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吗?(学生回顾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是啊,去年的今天,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69225人死亡,374640人受伤,它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学们,当地震发生以后,你们想想,那里的人们最希望什么?(得到帮助)是啊,在那场大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救援组织和自愿者,其中就有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我国的国际救援队到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的地震灾区救援的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齐读课题,质疑,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什么课题要加标点?
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内容):2002年初,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笔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交流回答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填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品读,感悟。
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文字,理解体会。
文字1: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1)自由读,从中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速度快     不怕危险)
     (2)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地震发生的现场?(看图片)
     (3)看到这悲惨的场景,你想说点什么?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文字2: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1)自由读,看看队员们是怎么做的?
(2)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
当……的时候,他们在想。
文字3: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