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理解】:
《绝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中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三胖、二福、小柱子在村东头,大树小下比绝招。第一次比绝招小柱子拿不出绝招觉得很丢人,暗下决心苦练绝招,在第二次比赛中挽回面子。
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地刻画了小柱子这个人物的鲜活性,充分体现了孩子天真活泼,好动、自尊心强、不服输个性。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课文蕴含着这样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出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对科学知识、对刻苦求知的一种价值,对学生有启发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初步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的思维水平较低,不一定能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教学中反复阅读、学生表演、出示课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的绝招是经过刻苦练习才练出来的。
3、激发学生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4、锻炼独立阅读能力。
5、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懂的绝招是经过刻苦练习才练出来的。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2、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个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时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表演课文,以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促使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事。在此环节上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其次,讲解重点段落时,采用边读边画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绝招是如何练出来的,感悟生活的智慧,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上,感悟、体验并经历语文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绝招》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钟)
设计意图:
在谈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明白绝招的含义,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阅读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一)、借助拼音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4分钟)
师:读准字音,看谁有感情,边读边划关键词语。
(二)、组内检查词语(4分钟)
(三)概括课文内容(2分钟)
让学生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
学生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找出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再次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8分钟)
(一)、找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课文内容。(6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人物的神态和语气。学生边听边划关键词,体会小柱子是怎样一个人。
(二)、找生表演,再现课文内容。(5分钟)
请三名同学表演课文,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绝招?学生回答后同时板书(板书:三胖憋气二福空翻小柱子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