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卖木雕的少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版有32人,其中女15人,学生进取心强,热爱学习,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学习气氛浓厚。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通过事情的叙述,勾勒出一个纯朴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爱是相互的主题,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极尽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文章中两处少年和“我”的对话,也是反映全文主题的重点部分,需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会非洲少年的内心,感受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此外,三年级学生对于非洲了解甚少,它可以说是第一篇让学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课前需让学生了解有关背景,课时教师也要提供有关感性的资料才能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悟。

四、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

五、教学难点分析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非洲吗?
    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与我们肤色、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热情、淳朴的人们,有景色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洲木雕(课件出示非洲的风土人情、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介绍木雕工艺,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非洲旅行,去认识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交流、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
    2、这些词语你一定都会读了。(课件出示生词)
    3、还有一些词语藏在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句子,并适当理解四字词语,体会四字词语的生动)
    4、还有一个长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紧扣“遗憾”,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1、读3——6段,感悟 “遗憾”。
    品读“我”的遗憾。
    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感到遗憾?(“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板书:我、遗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