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机器人教案

(人教版三下第六单元)
24果园机器人
设计理念:
  当今的信息社会,呼唤具有独立性、敢于创新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从小敢于质疑,有独立见解、能独立思考,同时又善于收集处理信息、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过程都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教学中,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已形成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就要牢固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内走向课外,课内外相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神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上网查询并下载智能机器人的图文资料及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 出示课件:机器人,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你觉得机器人怎么样?(神奇、新奇、无所不能、奇特、聪明、人类的好助手……)
那这个机器人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果园机器人神奇在哪儿?
二、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小节读)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来看看阅读提示,阅读要求。(指名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读一读,想一想,还有那些地方读不明白,用“?”做标记。
    (2)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三、讨论与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3)质疑
    2、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1)书上的“罢工”“饿倒”“吃”为什么用引号?(体会用词的生动有趣) 
2)书上说机器人能把水果运到指定的地方,机器人怎么知道指定的地方在哪儿?(体会机器人的神奇)
3)如果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半途没电了怎么办?(联系课文体会吃水果充电的神奇作用)
……
3、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聪明能干   干农活)
  4、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
(成熟的果子、整齐地装进、运到指定的地方)指导朗读
▲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只要“吃”树上掉下的水果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如果装了特殊的电池,就可以把吃进去的水果变成糖,再把糖变成电。在收获的季节里,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