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课<<荷花>>的第一课时.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读文章,想画面,充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2课时教学。我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字新词,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的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二.教法 学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
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我是紧扣“美”字,以“情”为线,进行设计的:
(一)在激发动机和初读课文中——入情
新课启始,教师要让孩子情感的碧波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说说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儿的?让学生自己先谈,调动学生的思维。老师这儿也有几幅荷花图,让我们一起欣赏,看看和你见过的荷花一样吗?(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欣赏后,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再一次形容看到的荷花。这一环节,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接着请同学们去书中看看,著名作 家叶圣陶是怎样描绘自己看到的荷花的。
如此激qing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而后,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初读课文,除了扫清生字词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
a.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a.哪些字容易读错,该怎么读?b.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样写?c.“蓬”“骨”的结构。
b.  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了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象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瓣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3