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关注点

一、播放动画激趣:

教师播放《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

学生观看后,思考:“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理解

二、理解题意。

看了故事之后,你知道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
 “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学生思考回答

 

题意理解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生字。

 教师强调重点、难点的生字。如: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将重点字帖在黑板上)

学生朗读掌握难点生字

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四、指名朗读,交流疑问

 

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提出要求:通过听读,你对课文有什么质疑?

学生可能问道: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疑点。

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紧扣课题

 

五、  课后延伸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六、教后小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板书设计:
    

亡   羊        补    牢

                                   

丢失                 羊圈

 

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即时改正,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