段。(放音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