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课教学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联系生活现象,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受到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小村庄前后变化的对比中寻找原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读懂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阅读资料《我国森林资源第五次清查显示》、《什么是水土流失》以及《植物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第一课时
一、 揭题导入,学生质疑
(预设: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学习生词
四、 说说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进早先的村庄
1、生齐读课题。
2、师: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呢?(出示课件:课文中美丽村庄的图片并配有舒缓的轻音乐)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选一处说说小村庄的景色。
生自由说(小河、森林、天空)
[让学生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诱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3、师:一句话,这是一个 的小村庄。(美丽、环境优美等等)
4、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小村庄的美景?(第一段)
生练习读出小村庄的美,指名读,齐读,看课件试着背下来。
5、师:这段中有一个词“早先”(板书“早先”)把这个词带进第一句话中去读读,想想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山谷中曾经有,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没有了。)
[学生总结概括出村庄的美丽特点,学会整体感知“美丽”的段落。词语教学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紧扣“早先”这个词语,让学生辨别感悟,体会其中的含义。]
二.走进后来的小村庄,对比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