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案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优美的图片,大家想看么?(教师出示月球图片,学生欣赏)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就像真的在晚上赏月一样。
   师:月亮清雅、幽静,在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故事和传说,比如: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等,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歌颂月亮的诗篇。你知道哪些?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月球的文章。板书课题:22、月球之谜
   学生 齐读课题。
   二、略读课文,理清层次;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月球的哪些内容?
   生:景色
   小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
   生:遐想
   师:还讲了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介绍了什么?
   生:谜
   教师梳理板书:遐想、景色、谜。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咱们来读一读。(师课件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三、精读课文,感受月球的魅力与神秘。
   1、月球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在诗人笔下的月亮是那么清雅,那么宁静,那么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月亮引起人们哪些美好的遐想?学生读第一自然,谁来说一说?
   生: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么?
   师:什么是“遐想”?生:想象
   师:你能用疑问的语气读出来么?自己读读看
   生:能。 好。 学生练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人们这么多遐想,怎么解决呢?古人科学不发达,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诗句里。咱们再来一起读读这些优美的诗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