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珍珠泉》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组的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课文是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的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身临其境,眼前真的看到了深绿的泉水,周围被花草树木包围着,潭水在阳光下好似珍珠般耀眼灿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该弱化老师的“说教”而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读自悟。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在教学时还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通过有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文章这样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  在贯穿始终的阅读中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  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优美语言。

其中,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而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是其中的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呢?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法:

1、  创设情境法。本文语言优美,对珍珠泉描述得细腻生动,因此,先用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想象进入情境,再用多媒体动画展现,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中,徜徉在美丽中度过一堂课。

2、  五读剥笋法。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的语感要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读。因此,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的文章,本课将朗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3、  除此之外,本课还穿插了重点词句品读法、表演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本课开始时,请学生闭上眼睛,配上柔和的音乐,用优美的声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语速放慢,给学生几秒钟时间再回味,然后请他们慢慢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的脑海里都看到了什么?

接着顺势导入:这潭清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它,瞧一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       读准字音,争取读通顺

(2)       思考课文讲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